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廣場是將人群吸引到一起進行靜態休閒活動的城市空間形式。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如今全球商業已進入“實體+虛擬”的全域空間時代,同時購物中心核心消費客群也已從80後、90後逐漸向新生代95後、00後轉變,他們的喜好和價值觀逐漸對商業空間規劃與設計產生極其顯著的影響。

新一代消費者期待購物中心承載更多的體驗功能,因此也決定了未來的購物中心將是以顧客體驗驅動,將從根本上改變購物中心的空間形態。

正如引言中兩位專家的對於廣場的觀點,作為廣場分支的下沉式廣場,以提升空間舒適度、增強商業休閒性、能提供活動場地等為優勢,近幾年來也越來越多的被重視和利用起來。

確實,下沉廣場做的好便能為商業空間增色和增加收益,但下沉廣場一般很難做成功,並且成本也並不低,因此商業空間中的下沉廣場如何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期待變成了開發商和運營者共同關注的核心思考問題。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0

1

WHAT

打造“帶有深度的表面”


核心三要素:尺度、深度、空間

下沉式廣場,既然想要取得空間、視覺和使用功能的效果轉換,那麼,其下沉量就必然需有一定深度和尺度,否則,就達不到預期目的。如果置身其間,視線所及,都是雜亂無章的人腿和車輪,絲毫沒有空間尺度、氣氛、環境、視覺和場所轉換的感覺,談不上休閒舒適更談不上美感。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 案例解析:洛克菲勒廣場

在下沉式廣場著名的案例就是洛克菲勒廣場,洛克菲勒中心廣場建成於1936年,但到現在都被公認為美國城市中最有活力、最受人歡迎的公共活動空間之一。

廣場底部下降約4m,與中心其他建築的地下商場、劇場及地獄大道相連通。該廣場的魅力首先是由於地面高差而產生的,採用下沉式的形式能吸引人們的注意。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在洛克菲勒廣場的中軸線盡端,是火神普羅米修斯雕像和噴水池,以褐色花崗石牆面為背景,成為廣場的視覺中心。而在洛克菲勒廣場的北部是所在商業中心的一條較寬的步行街,街心花園有座椅等方便設施供人休息。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這鬧中取靜的洛克菲勒廣場,雖然規模沒有很大,但使用效率很高,每逢夏季就支起涼棚,涼棚下支起咖啡座,棚頂佈滿鮮花,冬季則有變成為溜冰場。環繞廣場的地下層裡均設高級餐館,就餐的遊人可透過落地大玻璃窗看到廣場上進行的各種活動。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0

2

HOW

如何“釋放與引導”


下沉式廣場需要滿足一系列商業設計邏輯,即人流從哪裡來——購物中心提供怎樣的資源使廣場擁有合理的使用場景——以及人流會往哪裡去。


因此,對於下沉式廣場來說,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將多種交通方式相結合,讓人群順利、方便的從各個方向進入下沉式廣場。直連地下交通設施的人流通道,從地面進入下沉式廣場的步行樓梯、扶梯、坡道等等都要綜合考慮、統一設計。


|| 相關案例:City Square Mal

新加坡的 City Square Mall 是其國內首個生態商業體,同時項目位於歷史悠久的公園 New World Park 當中,因此本身環境即被綠植所環繞。

City Square Mall 依託這樣的地理環境建成,與整個公園融為一體,由公園構成了其周圍環境,城市軌交MRT也在公園站停留。 New World Park 有幾個功能分區,包括兒童遊樂場、生態園、迷宮等。在此基礎之上,City Square Mall 在入口處構建了一處下沉廣場,使其成為公園中獨立分區的一部分。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這處下沉廣場置於公園中自成一體,是一個雙首層式廣場,在組織形式上採用了中心圍合型設計。由於 City Square Mall 的生態定位以及其周圍生態環境,下沉廣場同時採用了綠植景觀與水景觀,在綠植環繞廣場的同時,在廣場中心設置了噴泉。

如果將視角放在 City Square Mall 與下沉廣場本身,那麼廣場的角色即是購物中心周圍環境的聚焦點。當人流匯聚在軌交站,這個下沉廣場的直接作用是連接公園與購物中心,起到匯聚人氣的作用。與此同時,City Square Mall 的入口與對廣場的圍合商戶為在廣場休憩的人群提供了適宜的餐飲,廣場本身的展示性也利於活動的舉辦。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總而言之,City Square Mall 的下沉廣場適應了一系列設計邏輯,即人流從哪裡來(車站)、購物中心提供怎樣的資源(餐飲商戶)使廣場擁有合理的使用場景、以及人流會往哪裡去(直接導入購物中心)。

||相關案例:泰國清萊的 Central Plaza

泰國清萊的 Central Plaza 是其購物中心的大廣場式下沉廣場。Central Plaza 購物中心有接近150,000平方米,是體量較大的生活方式中心。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在設計階段,設計師對 Central Plaza 的定位是本土化的文化公園類市民活動場所。這個下沉廣場採用了綠植景觀與雕塑景觀設計,為了貼合本土化定位,廣場還採用了以泰國紅木棉樹為基調的樹種。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Central Plaza 的實際使用情況大部分基於購物中心的特性。Central Plaza 購物中心較大,內含一個電影院以及300多個品牌,且位置位於泰國北部清萊市的外部,因此,它可謂是一個郊區大型生活方式中心。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Central Plaza 的使用者分為兩類,一類是消費者,二是周邊居民。每到電影放映結束或午餐時間,Central Plaza 的座椅上就會聚滿消費者,或談話或休憩;對於周邊居民來說,空間較大且安靜的 Central Plaza 是兒童玩耍的好地方,常有兒童在偌大的廣場上進行跑步、學騎車等活動。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在這裡,Central Plaza 似乎是一個剝離出購物中心的存在。大廣場式下沉廣場的優勢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將人留在這個場景中。對於一個生活方式中心來說,Central Plaza 不僅達成了設計初期的定位設想,還在特定的商業場景中發揮作用。

0

3

HOW

營造生機勃勃氛圍


購物中心日益變為生活中心,不管主題定位如何,其核心理念都是為顧客帶去美好生活的理念。而下沉式廣場也不該僅僅是人群經過的一個空間,因此,如何使下沉式廣場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場所呢?

首先可以從商業經營的角度考慮,如咖啡店、冷飲店的設置,讓人群坐在下沉式廣場的桌椅上,喝杯咖啡或飲料,放鬆休息一下。此外,下沉式廣場還要注意趣味性,增加趣味性的方式就多了,比如定期演出,跳蚤市集等等,這就需要視商業定位具體分析了。

||相關案例:LCM置匯旭輝廣場

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於2018年9月22日正式開業,該項目打造了包含下沉式廣場在內的長達800米的夢幻大道,將自然風情與時尚人文相融,生活休閒消費購物串聯了起來。

位於B1層的下沉式廣場命名為“時光花園”,本身就是一個公共空間,但在商業層面,賦予了整個項目強烈的立體感和生動性。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直達2層的扶梯、到達B1層下沉式廣場的階梯、室內外聯結的觀光梯、與蘇州中心異曲同工的退臺式外立面設計等等元素,這些全部都有起到打通室內外空間的作用,同時也連接著北側的“嗨街”和西側生態公園兩塊區域,極大豐富了消費者進場的方式。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而在12月7日晚18:00, LCM置匯旭輝廣場在“時光花園”舉辦了盛大的聖誕亮燈儀式,高12米的聖誕樹以創新融合傳統,將黑膠片、樂器、卡帶機等元素作為主體,結合現代霓虹燈條,創造出無限延伸的體感。

在亮燈活動上,邀請來了東方衛視人氣主持人王冰皓及李灝哲站臺主持,現場不僅有唱詩班帶來了經典聖誕歌曲,特邀嘉賓著名歌手何大為(David)也登臺演唱,與現場觀眾互動。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從開業以來,不管是引進與大英博物館合作的《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活動,本次律動聖誕音樂主題季,LCM都在努力打造 “ 創享未來靈感生活,打造消費新習慣,感受世界文化新知,體驗時尚多元消費” 的未來城市生活新理念。

最後


然而,並不是每個項目都適合做下沉式廣場,畢竟建築需要滿足美觀性和實用性,要考慮物管費是否能達到平衡,特別是遇到下雨天時的排水難題帶來的成本增加,要知道,一般下沉式廣場的造價和地下車庫的造價差不多。

總而言之,儘管下沉式廣場對商業空間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在規劃時要考慮清楚其商業設計邏輯是否清晰通順,是否滿足新一代消費者休閒放鬆需求的同時能為項目業績帶來提升,以及投入運營後運營策略等,這些將決定下沉式廣場是否能成功的關鍵。

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打造趨勢

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