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人生大於愛情

文|007同學

高曉松:人生大於愛情

《奇葩說5》裡高曉松一段關於愛情和人生的言論被再次推上了熱搜。

他指出,“首先,愛情和人生,一定是人生重要,你要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次,好的感情,是讓雙方都活成更好的自己,什麼是更好的自己?純良、磊落、誠懇的自己”。微博上,這段關於愛情和人生的精闢理論迅速被許多年輕網友轉發。

實際上,高曉松這句尋找自我、感喟人生的肺腑之言,與他沒離婚之前最廣為人知的“愛情養成理論”,有著巨大的差異。

很多時候,名人亦不例外,從痴迷愛情、喜好浮華的純情肆意到向內生長、追尋真我的踏實誠懇,中間只隔了幾番歲月的洗禮。

人至中年的高曉松,憑著他豐富的感情經歷和深刻的人生體驗,靠著他的睿智與聰慧,歷經歲月的洗禮浮沉之後,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情與人生的大課題,他一語道破了玄機。

01 好的愛情,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36歲的高曉松,和所有男人一樣,是喜歡美女的視覺動物,是心懷父權夢的大男人。一個漂亮、單純的女子夕又米(又名徐粲金)在一次“深圳小姐”選秀活動上,與高曉松不期而遇。彼時,高曉松是評委,夕又米是選手,高曉松對夕又米一見鍾情,用他的話來說,他覺得她滿足了自己對於美女的全部想象。

一次當時接受南都採訪,高曉松這樣描述他跟太太的關係:

她跟我一起的時候還很年輕,甚至還沒進入社會,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觀都是我塑造的。相比之下,找一個年齡比較大的、被周圍圈子的人塑造出來你再去改造的妻子,後者多累人啊,而且容易產生分歧。

那時候夕又米才17歲,中專都沒畢業,誰都沒想到這兩人能談婚論嫁。據說高曉松為了爭取到家人的同意,把夕又米帶去美國深造,對外聲稱夕又米是她在美國認識的留學生。

女兒出生的時候,夕又米還沒滿20歲。後來參加《魯豫有約》,高曉松再次自豪地談起自己的太太有一米七,長得非常漂亮。

同時,他說太太信佛,他讓太太只許跟佛說一句話,“希望你好,你好了,我們就高興”。連太太對自己信奉的神明禱告什麼都要嚴格指導,可見高曉松對太太的困囿有多深。

夕又米在這份感情中的不快樂是不言而喻的,但熱衷塑造太太的價值觀,習慣掌控太太生活的高曉松,後來,也變得不快樂。

離婚是高曉松提出來的,原因是跟太太在一起不快樂、不自由、沒有空間。提完離婚才三天,高曉松就拎著行李搬走了。

紀伯倫曾說,“耳鬢廝磨中為彼此留出一些空隙,讓天堂之風在你們中間起舞。彼此相愛,但是不要讓愛成為桎梏,讓愛成為波濤洶湧的大海,在你們靈魂的海岸間奔流”。事實證明,毫無縫隙、執於捆綁,不能獨立成長的兩個人,他們的愛情,最終都不會長久。

顧城與謝燁相識於一次浪漫的一見鍾情,這種激情在愛情的最開始使他們變得非常親密。然而這種親密並沒有持續多久,身為一個天才,顧城不通俗事,基本上所有家務和打交道的事都交給謝燁。

最致命的是他處處在限制謝燁的自由,顧城不讓謝燁打扮,不讓謝燁戴耳環、戴項鍊,穿衣服都要經他的審核。謝燁是上海女孩,愛美的天性受到最殘酷的壓制。

謝燁跟朋友游泳,顧城就很不高興,不喜歡她在公眾場所穿游泳衣。令她退學,命她不許排隊買菜,不許菜肉分開燉煮……在顧城那裡,謝燁是沒有自由的。

對顧城,謝燁也是有所挑剔的。詩人的薪酬並不高,顧城一輩子都窮,一向為了錢發愁,他的稿費非常少,都是三塊五塊七塊的。謝燁不能理解顧城不去找工作而整天呆在家裡創作,她更理解不了詩人的“浪漫主義”,她試圖改變他而不得。

到後期,顧城甚至愛上了另一個女人,把他們這段沒有相互獨立的婚姻推下了懸崖。

顧城和謝燁的愛情敗就敗在互相羈絆,對對方要求太多,自我的獨立太少,本來兩個自由靈魂的相愛變成了圈養式的孽緣。

周國平在《愛的容量》裡說,“好的愛情有韌性,拉得開,但又扯不斷。相愛者互不束縛對方,是他們對愛情有信心的表現。誰也不限制誰,到頭來仍然是誰也離不開誰,這才是真愛。”

其實,好的愛情,從來都不是牽絆與控制,不是試圖改變對方來迎合自己,而是給對方空間和自由,讓他自由地生長,盡情地去做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否則,不管經歷怎樣的削剝磨礪,對方也始終成不了自己心裡想要的樣子,而且,在一次次的控制與磨合中,也會將彼此之間的感情消磨殆盡。

02 更好的自己,才是對對方的持續吸引力

事實上,兼導演、編劇、製片人、音樂人等眾多身份於一身的高曉松,本就是集學霸、智者、天才等許多頭銜為一身的才子,他的身邊從來就不乏傾慕者。

外表普通,卻才情俱佳的他,從中學時候起,就讓許多女子為之神魂顛倒。而他與第一任妻子沈歡、第二任妻子夕又米、歌手筠子和阿朵的感情,只是被大眾普通知曉的幾段感情。

他就像一塊磁鐵,從青蔥歲月的年少輕狂,到人到中年的沉穩滄桑,始終保持著對女人的強大吸引力,究其原因,就是他始終在自由地做自己,始終在不斷地挑戰自我,成就自我。

《無問西東》中的劉淑芬,年輕時也曾與丈夫兩情相悅,多年供養未婚夫讀大學,但與丈夫的成長進步相比,她卻並沒有多少改變,更無成長。結果,男人心存怨憎,女人因愛成恨,困囿於日日夜夜的冷暴力中不得解脫。數年之後,她終於一步步成為了那個“你就是不能變”的怨婦,最後,以跳井自盡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

有人曾針對情侶分手的諸多原因做過一項研究,研究結果是:一段長期關係之所以停止或是無法繼續,大多是在感情的存續期,自身價值低於對方的預期價值。如果自身價值低於對方預期,或者對方有其他價值更高的異形選擇時,感情便會遭遇危機。反之,自身價值遠超其他異性時,便可以很大程度上保障一段感情關係的穩定,如果自身價值若是極大地超出對方預期,這種價值將會轉化為對對方的持續吸引力。

前段時間,賈玲因為一篇文章又火了一把。大家才知道,原來這位笑嘻嘻樂呵呵的喜劇紅人,曾經因為夢想,放棄了形象,放棄了面子,也失去過愛情。參加綜藝節目,評委老師直接說,“你別說話了,像豬一樣”。參加真人秀,賈玲最真實的部分被剪掉,被欄目組直接當炮灰。

在舞臺表演,她生吃辣椒,猛灌啤酒,三秒啃西瓜,表演完之後男友就與她分手了。這個世界曾對賈玲滿是惡意,但賈玲卻依舊堅持夢想,努力變成最優秀的喜劇演員。

她說,“我有一個小理想,就是要用我的力量改變中國人對喜劇的收視習慣,改變人們對女生演喜劇的看法,我一定要讓更多的人愛上喜劇”。而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愛上了她。綜藝節目《拜拜啦肉肉》評選想睡之星,所有男士都選擇了賈玲。

吳秀波也在一次採訪中公開表示賈玲就是自己的女神。而網友更是對她一致稱讚,斷定她以後的結婚對象一定是男神。

心理學裡有一個著名理論,“吸引力法則”:不論是誰,不分年齡,只要你願意全面地做好準備,讓自己配得上你所尋求的對象,就有可能得到真愛。作家馬德也曾說過,“好的婚姻、好的感情固然美好,但是,世界上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追根溯源,自己就是面鏡子。想要遇上好人,首先得提升自己,當你修到春風化雨,好的愛情自然會來。”

所以,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努力提升自我,才是最好的迎接愛情的姿勢。

03 愛情並非世界的全部,人生才是

某種程度上來說,高曉松的感情經歷,就是不斷嘗試挑戰,不斷靠近吸引,又不斷放手和告別的一個過程。在生活的洪流裡摸爬搏擊許久後,在即將知天命的年紀裡,他才清楚地認識到自我和人生的重要。

人們從來都不懷疑高曉松的痴情,但其實,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只會活在愛情裡的人。除了愛情,他還有他摯愛的工作、事業、朋友、觀眾……

這些年,他涉足的電視、製作、音樂、電影等諸多行業,他都付出了汗水和努力,傾注了大量的時間。每一個雲淡風輕的信手拈來裡,都有背後他不為人知的辛苦和努力。他的人生,從不含糊。

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如懿傳》裡有這樣一個片段:在乾隆和一群煙花女子尋歡作樂之時,如懿帶人闖入,強行把幾個煙花女子帶走,在與乾隆的激烈爭吵中,她舉刀斷髮。身處深宮,深諳後宮生存之道的如懿,在已經深切地感受到與弘曆日漸離神離心,知道愛情已經漸行漸遠的時候,她沒有想辦法保住後位,先讓自己體面地活下去,而是用斷髮為祭的方式,把自己逼到了絕境。

愛情固然珍貴,但愛情絕不是人生的全部。即使沒有愛情,她也可以照樣做大清的皇后,依然可以過好一生。可她卻偏要把愛情當成一生的信仰,當愛情消逝時,她就要斷髮相祭,自絕後路。

可能有不少人都知道天后蔡琴和導演楊德昌的故事。

當年蔡琴被才華橫溢的楊德昌吸引,隨後兩個人結婚。本來蔡琴是非常有前途的民歌女歌手,但是結婚之後,蔡琴就很少唱歌,如果她一定要出來唱歌,那就是缺錢了,因為搞藝術的楊德昌,往往是需要蔡琴的收入來供養的。

楊德昌結婚的時候跟蔡琴說,他們的婚姻會是“柏拉圖式的”,也就是“有愛無性”的,蔡琴相信了,她幾乎完全放棄了事業和自我。但結婚十年,楊德昌卻宣佈和蔡琴離婚,而他再次結婚之後,很快就有了兩個孩子。

但蔡琴並沒有在與楊德昌的感情裡沉淪,離婚後,她堅定地說,“我要靠麥克風站起來”。此後,她出新歌,辦演唱會,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世界那麼大,人生那麼多美好。人一旦陷入愛情的泥潭,把自己變成一條依附在別人身上的藤,那麼有一天,愛情一旦失去,就會發現,自己早已做了愛情的奴隸。

蘇芩講過一句話,“感情一開始,你要考慮的是喜不喜歡這個人,而相處久了,就要考慮一下喜不喜歡當下的自己”。相比愛情,真實的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最最重要的。

正如電影《無問西東》裡,張果果說的那樣,“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東西”。願這世上的每個人,都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成為獨一無二的最珍貴的自己。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