不改變自己,你就會一直貧窮

改革開放初期,孤擲一注下海的人幾乎都賺的盆滿缽滿。於是就有人說,還不是搭上了改革的春風。

互聯網發展初期,又有不少敢於吃螃蟹的人成功跨越階層。這時候又有人說,站在風口處就算是頭豬也能飛上天,都是運氣好。

再後來,不斷地有人成為富豪,也總有人將其歸於運氣好。

要我說,哪來那麼多的運氣啊,要是沒點真本事,就算被運氣砸到趴下,也未必就能趁勢而起。換句話說,真正的窮人,就算被同樣的運氣砸到,也未必就能逆襲。窮人,還是會越來越窮。

富人區的乞丐

有一名乞丐,每天都在富人區乞討。有一名富翁每次見到他都會施捨給他10美元。

有次,富翁施捨完後打開車窗跟他說,從你在這乞討的第一天起,我每天都施捨給你10美元,如今已經滿3個月了吧。

乞丐說是。

富翁說,希望你並沒有將這些錢揮霍掉。

乞丐表示一分都沒有揮霍。

富翁接著說,我曾經也在這裡乞討過。後來攢了些錢就去批發了些皮鞋倒賣,慢慢地才有瞭如今的身家。你明白了嗎?

乞丐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然後乞丐消失了一個月。一個月後乞丐又回來了,見到了富翁,非常可憐地訴苦,攢下的錢都拿去批發皮鞋了,結果全部虧了,血本無歸。

富翁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後來再也不施捨給他任何東西了。

不改變自己,你就會一直貧窮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抱怨過自己懷才不遇,抱怨過自己沒有貴人賞識。

但卻沒有反省過自己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究竟怎麼引起貴人的關注,又有哪裡值得讓貴人賞識。

就好像故事裡的乞丐一樣,貧窮、無助,每天為了生存奔波。

就算因緣巧合,引來了貴人相助,但也沒有改變自己的命運。

因為他一直都是窮人思維,如果沒有發生改變,就註定了這輩子只能當乞丐。

窮人思維很可怕,可以說基本上我們每個人都有

炒股時基本不研究基本面,喜歡追漲殺跌。理由還很充分,A股是投機不是投資,那被當成韭菜真的不冤枉。

為了便宜總是等著“雙十一”下單,囤滿一年的生活用品。看起來是省錢了,只是幾萬一坪的房子,用來當生活用品的倉庫心不痛嗎?

買任何東西為了買到性價比最高的,貨比三家能耗費一下午甚至一整天。合算是合算了,但是這些時間用來看看書充充電陪陪家人不是更好嗎?

窮人的窮,在於缺少眼界和格局。看起來的划算,其實浪費了更多。

不改變自己,你就會一直貧窮

我們千方百計地省錢,無非是想要降低生活成本,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但是卻忽視了提高生活質量的另一個途徑——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如果說,扣扣索索的省錢方式是在給生活質量做加法,那麼提升眼界和格局就是在做乘法,甚至是平方。

你以為,那個乞丐光靠省錢就能過上好日子嗎?別傻了,如果只會省錢,他只會越來越窮的。

拆遷戶的曇花一現

如果你有十萬元,你會做什麼?

如果你有一百萬,你會做什麼?

如果是一千萬、一個億呢?

貨幣化安置一夜之間催生出了大量的拆遷暴發戶,原來天上是真的會掉餡餅的。

話說有一小姑娘去相親,問男生有房有車嗎?

男生說,都沒有。

姑娘轉身欲走,結果男生來了一句,我家馬上要拆遷了。

於是成就一段美滿姻緣。

不改變自己,你就會一直貧窮

這樣的事情曾經看起來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到如今大家也已經見怪不怪了。

我們也不止一次幻想過中個頭獎多好,一夜暴富多好。

但是卻沒有想過,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守住這些財富,自己的本事能不能讓這些財富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不少拆遷戶在有了錢之後就買房買車,卻極少有人能對這筆錢好好地做個規劃。

在他們的觀念裡,房子車子才是一個人財富的象徵,而且他們周邊的朋友可能都是這麼認為的。還有不少人,不僅買豪宅豪車,還極其揮霍。沒兩年,拆遷款就花光了,又被打回貧窮狀態。

好一點的,多買幾套房,其他方面繼續維持著之前的生活,該上班上班、該幹活幹活。他們的朋友或許也都是這樣的,保守、安分,希望維持著歲月靜好。這樣的狀態不能說不好,只能說總會“坐吃山空”的。財富到了這樣的人手上便只會沉澱下來,發揮不出效用。並且會隨著日子的推進,慢慢貶值、縮水。

當然還有一些例外。

這些拆遷戶中的例外會對這些錢進行規劃,會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並且你會發現他們周圍的朋友質量都很高,他會和朋友互相交流最近的行業發展,他會和他的夥伴探討近期的市場動態。在交朋友的過程中,也順便挖掘了各種商業機會。

可以說,這樣的人具備了足夠的財商,為今後的事業騰飛奠定了基礎。

不改變自己,你就會一直貧窮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說白了就是因為沒有財商、不懂經營人脈。

不知道如何去吸引資源,如何去聚集信息,如何利用信息挖掘價值。

可以說,要看一個人會不會一直窮下去,只要看他結交的朋友就知道了。同樣是花時間和金錢去結交朋友,窮人想的只是吃喝玩樂,而富人想的更多的是信息交換。

不然你以為,一夜暴富的拆遷戶,每天和那群豬朋狗友混在一起花天酒地,能一直富有下去嗎?少天真了,是金子總會花光的。

環衛工的大房子

我母親認識的一位環衛工前兩年搬家了,從城中村搬到了市區的高檔小區。不是拆遷,是她兒子付首付買了三房。典型的寒門出貴子,讓全家的生活都得以改善。

另一位環衛工也有一個一樣大的兒子,家庭條件相差無幾,他倆是同事也是鄰居。但是現在還是一家人擠在租來的房子裡。因為家庭原因,兒子的女朋友走掉了好幾個。

同樣的家庭環境、同樣的教育環境,一個的兒子就能出首付買房,另一個到現在還在啃老。我覺得問題出在情緒上,或者說是心態。

兒子買房的環衛工,每天心情都很好。在她看來,天永遠是藍的、空氣永遠是清新的,陽光永遠是燦爛的,生活也總是美滿的。

她兒子說,他母親從來都是笑容滿面,家裡雖然擁擠,但是卻感覺很明亮。

而另一位環衛工,從早到晚都在抱怨。在她看來,家永遠那麼擠,工作永遠那麼累,天氣總是那麼糟糕,路人都會丟垃圾,兒子永遠跟自己對著幹。

在她的抱怨中,家裡的人沒一個能有好心情,本來就擁擠的屋子顯得更加暗沉。

她兒子我沒見過,聽說不怎麼愛回家,現在也是三天兩頭地往外跑,家對他來說如同旅館。

不改變自己,你就會一直貧窮

我們總抱怨生活的不公、命運的不平,卻少有人想過,其實生活已經給予了我們夠多的東西了。

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我們還能工作養活自己、我們還有努力向上的機會。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感恩,而不是抱怨。

有一個吸引力法則,大意是說,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過來的。你嘴上經常抱怨,心中滿是負能量,那麼吸引過來的必定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就像第二個環衛工,抱怨居住環境、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於是她吸引來的是越來越悲催的家庭。

對了,聽說她現在又多了一個抱怨的話題:看看XX家的兒子,人家都買房了。你看看你能幹嘛,就只會找我要錢!廢物。

老實說,我要是她兒子,可能也會變成一個廢物。嗚呼哀哉。

不改變自己,你就會一直貧窮

也就是說,窮人的窮,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情緒和心態。

負面情緒和不好的心態,會將你不願意發生的事情吸引過來。而你關心什麼、你在意什麼,就會體會到什麼。

你關心愛,你就會體會愛。

你關心健康,你就會享有健康。

你關心錢,你就有很大的可能脫貧。

沒有誰是生來貧窮的,一開始窮只是因為起點太低。社會變動越大,脫貧的機會越大。

如果周圍的人都富有起來了,而你還那麼窮,不妨找找自身的原因。

不找原因也不願意改變的話,那就只能窮到天荒地老了。

不改變自己,你就會一直貧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