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錯轉給他人8萬後被拉黑,只能認栽?你可以這樣做

移動支付方式給好友間轉賬帶來了便利,但這樣的“烏龍”也時有發生:不小心轉賬轉錯了人,對方收了錢卻不還錢,甚者刪好友、拉黑。

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於客服,但當客服始終讓你“與好友協商解決”的時候,你該怎麼辦?網友感嘆,失手點錯就只能自認倒黴嗎?

廣東的一位黃先生日前就碰上這樣的糟心事。目前此事已有最新進展,微信支付已引導用戶到法院立案,並將配合執法部門協助取證。

據新華每日電訊日前報道,在廣東中山市工作的黃先生5月2日通過微信平臺關聯的銀行卡,給微信名為“海闊天空”的表妹轉賬。他在搜索微信名“海闊天空”之後並未仔細甄別,微信好友列表中出現了同樣微信名、只是頭像不一樣的兩個賬號,當時正在趕車,情急之下隨手轉給了這名陌生人。

據黃先生介紹,自己不認識對方,好像是通過掃一掃加上的。當天下午黃先生通過微信從銀行卡里轉了9筆共計82500元,還從微信餘額裡轉了5000元,總共87500元。

微信上錯轉給他人8萬後被拉黑,只能認栽?你可以這樣做

第二天早上,黃先生的表妹打電話過來說沒有收到錢,他才發現錢轉錯了。可是微信語音電話對方都沒有接,沒過多久對方還把黃先生拉黑了。

黃先生看到對方微信賬號上顯示了手機號碼,就給對方發短信,對方回覆一句“你找錯人了”。隨後黃先生多次給對方打電話,這個“海闊天空”始終不肯接。

微信上錯轉給他人8萬後被拉黑,只能認栽?你可以這樣做

三番五次請求協商,換來對方回覆一句“你找錯人了”(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黃先生也曾嘗試向騰訊客服求助。然而多次溝通後得到的回覆都是:該筆資金已經成功進入對方零錢,資金支付成功後無法撤回,您可與好友聯繫協商退回。

微信上錯轉給他人8萬後被拉黑,只能認栽?你可以這樣做

騰訊客服回覆

無奈之下,黃先生到居住所在地派出所報了案,但警方以“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和賬戶信息、不構成立案條件”為由拒絕了黃先生,並建議其找法院。

誰知法院的工作人員也說,必須要知道對方真實的身份信息才予受理。黃先生四處碰壁,不知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北京青年報記者親自體驗了微信的轉賬功能。

首先,能轉賬的肯定是自己加過的好友。

進入聊天界面後,點擊右下角“+”,可以點擊轉賬,隨即出現對方的頭像和微信暱稱,後面還用括號標註了對方的真實姓名,只不過只顯示姓名的最後一個字,前面的都用星號代替。

輸入轉賬金額後,點擊轉賬,需要進一步確認,而且必須輸入密碼或指紋。

因此,黃先生轉賬時,顯然沒有看出對方的名字與表妹不同,而且他轉了9次,9次都沒發現,說實話實在太大意。

微信上錯轉給他人8萬後被拉黑,只能認栽?你可以這樣做

視覺中國

記者同時體驗了支付寶的轉賬功能。

在轉給支付寶賬戶時,頁面提示“錢將實時轉入對方賬戶,無法退款”。

記者輸入賬號後,發現對方暱稱後面也有括號標註了真實姓名。

與微信不同的是,支付寶只用星號隱去了姓,後面的名字是齊全的。而且還提供了“點此認證”的選項,點擊後,需要輸入正確的姓氏才能轉賬,這就保證不會轉錯人。當然如果客戶不選,也可以轉賬。

相比之下,支付寶比微信多給了轉賬者一個確認對方身份的環節,降低了轉錯人的概率。當然,如果客戶實在心急又大意,剛好又輸錯了支付寶賬號,而對方的名字又與正確的人相似,還是可能出錯。但這種幾率應該很小。畢竟,微信暱稱很容易重名,但支付寶賬號每人都是唯一。

根據央行有關防範電信詐騙有關要求,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實時匯款、2小時後匯出的普通匯款和次日匯款三種匯款方式。對於後兩種方式,不少銀行都提示客戶在限定時間內可以申請撤銷。如果微信支付也有這種延時匯款,黃先生的錯匯款是不是能及時追回來呢?

記者發現,在使用微信支付時,界面上並沒有到賬時間的選項,系統應該是默認實時到賬。不過,記者在微信錢包的“支付管理”設置中發現有“轉賬到賬時間”選項,提供實時到賬、2小時到賬、24小時到賬三種選擇。系統默認的是實時到賬。

不過,上有微信支付的提示:“好友確認收錢後,資金將按如下時間存入對方零錢賬戶。轉賬發起後不支持撤回,請轉賬前仔細核對收款人信息。”這意味著,延時到賬其實不能幫助黃先生這樣的客戶追回資金。

微信上錯轉給他人8萬後被拉黑,只能認栽?你可以這樣做

記者發現,支付寶也有2小時後到賬和24小時後到賬兩種延時匯款方式。但支付寶同樣提示客戶,轉賬發起後,資金將無法撤回。

公開報道顯示,很多網友的經歷證明,即使使用了延時轉賬功能,也不能撤回錯誤的轉賬,最終還是要協商處理或申請司法介入。

支付寶相關人士曾表示:“延遲到賬的功能,是指用戶的款項不會即時到達對方的賬戶。如果用戶是因為被騙了需要追回資金的,用戶在聯繫我們的同時,也請用戶及時聯繫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公安機關及時聯繫我們對交易進行止付,我們會全力配合警方。”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在支付平臺轉賬可撤回的話,也不排除另外一種騙局:兩人之間進行交易,萬一收貨人謊稱自己被騙了,要求支付平臺撤銷交易,如果平臺僅憑一方要求就撤銷了交易,很可能要求撤銷交易的人“得了貨還拿回了錢”。

律師建議:先起訴微信獲取對方真實身份

北京市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許桂林律師認為,

第三方支付平臺在交易的過程中需要輸入密碼或指紋支付才能繼續交易。黃先生在進行大額轉賬時,應確認收款人是否填寫錯誤,轉賬行為是黃先生自己實施的,黃先生存在過錯,黃先生應當承擔因此引起的後果。

微信平臺不向黃先生提供對方真實信息,是出於對客戶隱私的保護,可以理解。

但是,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信息掌握者和商業服務公司,應更多地考慮用戶體驗,維護用戶合法利益。

建議第三方支付平臺在進行較大額度轉賬前強制讓轉賬者確認對方身份,而且在事情發生之後,平臺出面幫助協商。

微信上錯轉給他人8萬後被拉黑,只能認栽?你可以這樣做

如果轉賬者出現黃先生這種錯誤,是不是一定沒有補救措施呢?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以往類似找不到對方真實身份的案件的確難有結果。比如,今年3月,有武漢市民微信轉錯500元錢報警,警方未予立案。

不過,許桂林律師認為黃先生還是可以走訴訟等途徑。首先起訴微信,要求告知對方的真實身份。然後再起訴對方,要求返回不當得利。至於法院會不會判微信提供用戶真實信息,最終看法院判決,但是許桂林認為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其他途徑轉錯賬該如何解決?

除了微信、支付寶,手機銀行、網銀也是大家常用的轉賬途徑。如果通過銀行轉錯賬後,如何解決呢?

根據公開資料,記者發現,通過銀行轉錯賬的案例最終多可以找回,最麻煩的就是通過打官司方式,很多案例都是雙方協商解決。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轉賬需要對方賬戶和姓名完全一致,如果是直接輸入的,輸錯了系統會提示轉賬不成功。一般出錯的,都是直接在收款人記錄裡點擊收款人,結果點錯了。這種情況,雙方也大多認識或以前就有往來,容易協商。即使對方拒絕退款,由於銀行系統的收款人肯定是真實姓名,不是微信暱稱那樣的虛擬名字,報案後,警方和法院也都會介入,銀行一般也都配合,所以事情相對容易解決。

同時,銀行轉賬可以選擇延時到賬方式,這樣如果發現轉錯賬,還可以及時通知攔截。

最新進展:微信支付已經引導客戶到法院立案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7月5日,記者從微信支付方面獲悉,微信支付客服已電話聯繫用戶,引導用戶先到法院立案,微信支付配合執法部門協助取證。也就是說,如果按照許桂林律師所言,用戶起訴微信,法院很有可能要求微信提供收款人的真實信息。對此,用戶也表示認可,並表示前幾天自己又再次諮詢警方,警方表示收款方這麼久不歸還資金已經涉及犯罪了。

許桂林律師提醒大家,使用微信支付這樣的平臺轉賬,一定不能圖省事,要仔細核對收款人姓名,避免轉錯賬後追討的麻煩。另外,無論是用第三方支付還是用銀行轉賬,只要金額較大,都最好使用延時到賬方式,不要選擇實時到賬。這樣一旦發現轉錯了,還有可能通知攔截。

許桂林建議,支付平臺應該像銀行一樣,在轉賬的界面提供到賬時間的選擇,而且應該像銀行那樣在確有需要的時候在限定時間內幫客戶撤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