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如何避免入坑

這個p2p是個什麼呢?

p2p屬於互聯網金融的產品的一種,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是合法的。這種比銀行高到好幾倍的投資回報率,引來了很多人把錢盲目的投到裡面。

然而p2p平臺本質是個中介機構,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提供信息發佈和交易實現的網絡平臺,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它本身是不能利用資金做自身投資,只是起到撮合借貸的作用,只收取中介費的信用機構。

p2p在中國發展是在2006開始的,於2010年開始崛起,被各界人士用來融資的手段。

可能由於發展年頭短,法律規範和監管制度不健全,對於平臺合規性的審核也不嚴禁,如果什麼資質的人士都能搞p2p,比如跨界的多金的演藝圈藝人,多註冊幾個皮包公司的小微企業老闆,然後打著政府和國企站臺的旗號,各種證書齊全的好像和真的一樣,然後就把老百姓忽悠住了。這些人只要相關手續齊全就算能搞起p2p,所以卷錢跑路的平臺也就屢見不鮮。你把錢借給這些人,你放心嗎,他們憑啥能堂而皇之的搞互聯網金融?

p2p常見騙局

1、以超高的利率發放假標

p2p如何避免入坑

圖中為行業內部平均年化利率10%,而個別平臺會達到20%,甚至30%。這些平臺以“短標期”吸引投資者,發佈大量假標吸收資金後便捲款“跑路”,表現為平臺突然無法登陸或是負責人消失等。

2、龐氏騙局

p2p如何避免入坑

集資詐騙常採用的手段

旁氏騙局所指的,投資者的收益是出自後來投資人的本金。p2p騙子平臺會用這種手段。而且平臺會鼓勵投資者發展下線,並給與獎勵。

3、平臺自融

p2p如何避免入坑

資金池和自融都是違法的

平臺的運營者會註冊多家公司,將投資者的資金流向自己家的公司,達成非法集資的目的。

4、謊稱資金鍊斷裂,非法轉移資產

p2p如何避免入坑

5、包裝和廣告

p2p如何避免入坑

e租寶廣告

p2p平臺一般證書齊全的情況下,為了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和信任度,會利用政府和名人以及網絡宣傳增加平臺的曝光率,比如扶貧和慈善作秀。在平臺回款時,增加回款速率,增加投資人信心。

請投資人擦亮眼睛。

p2p投資人把錢都借給誰了

1、借給了個人用於個人消費

2、借給小型企業搞生產和運營(還銀行貸款?)

3、抵押貸款,借款人抵押房車給平臺換的借款

4、其他

這幾種平臺都有跑路的,安全性自己考慮

p2p現狀如何

p2p如何避免入坑

p2p平臺數量18年的發展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8年七月份的曲線陡然下滑,那麼這個點就是雷潮了。從圖的整體分析來看,今年垮掉的平臺大致有1500家,為什麼會這麼多呢,大家可以分析一下。

p2p如何避免入坑

18年業務成交量

大量平臺跑路後導致業務成交量大幅下降暴雷平臺捲走了上千億的資金,讓數百萬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為什麼p2p平臺騙子如此肆無忌憚。

首先從法律角度來講。對於金融犯罪來講,p2p騙子跑路會給他定什麼罪,量刑多少?

p2p如何避免入坑

一般p2p平臺跑路都會定性為非法集資。

刑法上的非法集資是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非法集資是指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

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它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這是非法集資的犯罪成本,在高額的金錢誘惑下,很多騙子選擇鋌而走險。

一個行業的發展與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有關,為了消滅行業騙子,就需要強監管,嚴立法。

p2p如何避免入坑

銀監會的監管紅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