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IMF和亞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對中國有4點意義!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4月22日迎來了科特迪瓦、幾內亞、突尼斯和烏拉圭這四位新成員,至此,亞投行成員也達到97個。

從應運而生之時飽受美日的施壓,到如今突破封鎖不斷擴大影響力,亞投行一步一腳印的背後是或許也代表著傳統經濟秩序已在發生變化。

2013年10月,中國、印度、新加坡等22國財長在北京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投行。這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註冊資本為1000億美元(世界銀行為2783.77億美元、亞洲開發銀行為1624.9億美元、歐洲投資銀行為2432.84億美元、非洲開發銀行為1002億美元、泛美開發銀行為1168.8億美元)。

世行、IMF和亞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對中國有4點意義!

據統計,2010年至2020年,亞洲各國國內基礎設施投資合計約需8萬億美元,另需近3000億美元用於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亞投行的誕生無疑將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及其他生產性領域的投資,但它的成立卻遭到了美國日本的反對,這兩國聲稱,"已經有了世界銀行(世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亞洲開發銀行(亞行),何必還要成立亞投行?"

的確,二戰以來,國際信用資源一直掌握在以世行和IMF為主的兩個國際機構手中,但美國與世行、IMF,日本與亞行之間的關係卻親密得不一般——尤其是美日在亞投行成立時所提出的反對理由也透露著這層關係,甚至可以說,中國另起爐灶搞亞投行,是對傳統秩序的挑戰。

美國獨掌大權,世界經濟格局並無根本變化?

二戰後,美國以全球霸主之威,聯合西方國家設計和構建了世界經濟體系,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三足鼎立,而這三個國際組織產生於佈雷頓森林體系下,本是維護佈雷頓森林框架的建立和運行的,但隨後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它們則更大程度地"聽命"於領導它們成立的美國。

世行、IMF和亞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對中國有4點意義!

就拿世行來說,美國一直將世行視為"自留地",就因為其在世行擁有佔掌控比例的投票權,所以行長向來都是由美國選擇,因此在此前的11任世行行長中,均為美國人擔任,其中有7位銀行家、3位美國官員和1位國會議員。

由於美國長期"霸佔"行長一職的選擇權,已引起多方不滿。事實上,2010年4月,世行改革已經發生了自二戰後該行成立以來最大的調整。在世行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上,通過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中國的份額和投票權比例得到較大提升,從改革前的2.77%提升至4.42%,但如果對比來看,中國的份額距美國的15.85%還有很大差距。

世行、IMF和亞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對中國有4點意義!

美國人獨掌大權的三大國際組織已飽受發展中國家詬病,但美國則通過這樣的多邊國際經濟和貿易體系讓自己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更深程度來說,世界經濟仍舊處於美國和西方為首的格局中,沒有根本變化。

日本主導下的亞行:發展中國家獲得的資金有限

隨著日本經濟的崛起,以世界銀行為樣板,1966年以美國和日本為主在菲律賓馬尼拉成立了亞洲開發銀行。正如"樣板"一詞所傳達的,日本與亞行也可以稱得上是"主導"與"被主導"的關係——日本是亞行的創始成員國之一,也長期身居最大出資國。但除此之外,亞行反過來也推動著日本實現了數個"第一次"。

比如,亞行使日本第一次在國際組織中扮演了主要出資國的角色,第一次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平起平坐,第一次在國際機構內承擔了主要管理職能,第一次佔據了重要崗位,並且第一次在亞洲參與了大型區域機制的建設。亞行也由此成為日本在亞太地區提供區域公共產品的一個重要平臺。

世行、IMF和亞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對中國有4點意義!

但無論是世行還是亞行,如果發展中國家要想從這兩個金融組織中獲得貸款,卻要經過包括政府透明度、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層層考核,還有環保、僱傭、招投標等方面的多種要求,這樣的審批動輒需要一兩年,不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更有可能延誤時機。

另一方面,亞洲多數國家鐵路、公路、橋樑、港口、機場和通訊等基礎建設嚴重不足,而世行和亞行卻因建設資金有限,能提供給亞洲國家的資金每年只有區區的200億美元。

傳統秩序被挑戰?印度成亞投行最大受益國

於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過後,鑑於亞洲基礎設施缺口嚴重這一現實,中國開始考慮按自己的思路建立一套國際銀行系統;2013年10月,中國提出成立亞投行,資本金1000億美元,中國將支付一半、也即500億美元的資本金。中國此舉一方面可以幫助海外項目相關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促進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主導的傳統秩序發出的一個挑戰。

世行、IMF和亞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對中國有4點意義!

自2015年正式蓋章成立至今,亞投行共批准了39個項目,總投資79.4億美元,如果按20%的投入就撬動5倍資本金來算的話,亞投行目前總共撬動了近400億美元的總投資。另外,在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非洲等六個地區18個國家,亞投行的投資範圍也覆蓋了交通、能源、電信、城市發展等多個領域,共帶動各類公共和私營資本。

這之中,一直對中國海外項目持不友好的態度的印度則成了亞投行的最大受益者。有數據表明,在亞投行成立的頭兩年裡,該機構批准了用於亞洲各地的基礎設施項目的共計43億美元的貸款,其中有四分之一——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印度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世行、IMF和亞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對中國有4點意義!

但這也引致部分輿論費解:在印度一直高呼要"趕超中國"並且還對中國其他海外項目不友好的背景下,印度能在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投行中成為最大獲益國是完全超乎想象的。事實上,印度能從亞投行獲取最大的貸款份額,恰好證明了亞投行是標準的 "多邊開發性國際金融機構",以及貸款面向所有成員國——而非如某些聲音所指的"中國的銀行"。

其次,印度雖將中國列為"追趕"目標且對中國其他海外項目並不感冒,但對於亞投行,印度則是作為第二大出資國積極參與,這也是中立性和公平治理等亞投行承諾得到信賴的證據。

世行、IMF和亞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對中國有4點意義!

如果說印度成亞投行最大獲益國並不奇怪,那亞投行對於中國的意義則無容置疑:

1. 消化優質過剩產能。亞投行的成立將帶動亞洲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因此將獲得重大發展機遇。

2. 有利於擴大對外貿易和投資。亞投行對亞洲國家進行投資,將進一步釋放亞洲經濟發展潛力,推動區內國家經濟發展,這反過來又會帶動和提升中國商品的海外市場需求,推動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

3. 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隨著亞投行通過提供融資打開相關國家市場,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企業將隨之跟進。在中國企業投資過程中,相關國家為推動投資便利化,就會認可人民幣,企業就能直接用人民幣在這些國家投資,從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 4. 有利於提高中國在國際經濟金融規則制定方面的影響力。亞投行的應運而生和不斷擴大影響力或許只是一個開始,中國以此為開頭不斷尋求建立新的世界經濟和金融秩序,包括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在加速,這將逐步瓦解美國在世界經濟和金融領域的霸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