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菜鳥入選國家級試點 阿里新零售新物流引領供應鏈創新

9月21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等8部門經評審,公示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和企業,阿里巴巴新零售業態的零售通、菜鳥、盒馬鮮生入選。

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是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的重要舉措。指導意見指出,推進供應鏈創新發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引領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載體。到2020年,旨在培育一批供應鏈全球領先的企業,重點產業的供應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阿里巴巴多個新零售業態入選企業試點,標誌著新零售新物流正在引領全行業顛覆性變革,率先演繹供應鏈創新的未來圖景。從“三公里理想生活圈”、C2B柔性供應鏈到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新零售業態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融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共繪智慧供應鏈、綠色供應鏈、全球供應鏈大圖,助力中國物流方案走向全球。

新零售智慧供應鏈 按需定製“最後一公里”品質生活

“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主動服務於精準脫貧、消費升級、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等需求,才能讓老百姓擁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物流研究室主任謝雨蓉指出。

商務部發布2018年上半年《中國商貿物流運行報告》指出,阿里巴巴將網絡佈局從線上品類向線下品牌、商圈延伸,而多點等聯合城市商超構建全渠道購物場景,實現配送半徑內的精準營銷。阿里巴巴新零售生態內的商業與物流協同促進,已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從生產到消費等環節有效對接,極大提高了居民生活的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

新零售引領的供應鏈創新,正在通過以需定產影響上游,推進供給側改革。


盒馬、菜鳥入選國家級試點 阿里新零售新物流引領供應鏈創新


對新零售標杆業態盒馬鮮生來說,通過從田間、漁場到餐桌的點對點供應鏈重構,將各種時令性強、保鮮要求極高的農產品帶到天南地北的消費者餐桌。

9月23日是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阿里新零售一直致力於以高效供應鏈促進農產品上行。對新零售標杆業態盒馬鮮生來說,通過從田間、漁場到餐桌的點對點供應鏈重構,將各種時令性強、保鮮要求極高的農產品帶到天南地北的消費者餐桌——9月16日中午12時,東海結束為期4個半月的伏季休漁,全面開漁。新鮮上岸的東海海鮮也在17日一早抵達“包郵區”的各大盒馬門店。消費者點點手機,就能買到24小時之內從東海到門店的新鮮魚蝦蟹。今年上半年,天貓聯合菜鳥啟動“神農計劃”,計劃在兩年內開設100個原產地生鮮倉庫,水果從枝頭採摘到進倉預冷,原本需要幾個甚至十多個小時,現在只需10分鐘。


盒馬、菜鳥入選國家級試點 阿里新零售新物流引領供應鏈創新


天貓聯合菜鳥用無人機為果農運楊梅,保障新鮮上市。這是菜鳥打造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向農村的深入。

消費提質升級趨勢下,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快速送達、可追溯、售後服務、貨品安全、個人隱私等皆成主要關切。在下游,“盒馬溯源計劃”已覆蓋肉類、雞蛋、牛奶、蔬菜、水果、水產等9大生鮮品類,超過1700個商品,滿足品質消費需求;在上游,盒馬“日日鮮”則在供貨基地輸出農業生產、加工、包裝、物流的全系列標準,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在製造領域,天貓新零售通過聯合品牌打造柔性供應鏈,成為C2B新制造的第一平臺。從全球知名品牌到中國中小企業,均能基於天貓新零售平臺的大數據洞察,依靠柔性供應鏈快速反應。反向推動產品製造,生產出滿足多元升級消費需求的產品,藉此找到制勝未來的法寶。“Made in Internet”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同時也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模板。

新零售綠色供應鏈 引領綠色消費升級

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宣佈啟動綠色物流2020計劃,全面向快遞汙染宣戰。其中,本次入選試點的菜鳥、盒馬、零售通,與天貓、淘寶、餓了麼、鹹魚等新零售業態集結響應,共同推進綠色物流升級。

根據計劃,到2020年,天貓直送將全部把快遞袋升級為環保袋;菜鳥讓國內所有包裹用上環保面單,一年覆蓋400億包裹;淘寶和閒魚的上門取件服務,環保快遞袋將覆蓋全國200個城市;零售通將實現百萬小店紙箱零新增;盒馬要達到物流全程“零”耗材;餓了麼推廣綠色環保外賣聯盟……阿里新零售共建綠色物流大圖漸次鋪開。

阿里巴巴推進綠色物流的舉動多次受到點贊。中國快遞協會副會長孫康表示:“積極落實綠色發展的行動計劃,體現了阿里巴巴、菜鳥的社會擔當。”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徐光也曾表示,“菜鳥和阿里巴巴都為物流行業的綠色發展樹起了一面旗幟”。

新零售也使物流流轉環節大幅簡化。商務部數據顯示,得益於大數據預測、智能倉儲、分揀和路徑規劃等大範圍應用,庫存保管和運輸環節效率提高,上半年物流時效比上年同期提高7.6%。

新零售全球供應鏈 從中國24小時必達到全球72小時必達

來自中國的物流方案,正在讓一切提速。

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要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一部分是在中國打造24小時必達的網絡,另外一張網絡是沿“一帶一路”在全球實現72小時必達。


盒馬、菜鳥入選國家級試點 阿里新零售新物流引領供應鏈創新


天貓618前夕,澳洲華人在天貓下單一艘龍舟,從杭州千島湖到悉尼港,跨越8000公里,只花了15天時間。

天貓618期間,澳洲華人王姣姣買了一艘龍舟,從杭州千島湖到悉尼港,跨越8000公里,只花了15天時間,成為新零售新物流賦能供應鏈的極致表達。這正是源於天貓和菜鳥此前在海外市場開通海運服務,基於新零售供應鏈的跨境物流,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一起加入這場席捲全球的新零售盛筵。

當前,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建設已經形成全球雛形。菜鳥物流網絡的合作伙伴已經超過3000家,所協同的倉庫、轉運中心、配送站點總面積超過3000萬平米,天貓直送當日達和次日達已經覆蓋1500多個區縣。在全球,新零售智慧物流網絡覆蓋224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到主要國家的跨境物流時效,已從平均70天縮短到10天內。今年初,菜鳥在英國、西班牙、馬來西亞等6個國家的數十個重點城市率先實現了5日送達,且送達穩定性超過98%。

5月31日,菜鳥宣佈了一項未來將在全球多地建立世界級物流樞紐的計劃,首批入選的地點是杭州、香港、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等六大城市,將為東南亞、西歐、俄羅斯等地帶來物流大提速。未來還將開設更多全球性節點,推動這張物流網絡更加智能高效,向全球72小時達邁進。

全球供應鏈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延伸,也是中國從積極融入到參與引領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選擇,阿里巴巴新零售新物流引領的供應鏈創新就體現著這樣的擔當。天貓作為新零售的主力軍,協同新零售業態進行供應鏈創新,為全球供應鏈輸出中國方案,開啟買全球、賣全球的新零售大航海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