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對決》:不一樣的成龍,不一樣的合拍片

九局發[2017]079號

文藝九局·司機小馬


今年的國慶檔電影市場熱鬧非凡。幾部話題大作濟濟一堂,而且品質都可圈可點,可以說是國慶檔近年中“收成極好”的“大年”。儘管每一部片子都師出有名,但如果要選一部最具話題性的電影,恐怕還要數——《英倫對決》。

《英倫對決》:不一樣的成龍,不一樣的合拍片

話題性何來?首先“動作+政治驚悚”的題材就已經是國內市場罕見,影片涉及的“北愛爾蘭獨立問題”的政治背景更是國內觀眾所陌生的。然而,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要數這部電影的班底:大名鼎鼎“007”系列電影金牌導演馬丁·坎貝爾執導,“007”扮演者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而與他構成雙主角的則是“大哥”成龍。成龍“亂入007劇組”已經令人期待,而此次成龍更一改插科打諢的“成龍片”風格,扮老邁扮苦情,貢獻了“突破性的演技”。

《英倫對決》:不一樣的成龍,不一樣的合拍片

從最終的票房成績看,在國慶檔期普遍看好“閤家歡”類喜劇片的大前提下,有些陰鬱壓抑的《英倫對決》上映9天斬獲了近4.5億票房,暫列同檔期票房第二,雖然數字不算傲人但橫向比較還是頗受觀眾首肯, 在影評人之間的口碑也算不錯。

總體而論,《英倫對決》的成色相當不錯,馬丁·坎貝爾對於“動作+政治驚悚”題材的駕馭可以說是輕車熟路,“黑幕”的層層展開和“碟中諜”式的勾心鬥角處理得有條不紊,潛入槍火爆炸肉搏等元素無不具備,幾位美女角色的香豔戲碼更彷彿是“007”系列的一脈單傳,而她們的死亡退場也是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對比熱衷於“將花瓶角色最後一丁點眼緣價值吃幹榨淨”的好萊塢主流商業片黏糊糊的做派,馬丁·坎貝爾依舊不失老派、硬派的類型片風格。

皮爾斯·布魯斯南寶刀未老,演技反而更加精熟,與成龍之間的飆戲令人大呼過癮;而成龍的衰老失意扮相與演技則是全片最大的驚喜,無論是衰老眼神中憤怒火星的拿捏,還是用蹣跚步態完成打鬥的演繹,在文戲上告別插科打諢而深挖人物內心,在打戲上將老年“人設”與成龍經典的“巧勁快打”風格完美融合,

對於看了幾十年成龍電影的老影迷而言,這些本身就構成了值回票價的“視覺奇觀”。畢竟,看60多歲的世界級影星在銀幕上實現自我突破何其難得,甚至有影評人驚呼其為“成龍十年最佳”“對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回饋表演”。

然而,頭頂著“大哥”自我突破的情懷光環,《英倫對決》也只停留在豆瓣7.3、貓眼8.4的“良品”成績上,不得不說電影本身的問題還是存在,而且可以說是和優點一樣明顯。

比如作為大背景的“北愛爾蘭獨立問題”,對於不少國內觀眾而言過於陌生,影片將各種含沙射影的縮寫和事件一股腦甩出來的時候,沒有知識儲備的觀眾難免一臉懵,很大地影響了這部影片的“路人眼緣”。而另一個比較主要的問題在於,本片採用了成龍與布魯斯南的“雙主角”,但馬丁·坎貝爾似乎並不擅長“雙雄片”,雙主角的故事架構並不紮實

影片中成龍扮演的為女復仇的角色“關玉明”,他的復仇行動構成本片“動作驚悚”的部分,但他的行動對於布魯斯南所在的“政治驚悚”主線的劇情,並沒有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將“關玉明”從這部影片中剝離出來,事件依舊可以得到解決。這使得成龍扮演的關玉明看起來更像一個承擔著動作和驚悚功能的功能性角色。

《英倫對決》:不一樣的成龍,不一樣的合拍片

但他是成龍。在中國觀眾眼中,成龍自帶的是主角光環而不是功能性光環,成龍出場就一定是主角。這種悖論產生了一種微妙的疏離感,當觀眾不由自主地代入成龍的主視角時,發現片中大段的政治陰謀與“主角”毫不相關,而最後的復仇也顯得不了了之,進一步拉低了“路人觀眾”的觀影體驗。

表面上看,成龍和布魯斯南一夥拳來腳往,打得不可開交,但這種對抗僅僅是肢體上的,而缺乏更深層面的理念的衝突,這使得兩條故事主線並沒有真正展開對話。實際上“理念”本身並無所謂簡單複雜,哪怕成龍的動機只是單純的復仇,家仇與國恨的衝突也足以構成一個老套卻不失趣味的故事內核,但英倫對決中連這種程度的架構都未能完成,令人頗為遺憾。

既然如此,馬丁·坎貝爾何不索性將“關玉明”這個角色從故事裡摘除、拍一部沒有人“搗亂”的紮實類型片呢?——很簡單,他不能。

說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英倫對決》的英文片名為《The Foreigner》,直譯“異邦人”;而這部影片有一個小說原作:史蒂芬·萊瑟1992年出版的小說《The Chinaman》,直譯“中國佬”(對中國人的蔑稱)。

《英倫對決》:不一樣的成龍,不一樣的合拍片

影片要在中國上映,這個容易引起誤會的“中國佬”肯定是不能用的,而“異邦人”則表現出了這部電影在更多的層面上與“中國佬”的差異:“中國佬”講述的是中國難民在英國動盪局勢中的悲慘遭遇,而“異邦人”指的就不僅僅是身在英國的中國人關玉明,也指代片中布魯斯南出演、出身北愛爾蘭卻遊走於英國政府和“北愛獨立”勢力之間的英政府要員。兩個人都在命運的安排下身不由己地模糊了自己精神上的“國籍”,成了無論在故鄉還是此地都無法紮根的“異邦人”,成龍與布魯斯南的角色在這個層面上構成了對“異邦”的復調解讀,為這部動作片賦予了精神氣質與人文內涵,而不至於淪為單純的爆米花電影。(從這個層面來看,《英倫對決》的譯名真的是……)

而在另一個層面上,《英倫對決》本就劍指中國市場,弱化成龍的戲份不僅是得不償失,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捨本求末。這裡我不禁想將《英倫對決》與去年的《長城》有一比,相當有趣:《長城》是中國導演帶著一群中國演員,搭起的中國舞臺上卻來了個外國人馬特·達蒙唱主角“拯救世界”;而《英倫對決》正相反,西方導演西方演員西方故事背景,衝進來一個黑頭髮黑眼睛的中國人大殺四方“拯救世界”。兩部電影都有“外國人亂入”的批評聲,但一來一往,頗值得玩味。

《英倫對決》:不一樣的成龍,不一樣的合拍片

在中國電影市場大發展、合拍片漸成主流的大背景下,《長城》和《英倫對決》這種“中外結合”的班底模式或許醞釀著一種新的電影類型,即基於“中國——其他國家”劃分的“異鄉人電影”,因為這是實現“中外合拍”最為直截了當的方式。而這兩部片子正代表了該類型電影的兩種模式:“外國人走進來”和“中國人走出去”。在《長城》裡,馬特達蒙的國際影壇“咖位”確實力壓中國演員而擔綱主角;而《英倫對決》中,斬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成龍,顯然也鎮得住大不列顛的場子;《長城》導演張藝謀試圖通過電影向外傳播中國文化,而英國近年來包括《王牌特工》《英倫對決》等一系列電影也在試圖輸出英國文化。今後的合拍片市場,恐怕還將是一場比哪國演員咖位大、看哪國文化輸出更“用力”的競技大會。中國在其中又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恐怕要比成龍下一部電影更令人期待。


文藝九局,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