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制定彩禮標準 超2萬需報警方調查

街道制定彩禮標準 超2萬需報警方調查

惠安街道發佈紅白喜事操辦標準。網絡截圖河南蘭考惠安街道發佈“紅白喜事操辦標準”,嚴重違規者以詐騙論處;相關負責人稱措辭強硬將修改

近日,網上一份名為《惠安街道辦紅白喜事操辦標準》的通知引發關注。內容中指出,訂婚彩禮不超過兩萬元,所要彩禮過多者,交由公安機關調查,嚴重者以販賣人口或詐騙論處。並對宴席菜品數量及菸酒價格作出規定。

21日下午,河南蘭考縣惠安街道相關負責人郭應超回應新京報記者表示,制定此標準,言辭可能有些不當,但初衷是好的,旨在治理此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風氣。如遇索要彩禮過多者,會交由公安機關調查,街道方面倡導轄區居民節儉操辦紅白喜事,這一標準仍會執行。

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付建律師認為,街道辦事處不具有制定法律法規的資格,其制定的操辦標準僅具有指導意見,不具有法律強制執行效力。如遇彩禮糾紛,給付人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合法權益。

已按標準督辦十幾場紅白喜事

這份名為《惠安街道辦紅白喜事操辦標準》的文件,除了對彩禮金額作出要求外,還對宴席菜品數量及菸酒價格作出規定。標準指出,結合惠安實際情況,宴席每桌四涼四熱一熬菜,煙不超過15元一包,酒不超過30元一瓶,每桌不超過兩瓶酒,煙每桌不超過兩盒。

標準指出,不準以同一事由,採取分別宴請、化整為零,多批次、多地點等方式,變相大操大辦紅白喜事。升學宴、謝師宴、答謝宴、生日宴、祝壽宴等宴會活動,不準有家人和親屬以外人員參加。紅白喜事不待鄰居,只待親戚賓客等。

由於標準內容與當地傳統婚宴觀念不同,由此引發熱議。有人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為何不操辦更好的婚禮。但也有人表示上述提議有好處,可以杜絕浪費,避免因面子引發的攀比。

該標準的落款為“惠安街道辦事處社會治理中心”。21日下午,惠安街道辦事處社會治理中心相關負責人郭應超證實了上述標準文件的存在,並回應表示,此標準自今年五月開始實行,已按標準督辦十幾場紅白喜事。基本流程為凡是有辦紅白喜事的家庭,提前三天向村委報告,由村委上報街道辦事處社會治理中心備案,村委負責監督。

就需提前三天報備一事,他解釋道,此舉旨在避免臨時告知,避免讓村民產生不必要的損失。“一般是提前三天到家裡面告知,不要超標,把不該花的錢省下來,而不是等對方把酒菜都準備好了再告知,不然對村民也是一種財產上的損失。”

至於標準中提到的紅白喜事不待鄰居,郭應超表示實際上沒有那麼絕對,作為酒席的賓客,家裡人肯定是少不了的。鄰居也可以賀喜,隨些禮物以表達心意。

“有家庭曾因婚返貧”

郭應超表示,制定標準初衷旨在治理當地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不良風氣。據他介紹,有人婚前尚有積蓄,但因數十萬彩禮和婚宴花銷,婚後成了貧困戶。

郭應超透露,當地一般彩禮在16萬以上。這還不包括婚宴花費,以及購買房、車的花銷。有些村民可能為此攢了一輩子。一些家庭不止一個兒子,負擔不起這麼高的花費。“結婚返貧的說法並非虛構。”

標準制定參考蘭考縣相關標準

當地居民李燕(化名)對高額彩禮現象表示同感。她與丈夫2009年結婚,當時彩禮是一萬一,取“萬里挑一”之意。到現在,結婚彩禮、酒席動輒花銷十幾萬元。村民趙芳(化名)回憶道,20年前結婚時,彩禮2000塊。在老家自己請的廚師置辦酒席,每桌也就百十來塊錢。現在當地彩禮感覺太高,“太多彩禮對孩子和家庭是壓力。”趙芳說。

郭應超表示,標準是根據此前蘭考縣相關標準制定的,結合本地情況,由街道辦幾個負責人商議擬定的。之所以將金額定為不超過2萬,主要是根據實際情況。如果太低,可能很多家庭接受不了。“在十年前,人家有圖吉利數,比如六千六、八千八的,都有種意義。”兩萬元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還不至於造成貧窮。

郭應超表示,之前因索要彩禮發生過疑似詐騙行為,所以當地人對彩禮現在很謹慎。至於標準中有關強硬措辭,郭應超表示屆時會對不當之處進行調整或修改,但制定標準初衷是好的。遇到索要彩禮過多者,一旦查實會報給公安機關,倡導儉辦紅白喜事標準仍會執行。

■ 鏈接

勤儉辦事移風易俗並非個例

記者在河南省蘭考縣官網搜索發現,2014年4月,該縣南彰鎮通過下發文件、宣傳及督查,在轄區內倡導紅白喜事勤儉節辦22起。

官網資料顯示,蘭考當地人重視鄉情,富裕起來後,出於“辦事不能讓人小看”的考慮,逐漸形成大辦酒席的風氣。

2015年,當地便有了“紅白喜事簡辦承諾書”。要求辦理紅白喜事用煙每桌不超過2包,每包不超過10元;白酒每桌不超過2瓶,每瓶不超過30元;每桌飯菜不超過12個盤,4個碗,總價位不超過160元。一律6個菜加大鍋熬菜,不準用嗩吶響器。一律不接納街坊鄰居(幫忙的除外),參加的都是親戚,街坊鄰居來隨禮,就回贈吃食。並提前一週報告村委,如違反,願接受處理等。

當地宋莊村一名村幹部表示,以前大操大辦形成了風氣,誰家辦酒席不夠規模,就沒有面子。有些家庭反感,但是憑單家單戶又很難改變現狀,政府出面發出倡議,進行監督,村民也有臺階下,待形成儉辦風氣,就會良性循環。

如此“移風易俗”在全國並非個例,除了河南蘭考外,今年3月,雲南省紀委、監察委下發了《關於規範農村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雲南省農村地區除為本人及子女操辦婚事,為直系親屬操辦喪事外,一律不操辦客事,並對婚宴人數、宴請菜品數量及費用都做了詳細規定。

其中,每桌費用控制在200元以內等內容引發爭議。雲南省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稱,制定的數值標準是根據雲南省情及脫貧攻堅任務測算得出。但數值只是指導性,並非限定性,雲南有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各地情況不一,可依據當地的生活水平、民族風俗進行合理調整。

此外,去年湖南一對公務員夫妻舉辦婚宴,因存在收取禮金問題被通報批評。湖南省紀委通過官方微信回應稱,婚宴舉辦前經過報備,所收取禮金事後均陸續退還,但兩人未當場拒收禮金,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均被批評教育。

■ 律師說法

街道制定相關標準不具有法律強制力

就《惠安街道辦紅白喜事操辦標準》的法律效益,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付建律師解釋道,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是由我國各級人大和政府制定。街道辦事處不具有制定法律法規的資格,其制定的操辦標準僅具有指導意見,不具有法律強制執行效力。

關於彩禮問題是中國傳統風俗習慣,訂婚後若女方反悔,彩禮要退還給男方,若男方反悔,彩禮一般不退。

付建表示,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規定彩禮要多少為犯罪行為。在我國刑法中,沒有販賣人口的罪名,與之相近的只有拐賣婦女兒童罪,該罪侵犯的是婦女兒童的人身自由權。如果父母對子女的出嫁為了彩禮而限制、侵犯子女的人身自由,有可能涉嫌此罪。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財產的行為。

如果雙方未辦理婚姻登記手續,或者辦理手續後未共同生活的,或者婚前給付彩禮造成給付人生活困難的,以上三種情形都屬於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中離婚時可以要求對方返還彩禮的情形。給付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