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山區常見花卉知識普及(六)——鬼針草

植物簡介

鬼針草是草本植物,在田間路邊都隨處可見。因鬼針草成熟後渾身長滿像針一樣的刺,民間還有人稱它為婆婆針、鬼蒺藜、粘身草、鋼叉針等等。

福建山區常見花卉知識普及(六)——鬼針草

形態特徵

鬼針草莖直立,鈍四稜形。莖下部葉較小,很少為具小葉的羽狀複葉,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頭狀花序直徑8-9毫米。總苞基部被短柔毛,條狀匙形,上部稍寬。無舌狀花,盤花筒狀,冠簷5齒裂。瘦果黑色,條形,略扁,具稜,上部具稀疏瘤狀突起及剛毛,頂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

福建山區常見花卉知識普及(六)——鬼針草

生長習性

鬼針草喜長於溫暖溼潤氣候區,以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及粘壤土為宜。

地域分佈

產中國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生於村旁、路邊及荒地中。廣佈於亞洲和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福建山區常見花卉知識普及(六)——鬼針草

藥用價值

鬼針草為中國民間常用草藥,性溫,味苦,無毒,全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等功效,民間常用它治療腸炎、痢疾等疾病。近年發現,該藥對血壓具有良好的雙相調節作用,高血壓病人服了此藥可使血壓降低,血壓偏低者用藥後可使血壓升至正常,臨床則多用作降壓。用鬼針草降血壓不僅安全可靠,而且還可以避免某些降壓藥性功能障礙的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