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一個“膠”字便透露出這座城市興起的奧秘。聽當地老人講,“膠”源自古代一條大河——膠水,因其水質清澈,透明如膠,由此得名。凡是帶“州”的城市,像蘇州、福州、杭州等等,往往都有悠久的歷史,膠州同樣如此。膠州位於泰山的東方、黃海之濱、膠州灣畔,是一座生機勃勃的沿海城市。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膠州市新城區》

改革開放40年,大浪淘沙,沉者為金。1978年,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起點,農村率先拉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而在青島也有兩個村莊拉開了這裡的農村改革的大幕,膠州市膠西鎮西門村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家庭聯產承包制》

膠西鎮

村美根植於沃土

民富崛起於創新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明山嶺萬畝林場》


膠西鎮毗鄰膠州市西側,是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組團鎮之一,同(江)三(亞)高速公路膠州市出入口、膠新鐵路膠州市貨物中轉站就在膠西鎮鎮內,膠王、膠高、朱諸等省道橫貫全鎮,是連接華南、華北、西北、東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是膠州市傳統農業大鎮,全國環境優美小城鎮,素有“山東省馬鈴薯產業第一鎮”的美譽。

近幾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了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對現代農業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隨著膠州市行政區劃調整,特別是資源配置的優化、區位優勢增強等機遇,2001年2月,撤銷苑戈莊鎮、膠西鎮,設立新的膠西鎮。2012年12月杜村鎮合併入膠西。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採菊東籬下》配圖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住樓房成為城裡人生活的常態,但是受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人都想種上一片菜地,體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閒適生活。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膠西鎮以改變傳統農業模式為突破,發展現代農業示範園為切入點。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引進先進的農業科技,將農業與第三產業結合起來,形成生態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明山嶺上小木屋》

位於膠西鎮城獻村的青島明山生態園,就是一個集種植、採摘、旅遊度假為一體的新型觀光園區。

順著溫熱的鵝卵石道路穿過一排排的綠色,當你踩上古香古色的木地板,你就走進了大棚的生活區,廚房就是一個小木屋,成串的辣椒、玉米掛在屋子的門邊,建造者在裡面擺上了現代化的廚具,屋子的水電已經接好,方便人們居住。

膠西鎮

明山秀水潤新風

人文歷史韻味長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墨水河》


蔥翠的明山嶺和蜿蜒的墨水河賦予了膠西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墨水河引來白鷺做客》

“明山腳下墨河水,茵茵綠樹水潺潺”,

這是在膠西鎮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

5月的明山嶺花開遍野,綠樹蔥蔥。這裡遠離市區的嘈雜,時間在這裡彷彿過得特別慢。林間小路上,不時會碰到幾個前來遊玩的遊客,山腳下的採摘大棚裡,時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作為整個青島地區的城市綠肺、森林公園、生態屏障,明山萬畝林場總體規劃近1.5萬畝,種有黑松、紅葉石楠等30多個樹種,共計120萬株,每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6.1萬噸,產生氧氣1萬餘噸。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墨水河是膠西的母親河,她水光瀲灩、風光旖旎,滋養著膠西大地,也孕育出了膠西馬鈴薯、婁敬西紅柿、宋家芹菜等眾多特色農業品牌。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省級文明村莊-孝源店子》

膠西是婁敬故里、介國古都、孝德之源,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小結

穿行在膠西鎮大街小巷,映入眼簾的是整潔,流進心底的是感動。行進中的膠西正以昂揚的鬥志積極迎接新時代的新氣象,打造幸福宜居小鎮,刷新顏值、提升氣質,用切實的行動踐行“明山秀水,美麗膠西”的諾言。


中國小鎮千千萬,不來膠西真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