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為中國爭來300多平方公里土地,最後卻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晚清時期,由於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經常被西方列強欺凌。而在這其中,雙方也簽訂了大量不平等的條約。為此,我們賠了大量的白銀,割讓了大片的領土。不過,在此期間,依然有不少有骨氣的中國官員,頂著巨大的壓力,冒死為國家和民族爭取了一些利益。而清末名臣吳大澂,就是其中的代表。

吳大澂出生於1835年的江蘇吳縣。1867年,也就是同治六年,吳大澂考中了進士,被授予編修,隨即,朝廷便派他擔任了陝甘學政。在任期間,山西一帶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吳大澂親自趕赴災區進行勘察。在治理災害期間,吳大澂事必躬親,災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撫。

晚清大臣為中國爭來300多平方公里土地,最後卻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由於吳大澂政績突出,因此他受到了左宗棠、曾國荃等人的器重。第二年的時候,吳大澂便被授予了河北道一職。1880年,朝廷又授予他三品官銜,命其跟隨吉林將軍銘安,去辦理寧古塔、三姓、琿春等東北地區的防務問題。在職期間,吳大澂任勞任怨,辦理了許多實事。自此吳大澂在軍政兩屆,都有著很高的威望。

在吳大澂為官期間,正是中國的多事之秋。早在道光皇帝年間,中國便開始了屈辱的近代史。對西方國家割地、賠款似乎成了家常便飯。而到了咸豐年間,沙俄也開始趁火打劫,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佔領了我國數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晚清大臣為中國爭來300多平方公里土地,最後卻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不過沙俄的野心,似乎並沒有得到滿足。在嚐到了甜頭之後,沙俄在東北地區依舊興風作浪,在邊界上,不停訓練軍隊、偷移界碑,想進一步蠶食我國東北地區的領土。此時,中俄東北邊境暗流湧動,時刻都有開戰的危險。

在吳大澂調往東北地區之後,他首先做的就是加強了邊境的巡邏。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沙俄方面偷移界碑和突然襲擊。其次,吳大澂加緊了將士們的軍事訓練,增加了軍隊的身體素質。此外,還加強了軍事物資的存貯。

晚清大臣為中國爭來300多平方公里土地,最後卻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沙俄在東北邊境搞了幾次小動作之後,看佔不到便宜,便又使出了曾經常用的一招——威脅清廷進行談判。

1886年, 吳大澂代表清朝政府,和沙俄在巖杵河進行了正式劃分邊界的會談。在這次談判當中, 中方著重要求的,便是解決補立“土”字界碑和歸還黑頂子地區的問題。當然了,對於蠻橫無理的沙俄來說,當然不會輕易同意。吳大澂在談判當中,義正嚴辭地指出,按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要在海口量準中國裡20 裡處立土字碑,這就意味著,黑頂子地區其實歸中方所有。俄方當然對此表示不同意。

晚清大臣為中國爭來300多平方公里土地,最後卻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面對著沙俄的胡攪蠻纏,吳大澂始終據理力爭,對沙俄的問題進行了再三辯駁,最後,在我們的堅持下,終於推翻了俄方的無理要求,收回了被沙俄非法強佔的黑頂子。這一地區,其實現在就位於吉林省琿春市東南部的敬信鎮,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這片地區是三國交界,緊靠入海口,其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晚清大臣為中國爭來300多平方公里土地,最後卻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在簽訂完這次協議之後,吳大澂帶人來到了界碑樹立的地方。看著這30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吳大澂感慨萬千,當即就在此處寫下了“龍虎”二字,其中的意思就是這裡為龍盤虎踞,龍虎可永遠守護著這一方國土。

在此之後,吳大澂被調往了湖南,擔任湖南巡撫。甲午戰爭爆發以後,吳大澂依然選擇了投筆從戎。不過,由於國力衰微,而他也已年過六旬,因此並沒有取得較好的戰果。不久便被清廷革職,並永不錄用。在離職前,吳大澂還對國家積弱、外敵入侵的問題痛心疾首。回到故鄉以後,由於生活貧困,他被迫以賣自己的字畫、古董為生,4年後他在貧病交加中黯然離世。

晚清大臣為中國爭來300多平方公里土地,最後卻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憑藉著在談判中尉中國爭取了300餘平方公里的土地,吳大澂就算是一個民族英雄。可是,在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下,吳大澂所做的努力,猶如杯水車薪。中國依然還在受著外強的欺凌,而清政府也在衰落中,逐漸走向了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