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寫作的必要性及寫作技巧和吸粉途徑

小編經營幾個原創公號已經兩年了,兩年來,不斷有人問我同樣一個問題:開設這個公號,你收入了多少錢?來錢方式是什麼?

之所以經營公眾號如此熱情,乃是受了真金白銀的利益誘惑,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或者願意職場打工的。

發展到現在,原創已經是標配,讚賞賬戶也是可以簡單申請。流量主功能更是降到粉絲5000以上就可以開通。

未來的意外之喜咱們暫且不去想象,下面就讓我來說說目前這個狀態下,我對公眾號寫作的必要性給出的解釋吧。


公眾號寫作的必要性及寫作技巧和吸粉途徑



一,它是一種趨勢,是一個傳統期刊寫手向新媒體寫手轉變的不可或缺的過度,是一個文人實現與時俱進的最直接、最便利的手段。

大家都知道,無論我們喜歡不喜歡,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了。讓人覺得好笑的是,明明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鋪天蓋地的新時代,但還是有那麼一部分老學究堅持——新媒體不可能是主場。如果你要說紙媒不能完全消失,我還能跟著附和一句,但新媒體不是主場,這種論調純粹痴人說夢。

最近這幾年,紙媒的勢頹行內人已經有了太多見證。

有關機構做過統計,微信的覆蓋率已經達到10億。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全中國的人都有了手機閱讀的可能。而這些人中,主力軍是年輕人。

年輕人是主體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時代已經替文學的流轉形式做出了選擇。

無論你情願不情願,若是不能抓住最主體的受眾,那就意味著你是必然的落伍者。

看看我們身邊,什麼人不進行手機閱讀,40後,50後,60後,這些人大都五十開外,年齡不行了,視力不行了,腦力也不行了,所以才會抱殘守缺,堅持紙媒陣地永遠不頹的預言。

而70後、80後、90後、00後們,有哪個手裡沒有一部手機,有誰沒有一個微信號?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你會明白新媒體的來勢有多麼兇猛。

不客氣的說,它簡直就是一股席捲全世界的洪流。這股洪流裡藏有那樣一個趨勢,年老的人群越來越會被淘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其中。

作為一個寫作者,如果不能抓牢新媒體三個字,無異於自我淘汰。

當然,新媒體閱讀不單單指公眾號平臺這一塊,不過,對於我們這些暫時沒有其他新媒體開拓途徑的人來說,微信公眾號是最低的入門門檻。雖然現在的公眾號多如過江之鯽,很多人建立了自己的公號,一年半載也攢不出多少粉絲量,但只要你進入這個平臺,就會循序漸進地感受到新媒體的衝擊,也會對新媒體時代所需的文字到底是怎樣一種風格有逐步的瞭解。

要想成為一個在大海中搏擊風浪的高手,首先得練就一身過硬的游泳技術。而這種技術的錘鍊,可以是湖泊,也可以是池塘。在我看來,微信公眾號的出現,就是老天分給每個要在寫字上出頭的人的一個池塘。哪怕暫時掀不起什麼風浪,但它最起碼可以讓你這裡熟悉一下水性。

二,公號寫作,是給寫作者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督導。

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從事寫作,很多人都是“懶癌附體”症患者,說起來都是我好想寫稿子啊,可是,當真寫的時候,經常下筆無言,一點都找不到靈感。

因為下筆無言,很多人因此認定自己缺乏天分,可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真正有天分的人,其實是很少的。更多的寫作者,走的不過是一條熟能生巧、勤能補拙的崎嶇坎坷路。

三、公眾號寫作,能夠讓你成為生活的有心人。

要想在文學上有出路,當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是我多次反覆強調的。對於有一定從業經驗的專職寫手來說,生活的有心人大多早就養成了。但對於更多沒有寫手從業經驗的人來說,面對一馬平川的生活,他們很難準確無誤地瞭解到底要在生活中留意哪些東西。

用文學的思維去面對生活,遇到的人,看見的事兒,偶爾引發的一點感慨,所有這些都成了無比珍貴的靈感。

隨時記錄、隨時思考、隨時書寫。

對於一個每天都要寫稿子的人來說,只有生活,也唯有生活才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庫。當你特別確定的明晰了這一點後,對每一分每一秒的人生都充滿了禮敬和感恩,哪怕一無所有,你依然會認為自己是被上帝恩典的那一個。因為,老天給了你特殊的財富——我們和他人的面前是相同的日子,但相同的日子給我們的開啟是不同的。

而只要你真正成為了生活的有心人,就等於掌握了一項金不換的本領,帶著這種技藝去行走江湖,就等於自帶了一隻永遠有飯吃的金飯碗。

四、公眾號寫作是最方便直接的展示個人才華的舞臺,哪怕不想當作家,藉助它的存在,你也可以實現人生其他方面的華麗逆襲。

就我的親身經歷而言,我是深深感受到公眾號寫作帶來巨大受益的那個受惠者。

再遇到有人質疑我的才華,那麼,好,推薦一下公眾號給你看看就是了。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我的公眾號迅速成為我這個人的另外一張名片。

對於各位同學而言,也許你的才華並不是特別突出,但只要能對文字有這份熱愛,而且各位的表達能力也非常棒,那就有必要給一個讓別人瞭解自己的舞臺。

公眾號,無疑是自媒體時代的最佳選擇。

通過公眾號這個平臺,讓同事瞭解你,讓領導瞭解你,讓朋友瞭解你,甚至,讓家人瞭解你。

瞭解不僅是為了理解,還是為了理解之後的認同,更有認同之後的機會。

為了更好的開拓並抓住每一個機會,開設個人公眾號,是每個熱愛文字的人首當其衝的一個選擇。

說完了公眾號寫作的必要性,下面來說一下寫作技巧。

一,要接地氣,更要追求新穎別緻,不能純粹口水文。

現在的公號文,很多人都認識到要接地氣了,於是在文章的鋪排上,就直接翻版個人的生活。家常生活不是不可以寫,但若沒有一定的功力,只是白開水一樣的敘述,很少有人會有閱讀興趣的。

這一半年來看了不少家常生活的公號文,會發現,越是家常的題材越需要深厚的功底,如果你沒有幽默的敘事技巧,也沒有華麗的文字,最後只能寫成一篇口水文。

這種水平的作者,追求新穎別緻,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的老俗話,美食不如美器,如果食物不好吃,那就把盛食物的容器搞得精緻一點。舉個例子說,多年以前有一個圖片博客,作者大約是文字功底不太強,但他心思細密,選了一個特殊的角度。

每天都拍一張自己種的花草的照片。從萌芽到長葉到拔節到開花到結果,一盆植物,堅持了幾個月,一下子火了。圍觀者達到了幾萬人。

還有一個人,每天就在十字街的隱蔽角落支一個三腳架拍攝過路人的樣子,每日一幀,最後也火到一塌糊塗。

說這些例子,當然不是讓大家去搞一個圖片的自媒體。現在的自媒體編輯器很豐富的,可以語音,可以圖片,可以視頻,可以文字,如果你真的想建立一個專屬自己的獨特平臺,不妨琢磨一個更適合自己的表達渠道。

這個十分重要。

二、創建一個公眾號,最好首先確定一下自己的受眾主體是什麼年齡段什麼階層的受眾,然後根據預設的受眾群體去進行內容的推新。

這一點,在商業上有個名詞,要定向投放。在商人眼中,一個沒有定向定位的商品,就是沒有方向沒有靈魂的糊塗產品。

公眾號其實也是每個自營者手中的一個商品,所以,定位很重要。

三、寫公號文也要有中心思想,要儘量通篇只講述一個主題,這樣的話,不僅讀起來不散,稿子寫的好的話,還能投遞到紙媒去發表。

多年以前,我寫過博客,那時候粉絲量也不小,很多編輯因為那個博客火熱過來約稿,卻發現,所有文章幾乎都不適合紙媒,因為寫得太散了。

那次的教訓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所以,寫公號文以後,基本每篇文章都要羅列出一個主題來。

這樣的有意為之,既是對自己寫作水平的一個鍛鍊,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輸出文章的渠道。

當然,很多文章並不是可丁可卯地恰好兩方面都適合,但主流上還是進行了有意約束。

四、一篇好的公號文,尤其需要標題上的畫龍點睛。

關於公號文的標題,即便不細說,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有人甚至說很多題目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我個人認為,公號文之所以要突出標題的效果,是因為自媒體的江湖太浩瀚,如果沒有一個吸睛的標題,內容再好也可能被人錯過。

但這絕不是說,標題的取捨就不要底線沒有任何原則了。

一是要直接點題,言簡意賅。

二是尋找吸引大眾目光的那個精巧的點。

三是儘可能突出一種特性,要麼文藝得飄飄欲仙,要麼土得掉渣渣,總之要有特色。四是要儘量有懸疑,能夠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他有閱讀的慾望。

公眾號的寫作技巧暫且講這五點,下面,說一下公眾號的吸粉技巧。

一是要會借力發力,寫熱點。

公眾號寫作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時效性,這裡的時效性是指當下發生的熱點事件的跟進。

三是要穩紮穩打循序漸進,要看得穿浮華背後的真相,不能有急躁情緒。

經營公眾號到現在,漸漸瞭然公號江湖裡的水深,我有了一個不同於之前的感悟:關注量雖然重要,但若想長久經營一個公號,還得有一股靜氣。這股靜氣就是耐得住寂寞,不去為了搏出位而搞什麼花頭。其實,無論是寫熱點還是投稿,所有這些都不是一個公眾號吸粉的關鍵,因為,那些僅靠暫時的博眼球吸引來的關注,很快就可能取關。

所以,對於公眾號來說,吸粉手段重要,守住粉絲的手段更重要。如何才能守住關注量?文章質量、文字魅力,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