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去世行行長職位的金墉,為何要轉戰華爾街搞基建?

世界銀行(下稱“世行”)行長金墉在1月8日突然宣佈辭職的消息令人震驚,而同樣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提前三年多辭職的金墉接下來要去哪裡呢?

據第一財經記者獲悉,金墉將加入一家總部位於紐約的私募股權基金——全球基礎設施基金(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不過,在一年中,他不能同世行有任何業務往來。

GIP掌控的資產在400億美元左右。目前GIP方面已經發布聲明稱,金墉從2月1日開始將成為基金的副主席和合夥人。

“金墉博士帶給世行的領導力和遠見,以及他之前擔任達特茅斯學院院長和世界衛生組織(WTO)艾滋病毒/艾滋病部門主任的角色已經說明了一切。”GIP主席奧格萊斯(Adebayo Ogunlesi)在聲明中表示, “他淵博的知識以及與世界各地政府和機構合作的第一手經驗將為(GIP)提供非常有價值的見解。”

阿根廷G20期間謀劃離任

據外媒報道,金墉突然投奔華爾街的舉動讓在華盛頓的世行工作人員和主管均大吃一驚。實際上,就在今年,金墉一直暗示世行的主管們:他正設法從每日必須監督項目的工作中脫身。

據知情人士透露,早在6個星期前,也就是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金墉便有了離任、去GIP的念頭。從那時開始,金墉對一些世行的高層人員——包括世行總顧問奧科羅(Sandie Okoro)在內的人透露,他有意於1月初離任去GIP,隨後他在上週末通報了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

1月7日上午9點13分,金墉通過電子郵件向世行董事會成員通報了他的決定,並在17分鐘後的9點30分召集他們參加會議。

“加入私營部門的這一機會是我意料之外的,但我認為,我能夠通過這一途徑對氣候變化和新興市場基礎設施不足等重大全球問題產生最大影響。”他在隨後的一份對員工的說明中提到。

據悉,華盛頓時間1月8日,在世行總部中庭舉行的大範圍會議上,金墉再次宣佈了他要離任的消息,並向員工表示,他仍然對世行充滿信心。

1959年,金墉生於韓國首爾,5歲隨家人移居美國。1982年,金墉畢業於布朗大學,1991年獲得哈佛醫學院醫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在被提名前,金墉為達特茅斯學院校長,2003年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曾當選《時代週刊》“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因此,金墉也是1945年世行(前身為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成立以來首位亞裔行長。他的上任,也打破了多年來由政府或金融界人士出任世行行長一職的傳統。

華爾街搞基建投資

據悉,金墉在GIP的工作方面將致力於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實際上,在他在任世行行長期間,這也是他所主要推動的工作目標。金墉在任期內曾強調,發展中國家最大的需求之一就是基礎設施融資。他也通過與致力於在發展中國家建設可持續、氣候智慧型基礎設施的私營部門合作伙伴聯手,推動世行實現發展融資的最大化。

在掌管世行期間,金墉試圖為他所立的目標尋求更多融資,並在2018年達成了這一目標。2018年4月,世界銀行集團理事會以壓倒性多數批准了對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130億美元的歷史性增資,這使世行集團能夠支持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實現發展目標的同時,應對氣候變化、流行病、脆弱性等危機以及世界各地人力資本投資不足的問題。

GIP目前由瑞信銀行前業務負責人奧格萊斯領導。GIP曾經在2009年帶領一個投資者財團以15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倫敦蓋特威克機場。就在上個月,GIP將該機場的多數股權以不到60億英鎊的股價出售給法國基礎設施公司萬喜集團(Vinci)。

據倫敦諮詢機構Preqin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底基礎設施部門管理的資產創下了4500億美元的記錄,GIP及其競爭對手美國博勒飛公司(Brookfield)等專業類私募基金同貝萊德集團等傳統私募股權集團在此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

(實習生郝爽言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