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未來人們將更長的壽命,更長的工作生涯,而相伴而生的,無疑是就業形勢戲劇性的變化。那麼,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併為更長壽的人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將變得更加重要。

像溫斯頓·丘吉爾曾說的那樣:“向前看永遠都是明智的,但高瞻遠矚總是困難的”,我們很難對未來做出預測,越是遙遠的未來,不確定性也越大。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回顧過去的100年,今天的百歲老人已在他們的一生中閱盡千帆:

兩次世界大戰,戰爭拼殺從騎兵轉向了核武器;俄國革命和共產主義的興衰;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結束和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湧現;舊中國的沒落和後來新中國的崛起;電力、廣播電視的出現;早期的福特T型車;第一次商業飛行;當然還有第一次載人月球飛行以及互聯網的興起。在家居方面,他們會看到自動洗衣機的出現,廣泛採用的室內管道以及吸塵器,拉鍊和胸罩的引進...

而只要稍稍回顧一下這些變化,我們就知道,預測100年後的百歲老人所能看到的發展,是荒謬不可行的,但處理這種不確定性是長壽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假設變革的步伐依舊,更加長壽的人經歷的變化將比過去的人多得多。正如許多技術專家聲稱的那樣,變革的步伐正在加快,他們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變革。

對於那些更加長壽又註定要工作60年的人來說,他們的工作對象、工作類型和工作方式都將發生重大變化。

對未來就業形勢做出具體的預測是愚蠢的,但是通過汲取過去的經驗,考慮當前力量的軌跡,卻仍然非常必要,因為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遠見卓識,比如,擁有與未來工作有關的遠見。

於是我們便需要思考:未來可能出現哪些潛力行業?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未來會如何轉變?我們的工作會是什麼?

新行業變化

我們從行業格局變化問題開始。1910年,1/3的勞動力是農民或農場工人,但現在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只佔勞動人口的1%。再加上勞工和家政服務從業者,他們在1910年佔美國就業人口的一半。

到2000年,就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中一半的美國就業崗位變成了辦公室工作:專業人士、文職人員和管理人員。展望未來,隨著信息技術興起,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經濟會做出反應,就業形勢會發生更多的轉變。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在應對原始經濟供需矛盾時,一個經濟體的結構會隨時間演變發生巨大變化。一些行業會急劇萎縮。例如農業部門,農業在1869年佔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近40%,到2013年只有1%。這是由於技術上的改進,特別是機械和化肥方面的進步,使得農業生產力顯著提高,潛在供應量也大大提高。

但是,人口雖然增加了,他們對食品的需求與收入的增長並不成比例,所以供給大於需求造成了食品價格下降。價格下降的結果是農業生產總值大幅下跌,大量農業工人失業。

與農業相比,服務業在經濟中的份額從1929年的40%上升到2013年的65%左右。這是因為,隨著生活越來越富裕,人們就需要更多的服務。休閒行業的發展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20世紀,隨著休閒時間的增加,休閒產業發展迅速,電影院、體育俱樂部和健身中心等設施的數量大大增加。然而,與生產率大幅提高的農業部門不同,休閒行業的生產力往往不會增加—一個瑜伽教練或美髮師的生產力怎麼會大幅提高呢?需求不斷增加,生產力卻沒有相應地提高,服務價格因此上漲,吸引了更多的勞動力進入該行業。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價格上漲,就業和產出增加,大大提高了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這種演變是歷史常數,但正因為這是一個常數,新一代百歲老人會經歷更多的轉型和更替。

什麼因素影響了我們的就業?

一方面,人口對就業的影響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之一。隨著人口增長,人口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老年人口更多創造的需求效應,行業和市場價格會做出回應。所以,比如說,專注於長壽和生物工程的醫學研究會成為重要的增長部門,服務部門將轉向醫療和服務供應。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另一方面,環境和可持續問題也將對價格、資源以及不同行業的相對規模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正處於能源供應大幅度轉變的節點,如果能源繼續短缺,能源價格上漲,那麼能源創造和資源節約方面將出現重大創新。食品供應也可能出現激進創新,特別是將基因工程和解決健康問題相結合的創新。日益加深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將改變定價,水資源豐缺、供應和循環利用的商業重要性增加。

同樣,對環境可持續性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擔憂也可能導致碳稅的出現。這反過來又會導致價值的大幅度轉變,新產業、新企業和新技術的興起。因為減排,計算機採集和碳替代會成為數十億的產業。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新生態系統出現

大量的行業變革會出現,人們在掌握的技能和可能的工作地點方面更靈活。人們的工作對象也會發生重大變化。

耶魯大學的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ster)計算出,在20世紀20年代,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公司的平均壽命是67年,到2013年已經減少到了15年。

隨著大型現代公司的興起,辦公室就業出現了大幅增長。這些企業提供了具有系統結構的規模經濟,並展現了經濟的持久特徵。有些人將這類公司視為組織時代的恐龍,並預測他們將屈服於出現在他們周邊的小而靈活的公司。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在未來的企業格局中,大型企業將越來越多地被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生態系統所圍繞。這些由員工更少但通常更專業的企業組成的生態系統將成為增長點。

在製藥行業,有重大意義和影響的基礎研究往往來自關注點非常狹隘的小型專業公司,這些公司有時只專門研究一個特定的領域。

此類公司數量增加,並且能夠參與競爭,因為技術減少了參與此類研究的障礙。我們期望這些小公司生態系統能夠蓬勃發展,變得更有價值。這些領導者可能是為了將其發展成未來的大公司才創立了這些小企業,也有另外的領導者是因為對要解決的挑戰充滿激情才創辦了這些企業。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未來,正是這些正在興起的生態系統在提供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

大型企業的規模和管理機會仍然存在,但增長更多的,將是更小企業單位更加集中和靈活的就業。生態系統模式的靈活性使得某些階段的自我僱用成為可能。將個人與想要購買個人技能的公司聯繫起來的技術,正變得越來越全球化,越來越便宜和先進。

這些連接平臺正在湧現,對“零工經濟”(gig economy)和“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的評論越來越多。技術變革降低了信息成本,使買賣雙方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對方,通過獨立來源確定彼此的可靠性和質量也更加容易。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什麼是零工經濟?

零工經濟是指,越來越多的人不通過全職或兼職工作獲得 收入,而是通過完成多個連續買家的一系列具體任務獲得佣金。

大型企業正日漸尋求小團隊或個人洞察力和創新能力的幫助,而小團隊則尋求相互聯繫,以建立規模和擴大影響範圍。公司會用獎金來吸引感興趣的個人和團隊,與他們在某個具體項目上進行合作或購買,就像Uber買走了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的機器人團隊一樣。

同樣有趣的是,在工業化興起之前,生產主要是在將工作和休閒融為一體的家庭中進行。從工廠至辦公室的興起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工作和休閒更為正式的分離。在期盼的同時,我們看到新興工作生態系統有了更多的機會可以削弱這種分離,使工作和生活再次融合。

靈活城市和智慧城市興起

不只是你的工作對象會改變,你的工作地點也會改變。我們目前正在目睹人類歷史上最令人驚歎的移民浪潮,這是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的遷移。2010年,全球有36億人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63億,相當於每個星期有140萬人流向城市。生活在城市,尤其是生活在智慧城市,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這種重要性似乎會繼續增加。

為什麼人們會大量向城市遷移?

互聯網帶來的美好前景是,距離將變得不重要,人們可以生活在任何他們想要生活的地方。事實上,距離可能變得不重要,但是“靠近”卻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向城市遷移的一部分原因是,在世界新興市場,人們從農村和農業轉向城市和工業。但這不是人口遷移的唯一原因。在發達經濟體中,人們也正在向城市轉移,這反映了靠近創意和高技能越來越重要。

所以當一些工業城市衰退時,例如底特律,其他智慧城市也正在蓬勃發展,例如舊金山、西雅圖和波士頓,它們的人口也在增加。這些智慧城市正成為擁有想法和高技能人群的交匯點,這些人希望接近其他擁有高技能的人士。

他們知道,創新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展,他們希望靠近其他聰明的人來推動彼此的發展,互相挑戰。

這些集群最初由大學和專科學院畢業的學生團體組成。一旦這些高技能的群體成立,企業就會自然而然地向他們傾斜,因此更多這樣的員工會搬到這一地區,因為這裡的就業機會和工資比其他地方更高。這些集群就成了人才嚮往之地。

換句話說,規模的收益越來越大,經濟學家稱之為“密集市場效應”。

這對智慧城市高技能工人的就業機會可能會有很大的影響。事實上,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恩里科·莫雷蒂(Enrico Moretti)的說法,每一個智慧型崗位都創造了另外五個就業機會。

有些工作的技術要求很高,例如律師、會計師和顧問。其他的是低薪職業,如園丁、手工製造者、咖啡師或瑜伽教練。按照這個速度,智慧城市將比老製造業中心更適宜創造就業機會。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大城市開始更具魅力

智慧城市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也受到一些社會現象的驅動。

近幾十年來,被社會學家稱為選型交配(assortative mating)的現象顯著增多。換句話說,相比過去,現在的婚姻夥伴在教育和收入方面的情況更加相似。這一效應也在推動城市的發展。對於這些擁有高技能的伴侶來說,給兩個人找到有趣的工作比給一個人找到同樣的工作困難得多。

過去,丈夫工作,妻子做家庭主婦,小鎮是對傳統家庭更有吸引力的地方。但是當兩個人都想找到完美的工作時,住在一個小城鎮就會讓生活變得艱難。

大城市開始更具魅力,因為那裡機會更多。事實上,大城市對於還沒有伴侶的人來說也很有吸引力。想象一下你要找人約會,想找到滿足你越來越長的伴侶條件清單的那個完美對象,你能在一個小鎮找到這個人嗎?也許可以,但多半不能。

如果你想和具有類似職業和收入潛力的人約會,那麼你更可能前往城市。密集市場效應也體現在約會這件事上。這是一個浪漫的想法。

我們可以期待的是,這些智慧城市會在工作場所靈活化方面起到引領示範作用。技術創新將使人能夠更加靈活地選擇工作時間和地點,人們會因此選擇在家工作或利用虛擬技術工作。這也可以使人更好地協調個人問題,人們會因此學習如何創建居民技能和觀念相似的大型社區。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失業的未來,你準備好了嗎?

人類的歷史是技術不斷進步的歷史,但新技術意味著舊職業的終結,也通常意味著新任務和新角色的創造。

人們在這個時候很清楚,有一些工作要被丟掉,但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有哪些工作會被創造出來。人們一直在擔憂,自動化會導致未來的失業。這樣的擔憂情緒在世界各地高漲。我們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顯著的技術創新,在60年的職業生涯中,能否找到工作?

用麻省理工學院埃裡克·布林約爾松和安德魯·麥卡菲兩位教授的話來說就是:“計算機和其他先進數字技術正逐漸取代腦力勞動……就像蒸汽機及其後繼者代替人工勞動一樣。”

如果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你很難做好準備。

技術專家認為,在整個社會中,要保證高薪工作將很難。經濟學家則認為,未來雖然會有很多輸家,但也會有很多贏家,他們同時強調這種獲益的分佈並不均衡。

未來10年,我們靠什麼養活自己?

不過兩者也一致認為,政府必須改變政策以增加社會保障,保護技術水平低、收入低的人群,因為人們不得不面對過去依賴的許多傳統工作在未來會消失。

然而,無論怎樣,我們都要清楚一點:在未來10年,即使是需要高技能的工作,其更換需求也將超過擴張需求,特別是在需要勞動力具備先進技能的新技術領域。

所以,與其擔心機器人會搶走我們的飯碗,不如對它們的及時到來感到高興,因為它們對促進衰減勞動人口的回升以及維持產出、生產率和生活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正如美國小說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所說:“要做好應萬變的準備,才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