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今年先後發生的兩起滴滴司機姦殺女乘客的案件,令普羅大眾的內心既憤怒又擔憂,關於殺人犯或連環殺手的犯罪心理是個很複雜的課題,得從反社會人格開始講起,不能確定兩位滴滴司機是否屬於反社會人格,但連環殺手則幾乎都是。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一個抑鬱症一個負債累累

簡單來說,反社會人格就像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所分析的那樣,“缺乏觀念”,他們的認知完好無損,但行為不會深思熟慮,不考慮後果,常常因為微小的刺激而引起攻擊、衝動和暴力的行為。

同時缺乏同情心、對他人的感受漠不關心,忽視社會道德規範、對自己的行為長期不負責任,加上毫無內疚感,不能與他人維持長久的關係,愛為自己的粗暴行為找各種理由辯解。

那為什麼有的人會形成這種反常的破壞性人格類型呢?

01:基因

《FBI犯罪心理》一書中指出,犯罪心理學最新研究發現反社會型人格主要是基因造成的比例高達70%,只有不到30%的反社會型人格是由外界環境造成的。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天生殺人狂》看來是真的

02:缺愛、不被認可

一個較為普遍的外界原因是幼年缺乏監護人關愛和重視。

像《追擊者》裡池英民的原型柳永哲有家族癲癇史,加上家境貧寒無法醫治,童年時期父親與哥哥就相繼去世,母親也疏於關愛和管束,他自幼就是一個問題少年。

因偷盜欺詐強姦及暴力傷人等行為,頻繁進出監獄且無絲毫悔意,成年後更是先後殺害了20人,創下了韓國曆史上連環殺手的作案數量之最。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電影《追擊者》中以柳永哲為原型的池英民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柳永哲本人

又比如著名的俄羅斯棋盤殺手,殺害了63人的皮丘什金,由於他父親去世得早,母親又對他不聞不問,小時候他唯一能夠獲得的關愛和溫暖,就是呆在自己祖父的身邊,可不久祖父也不幸離開人世,從此他感到自己被拋棄備受打擊,開始了駭人聽聞的殺戮生涯。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皮丘什金說殺人就像吃飯一樣是必需品

紀錄片《紐約災星》裡的羅伯特,儘管生於富豪之家,卻在7歲時目睹母親跳樓身亡,之後由於自認被家族忽略而走向叛逆,疑似先後殺害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密友和鄰居。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羅伯特最恨被忽視

03:腦部受創

還有一些連環殺手明明是成長於正常家庭,從未受到過忽視和虐待,成年後卻依然如此暴虐無度,又是什麼原因?

《犯罪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很多看似無故大開殺戒的連環殺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頭部曾經受過傷。

人類大腦額葉的作用是使行為服從於堅定的意圖和動機,額葉皮層區的杏仁核一旦受到損傷就會失去感知恐懼情緒的能力,因此才會肆無忌憚地殺人,而絲毫沒有擔憂和憐惜。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還有一部分大腦區域決定了個體的性意識,一旦這些區域受到損傷就會產生諸如戀童癖和性暴力的行為,大約有30%的連環變態殺手,經歷過不同區域的嚴重的腦損傷。

一位名叫菲爾·加里的連環殺手,原本過著正常人的生活,14歲時在一次摩托車事故中摔傷大腦而昏迷,醒來之後性情大變產生性暴力幻想,開始頻繁的強姦作案,其中一個女孩更是被他囚禁並性侵達18年之久。

至於連環殺手在作案時的具體心理也是人們最好奇的部分,歸納一下主要有報復心理、偶像示範、殺戮快感、戲劇化人格、反偵察博弈、救世主心理、偏執人格。

01:報復

柳永哲是仇視與他前妻一樣的按摩女,皮丘什金是仇視與他祖父一樣的中老年男性,因為前妻離婚和祖父去世,讓他們體會到一種強烈的被拋棄感,進而產生仇視。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追擊者》最終仍未逃脫魔爪的按摩女金美珍

這種情形裡存在著一種複雜的心理,他們怨恨的是拋棄自己的人,但報復的矛頭卻並不指向他們相反,對他們的依戀卻異常深刻。

正是這種依戀突然被剝奪導致了心理的巨大落差,他們內心的憤怒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出口,於是便移情到身份相似的陌生人身上,使一些無辜的生命成了替罪羔羊。

另外像殺害6名上海警察的楊佳也是另一種報復性殺人,他的內心累積了對整個社會的大量仇恨,卻找不到相應的出口,於是曾經欺負過他的警察群體的其他人成了他的復仇對象。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當年有不少人視楊佳為英雄

02:偶像示範

柳永哲這個大魔王在未成年時期的犯罪還未達到奪人性命的罪大惡極,令他的行為產生質變有一個關鍵的精神助力就是鄭鬥英,韓國另一位著名的連環殺手,曾在一年之內殘忍殺害9名婦女和兒童。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鄭鬥英表示“我體內可能住著一個惡魔”,在瞭解了鄭鬥英的罪行之後,柳永哲似乎發現了惺惺相惜的戰鬥夥伴,鄭鬥英點燃了他的毀滅之火,從此柳永哲的生命有了全新的邪惡目標,那就是挑戰鄭鬥英。

03:殺戮快感

人類在殺戮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類似性高潮的快感,屬於人性之本能,可以想象,韓國的鄭鬥英、柳永哲俄羅斯的皮丘什金這些以殺人為使命的天生殺人狂,作案的當下一定是殺得盡興。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04:戲劇化人格

但是,單純為了殺戮快感而殺人的比例並不大,由於自己的社會地位無足輕重,又渴望得到關注,有的殺人犯在殺人之後,會為自己的作案手法及造成的社會轟動與恐慌而洋洋自得。

像棋盤殺手皮丘什金,在連續殺害20多人而未被警方發現時,竟然感到強烈的失落和不快,於是後來他乾脆不再掩藏屍體了,殺完人之後就將屍體直接扔在公園的小路上,盼星星盼月亮地渴望自己的罪行曝露,並且能在社會上引起轟動,最後當他殺到63個人的時候終於如願以償被捕,開始變得臭名昭著。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殺滿64個人就正好填滿一副國際象棋的棋盤

05:反偵察博弈

與此一脈相承的還有反偵察的博弈心理,這一類犯罪人屬於有條理的連環殺手,像章瑩穎綁架案的嫌疑人克里斯滕森就具備明顯的反偵察能力。

在伊利諾伊大學尋找章瑩穎遊行時,克里斯滕森甚至手牽著妻子,滿臉笑容站在遊行隊伍裡,假裝一起尋找章瑩穎。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而當章瑩穎的父母趕到美國,舉著牌子尋找章瑩穎下落時,他不僅混在遊行隊伍後,還站在臺階上冷眼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約瑟夫·紐曼認為,心理變態者的冷酷其實是由注意力扭曲導致的“I want to test my limits and experience everything.”這是克里斯滕森在性虐網站Fetlife上的自我簡介,可見他的目的在於挑戰自我極限和新奇的體驗。

換句話說,他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一個鮮活生命的逝去或者親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悲憤上,這種體驗型的罪犯最可怕,他想要一切愉悅、緊張、恐懼痛苦、殘暴的體驗,絲毫沒有將道德倫理和社會規範放在眼裡。

紐約災星羅伯特也同樣喜歡,炫耀自己強大的理性與控制力,他的謀殺懸案轟動一時,親友接連失蹤被殺,世界都默認他是兇手卻始終找不到充分證據,因而定不了他的罪,導演安德魯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All good things》,並希望能得到羅伯特本人的共鳴。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但羅伯特顯然對這部片子不滿意,於是主動致電劇組,表示要與劇組面談並在新的紀錄片中出鏡,還告訴導演,“無論你採取什麼方式,我都會選擇與你合作”,態度誠懇甚至令人感到他完全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另外這兩起懸案還有一個雷同之處,他們在案件偵破過程中都看似不小心地承認過作案事實,克里斯滕森是在與友人的通話中承認綁架章瑩穎,羅伯特是在洗手間自言自語說,“當然是殺了他們”,並且均被警方監聽到於是逮捕了他們。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羅伯特在洗手間超戲劇化又毫無邏輯的自言自語

但在我看來,這完全就是赤裸裸的挑釁,故意放出大招刺激警方,彷彿在嘲笑全世界,“沒有證據看你們能拿我怎樣?”。

06:救世主心理

棋盤殺手皮丘什金曾對警方說,“在我看來,我是那些死者的父親,因為我賦予了他們新的生命,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可能因為他自己的生活無愛且絕望,不值得被珍惜,推己及人認為別人的生活也同樣如此,草菅人命卻還振振有詞,你可以說眾生皆苦,但六道輪迴,死並不等於解脫,也不等於靈魂就會走向更好的境遇。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皮丘什金外表乾淨紳士,幾乎沒朋友,唯一愛好是下棋

不得不說皮丘什金真是一名神志清醒且內心強大的殺人狂,甚至具備邪教領袖的基本素養。

美劇《殺手信徒》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連環殺手Joe在殺害14名大學生,被捕入獄後又逃走,隨後成立了一個殺人的邪教,有組織有紀律的殺人軍團,其成員入會的條件就是必須有殺人的成功經驗,他甚至還出了一本書《殺手的詩篇》來詩化殺戮的行為,聚集起一幫粉絲對他推崇備至,邪教的信徒之間也相親相愛,情同手足,並堅信自己在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殺人邪教領袖Joe與他相親相愛的信徒們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The poetry of a killer》

07:偏執人格殺人

馬加爵就屬於這一類罪犯,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與他正面交流過,她認為他本來樸實又聰明甚至是個有情有義的孩子,之所以會殘暴地連殺4人,起因只是由於隱私的曝露。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馬加爵在我看來就是好孩子心理逐步扭曲走向毀滅

原來他在校外多次招妓的行為被同學發現並嘲諷,內心傳統的他認為顏面盡失心理不堪重負,才選擇了極端的處理方式,一般人遇到生活中的衝突生氣歸生氣,但很難走到殺人這一步,而馬加爵的偏執人格在這裡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往往正常人與殺人犯只有一線之隔。


連環殺手那些離奇的心理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