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出行安全,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

剛好快臨近年底,到了大家自駕返鄉、遠遊的高峰時期,有關冬季行車安全的注意事項,又被大家反覆提及。

和平時相比,冬季開高速有兩大最怕,一怕結冰,二怕起霧,這兩個因素都會加大行車的安全隱患。

這個月月初,二廣高速湖南益陽段發生4起交通事故,共有23輛車相撞。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連日來小雨不斷,導致路面結冰,剎車不及。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上個月19日,大廣高速河南駐馬店段,發生20多輛車連環相撞事故。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冬季高發的“團霧”。

為避免悲劇重演,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冬季高速行駛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都能出行安全。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降低車速,保持在可控範圍內

冬季惡劣的天氣條件,會給高速行車安全帶來兩方面的不良影響。

其一,就是減小車輛的附著力。

冬季無論是下雪,還是起霧,都會使高速公路路面溼滑,以至於輪胎與路面的摩擦係數減小,降低附著係數。

而附著係數降低,將會導致車輛的剎車距離加大。

有人通過實驗發現,乾燥路面附著係數0.7或0.8,而冰雪路面的附著係數為0.1或0.2。

如果同樣都以90公里時速行駛,那麼幹燥路面的剎車距離是30多米,冰雪路面的剎車距離則要150多米。

同時,附著力小,也意味著車輛容易發生側滑、跑偏或擺尾現象。

尤其是路面結冰的話,附著力小會導致車輛行駛時車輪打滑,制動時容易溜車,給汽車行駛和制動都帶來困難。

失去附著力可不是鬧著玩的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因此,為確保行駛安全,車速應控制在安全速度以內。

車速一定不要太快,儘量保持車速平穩,避免急加速或急減速,以防車輛打滑、翻車。

加大行車間距,超車要留餘地


冰雪雨霧天,給高速行車安全帶來的第二個不良影響,就是能見度低。

容易造成駕駛人的視野不開闊,視線不清,對前方車、物和道路狀況往往無法做出正確判斷,極易導致交通事故。

所以,霧雪天氣時開高速,車速要根據視距做出調整,同時還要加大車距。

能見度小於500米大於200米時,車速≤80km/h,與同一車道行車的前車必須保持在150米以上的行車間距;

能見度低於200米大於100米時,車速≤60km/h,與同一車道行車的前車必須保持在100米以上的行車間距;

能見度低於100米大於50米時,車速≤40km/h,與同一車道行車的前車必須保持在50米以上的行車間距;

能見度低於50米時,車速≤20km/h。


若遭遇地面溼滑,行車間距應為乾燥路面的2-3倍以上。

遭遇團霧時,就不建議繼續上路了。

而是應在最近的出口將車駛出高速,或就近駛入服務區休息,避開霧區,等待霧散後再行車。

因為團霧,與一般的大霧瀰漫相比,勢力範圍較小,但殺傷力更強,被稱為高速的隱形殺手。

據高速交警介紹,團霧的濃度更重,能見度更低,一般只有10-20米。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而且,團霧的預測預報難,駕駛員難以提前得到通知或警示,等駕駛員意識到有霧的時候,已經進入團霧中心了。

有時,駕駛員剛從一團霧中出來,下一團霧又在不經意間降臨,令其猝不及防,經常因恐懼導致操作不當,釀成交通事故。

另外,還要儘量避免在冰雪路上超車。

實在需要超車時,一定要選擇寬敞、平坦、冰雪較少的路段,不得強行超車,而且超過前車後,千萬不要馬上向回變線,儘量給被超車留出安全距離。

儘量走中間車道,彎道、坡道需留神

由於缺少地熱融化冰雪,高速公路上的橋樑比普通路面更容易結冰。

在貨車碾壓和融雪劑的雙重作用下,橋樑的中間車道通常化雪較快,而超車道和應急車道則會結冰嚴重。

所以,行駛至橋樑路段時,要格外小心,務必要降低車速,同時只走中間車道,切不可隨意超車或變換車道。

若在路面結冰的情況下,遇到彎道或坡道,要提前減速,一氣通過,避免途中變速、停車或熄火。

按規定使用車燈

雪天、霧天能見度低,應合理使用警示燈。

一是開啟霧燈近光燈,幫助駕駛員瞭望前方情況,使駕駛員對前方情況看得清楚一些。

二是開啟示廓燈前後位燈,方便前後行駛的車輛,能夠看到自己的具體位置及通行情況,以便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需要注意的是,遇到團霧,不要使用遠光燈。

因為遠光燈是大面積照射,很容易在霧裡造成散射,在駕駛員眼前形成散射光團,使其眼前一片雪白,非常危險。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以上都是冬季開高速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不過,想要提高行車安全,上路前的檢查和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及時檢查防凍液

防凍液出問題,輕則堵塞管路,重則腐蝕損害缸體,所以遠行前要檢查防凍液是否存在缺液、有無發生變質等現象。

另外,從南方到北方,或者目的地比所在地氣溫更低的車主,可能還需要了解防凍液的冰點是不是適合目的地的天地。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防凍液,冰點有-15℃、-25℃、-30℃、-40℃等幾種規格。防凍液如需更換,可選擇冰點比目的地最低氣溫低10℃以上的防凍液。

但要注意,不同品牌的防凍液使用的金屬緩蝕劑不盡相同,所以不同牌子,或不同型號的防凍液不能混合使用。

選擇合適的機油


冬天氣溫過低時,機油的流動性會變差,若冷車機油過稠,將會影響啟動,對發動機造成損傷。

因此,開往平均氣溫總在零下的北方時,汽車對所使用的機油粘度要比南方地區的機油粘度低。

遠行的朋友,可以及時將油底殼、空氣壓縮機內的機油,換成冬季用機油。

檢查輪胎,必要時換上雪地胎


冬季的高速路面,在積水積雪時,會變成又硬又滑的冰面,像是高速匝道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成了自動傳送帶,經常出現出現追尾和轉向失控。

這樣的路面條件,對輪胎性能的考驗將變得很大。

所以上高速前,要對輪胎內壁、外壁的磨損情況,以及四輪胎壓做一個全面檢查。

若胎壓過低,會使輪胎的兩側外沿接觸地面,而不是整個胎面接觸地面,這就導致胎壁增加磨損的同時,無法提供足夠的抓地面積,危險程度不亞於高胎壓行車。

另外,有很多機構做過測試,在室外-10℃的冰雪路面上,以40km/h的速度行駛時,某車型不同規格的雪地胎,剎車距離會比普通胎短40~70m左右。

所以,若目的地為冰雪天氣相當頻繁的地方,強烈建議大家換上雪地胎。

提前瞭解路況及天氣信息

駕車出行前,要提前掌握所要行走的高速公路路況信息,和當地的天氣情況。

甚至可以打電話向高速公路交警部門詢問,提前問路,掌握準確情況,避免上路後受阻或分流,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最近,公安部公佈了全國十大高速公路事故多發路段。

經過統計發現,以下路段自開通以來,已累計發生交通事故2.4萬餘起,造成6000多人死亡。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若是要經過這些路段,車主朋友們一定要多加註意。

20天有40多輛車在高速相撞!冬季開車注意事項請牢記!


出門在外,儘快我們做好萬全準備,小心慢行,也可能遇到意外情況。

比如,萬一因惡劣天氣,或者前方事故,堵在了高速公路上,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服從高速交警的指揮,不要隨意佔壓應急車道。

若車輛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第一時間打開應急燈,並將三腳架警示牌放到來車方向150米處。

同時,車上人員應迅速撤離到護欄之外,防止二次事故發生。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疲勞駕駛,出行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