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名將解讀,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是是“閃擊戰”的創始人,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德軍裝甲兵之父”。被軍界譽為“閃擊英雄”,與隆美爾、曼施泰因並稱為“德國三大名將”。

二戰名將解讀,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自幼爭強好勝,勤奮上進,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他從一個純粹步兵出身的低級軍官成長為裝甲兵之父,是因為他有一股子鑽研精神。在調往運輸兵總監部研究摩托化運輸問題時,他自認為“對於這些高深的技術問題既毫無準備也毫無基礎,總之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勝任的門外漢”,但他僅僅用了一兩年時間,便成為部門內精通業務的骨幹參謀。

經過對裝甲技術和理論進行精心研究之後,古德里安開始瘋狂地鼓吹裝甲突擊理論,但受到軍界保守勢力的種種挑剔和非難。但他又是幸運的。

希特勒上臺之後,這個戰爭狂人需要新的作戰理論來實現他征服歐洲乃至世界的妄想,而古德里安一直苦苦探索的裝甲理論恰好為這種妄想提供了實現的基礎。這種供與求的結合,使他的所謂“陸軍作戰革命”得以實現。

所以說,古德里安之所以最終成為德國裝甲兵之父,離不開希特勒對他的賞識和栽培。沒有大權在握的希特勒的支持,在德軍絕大多數將領都還準備打一場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樣式相同的戰爭並極力阻撓裝甲兵發展的情況下,古德里安不但組編不成專門的裝甲兵指揮機構和裝甲師,就連他那個集中使用裝甲部隊實施戰略突破的理論,也只能是一個永遠不會圓的夢。

二戰名將解讀,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的作戰強調兵貴神速,曾在短短的10天里長驅400公里,俘虜法軍25萬餘人,創造了戰爭奇蹟。他指揮的裝甲部隊進攻速度之快,不僅使英法聯軍感到不可思議,而且出乎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意料,以至古德里安在行軍途中時常接到讓他停止前進的命令。

古德里安對戰局的分析是冷靜而客觀的,在當時,幾乎所有德國高級將領懾於希特勒的淫威,對希特勒都惟命是從,只有他時常就進攻時間、路線等問題與上司多次爭執,他要麼軟纏硬磨,要求上司改變命令,要麼我行我素,指揮部隊繼續前進,從不輕易讓步。

作為希特勒發動法西斯侵略戰爭的開路先鋒、統帥,古德里安苦心創建的裝甲部隊突襲波蘭、轉戰西歐、入侵蘇聯,接連奏凱,一度受到希特勒的賞識與重用,先後晉升裝甲兵團司令、裝甲集群總司令、陸軍總參謀長等要職。但他飛黃騰達的日子為時短暫。戰爭後期,軍事上的一連串失利以及與希特勒的齟齬不和,致使他二次被免除軍職,並最終成為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犧牲品。

古德里安一生的成敗頗富戲劇色彩,他既死心塌地地為希特勒賣命,又敢於在希特勒面前慷慨陳詞,從不阿諛奉承,這無疑也影響到他與希特勒的關係。當戰爭接近尾聲,他的許多部下晉升元帥時,他的軍銜仍是陸軍一級上將。希特勒曾提拔他,重用他,但從不把他看做心腹,一旦意見不一,古德里安也就難逃免職的厄運。是希特勒造就了他,為他將裝甲兵理論付之實踐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也是希特勒毀了他,使他最終成為法西斯戰爭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