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畫面中是一家三口,媽媽、女兒和孩子。

空間狹小的出租屋裡,小女孩和小男孩都在各自寫著作業。

不知怎的,女人突然鎖著喉就把女孩給扔到了地上,女孩毫無還手之力。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女人罵罵咧咧的往一邊走去,還不忘轉身指著小女孩說了些什麼。

這時候的小女孩呢?

不發一言一聲不吭的坐回了凳子上,繼續寫作業。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然後結束了嗎?

並沒有。

媽媽轉身就去拿了件趁手的傢伙。

媽媽用擱在一旁的掃帚的杆子,用力的抽打小女孩的脊背和屁股。

小女孩甚至擋都沒有擋上一下,就這樣扭頭看著媽媽打自己,像是一個不知道痛的機器人。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視頻中的小男孩,扭頭看了一眼。

畫面一轉,小女孩依舊在桌前寫作業,女人又不知何故,罵罵咧咧對著小女孩的臉就是左右開弓,扇的餐桌都移了位。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扇完耳光,這個女人一把抓起小女孩的頭髮將小女孩提起,然後狠狠的摔到了地上。

就像拖地似得,在地上旋轉拉扯著往另一端的桌子上撞,似是要把小女孩給摔死磕死碰死。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然後呢?

全程就像個被撕扯的布娃娃一樣沒有任何反抗舉動的小女孩,默默的爬起來,坐回了凳子上,準備繼續寫作業。

屁股沒坐穩,又被女人一掌掀翻在地,女孩整個仰面摔倒在地。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那種紅色的塑料凳,直接就往小女孩背上招呼,乾脆又利落。

成年人是否受得住還另說,何況那只是一個才讀小學的小姑娘?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工作回來的男人,一進家門,巴掌就狠狠的抽到了小女孩的臉上,長杆子往身上使勁的抽打。

可是小女孩就像是感受不到這些痛一樣:

女人罵她了,她沉默不語;女人抽她巴掌了,她紋絲不動;女人用棍子打她了,她毫無反抗;摔到地上了,爬起來繼續寫作業;頭髮被揪散了,找根皮筋紮起來;不讓她坐著,她就站著寫作業……


不吵不鬧,安安靜靜,毫無波瀾。

是這個小女孩不知道痛嗎?

不是的。

她只是很聰明,早早的就看明白了:

不管自己做什麼,都逃脫不了被暴打的命運,而沉默和不反抗,可能還能換來少一點的拳頭和棍棒。

而哭是最沒用的,它只會讓大人打你更重。

在這樣的家庭裡面,可能就算是你多呼出一口氣,多吃上一粒米,都是他們揚起巴掌操起棍棒的理由。

總之,你的存在,就是給他們發洩捱打的。

你承認錯誤了還是要捱打,不哭就是死性不改,哭了就會被罵你還有臉哭,你躲了會捱打,不躲會罵你蠢貨捱打都不知道躲……


目前公安機關和區婦聯包括美團都已經介入調查:

女人陳某文、男人劉某華對於毆打女童的事實供認不諱,經過法醫檢查,女童體表未見明顯傷痕。

我相信,在那些上門調查的工作人員詢問起打女兒的理由的時候,他們一定會面帶愧疚,十分悔恨的對大家說:

我工作這麼辛苦,壓力又大,難免脾氣不好,累死累活的小孩子又不聽話老是惹我生氣,我們做大人的養活這個家容易嗎?我們也不想打孩子的。


能輕易對弱者施暴的人,藉口找的比誰都滿,但認起慫來也是一頂一的快。

對了,旁邊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小男孩,你們猜他最後怎樣了?

也捱打嗎?替小女孩抱不平嗎?事後安慰小女孩嗎?

不是的,都錯了。

小男孩在日復一日的暴力薰陶中,也學會了將自己的巴掌抽到小女孩的臉上,動作和當時的女人,一模一樣。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暴力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傳承。

小女孩唯一的一次有動作的反抗,是在男孩扇自己巴掌的時候,她用手擋了,有輕微的反抗。

你看,其實她也知道拒絕的。

你曾被父母打過嗎?為什麼?

一位網友描述了自己幼時捱打的經歷:父親愛喝酒,喝完酒就愛打人。

在他記憶不多的童年裡,他被拖鞋打過,拖鞋從中間斷成了兩截,他被竹條子打過,竹條四分五裂,身上還扎滿了竹刺。

木質的衣架被打斷,大拇指粗的拖把棍子打折成三截。

被父親一巴掌扇出過鼻血,也曾被父親一腳幹翻在地上……

後來有次因為意外受傷住院,做完手術,麻藥的藥效退了之後的一段時間裡身體要承受很大的疼痛。

醫生再三叮囑:“有止痛針還有鎮痛棒,疼了受不住了要說。”

他沒吭聲。

後來醫生拆繃帶換藥的時候,都忍不住說:“你的耐痛性真的挺好的啊。”

這時候,在一旁盯著的父親開口了,他說:“從小捱打挨習慣了咯。”

你看,受過的苦難有一天變成了脫口而出的談資。

有的網友說:

很小的時候,只要是做錯了事情,媽媽就會讓跪著,跪在石頭上,跪在鑰匙串上,跪在粗糙的水泥地上,跪著打、罵,用腳踩膝蓋,指著下體窮盡一切汙言穢語的罵。


還有的網友說:

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年的冬天,晚上準備刷完牙就上床睡覺了,端著漱口杯從媽媽身旁經過,媽媽飛起一腳就將她踹進了旁邊裝滿髒衣服的大水盆裡。

最開始你會驚恐萬分,不知所措,找所有可以躲的角落縮著,不停的掉眼淚,嘴巴大張著乾嚎,求著他們:“我錯了別打了我好痛啊……”

到後來,隨便他們打上幾個小時,用棍棒,用拳腳,管他打的如何費力氣喘吁吁,沒有表情,不哭不鬧也不說話。

等到他們打盡興了,你站起起身,拍拍身上的土,扭頭就走。

捱打也是會習慣的。

而孩子,往往比父母更容易學會善良,學會和解。

在《你是好孩子》裡面,還有另外兩個長期暴力摧殘的小孩子,而日復一日的毒打,讓他們極度自卑。

有善良好心的人問他們:“你媽媽對你這麼不好,你要不要來我家做我家的小孩啊?”

可是他們卻很堅決的說:“不要。”

最後投入到媽媽的懷抱裡,他們知道,不管發生了什麼,那個揚起巴掌的人始終是自己的母親。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而後來彩音學會了討好,學著去試探,自己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媽媽不生氣,自己才能少挨一點打。

不給媽媽添麻煩,也不隨便哭,不做讓媽媽不高興的事情。

但現實生活中,那些童年充斥著暴力和噩夢的人,他們不願意和解,甚至極端厭惡家庭,有些人甚至斷絕了親情維繫。

你要問他們會原諒嗎?

不會的。

他們不想要小孩子,甚至不想結婚。


深圳虐童事件:“爸爸媽媽,我不哭不躲,但是我知道痛”


在臺灣新北市,一名27歲的女人夥同自己的男朋友對自己才7歲的孩子實施暴打,而原因僅僅是孩子不做家務。

但凡稍微有所懈怠就毒打一頓,後來打累了,叫男友用熱水燙,用鋼管抽打,最後,這個7歲的小男孩因為內臟破裂出血,搶救無效而死亡。

生前,這個小男孩曾對自己的老師說:“可以抱抱我嗎?

母嬰回憶錄APP觀點:別因自己的無能而拿自己的孩子出氣,人類一向只敢欺負比自己弱小的生物。任何比你強大的,你動個手試試?多拍點短視頻記錄小孩可愛的一面,等孩子長大了,都不是屬於你的,只是讓你陪這麼一小段時間而已,千萬別錯覺的以為這輩子都是你的。有錯的時候打下教訓下可以體現一下父母的威嚴。父母現在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會在以後償還。不管是毒打還是寵愛,所以能教會孩子的就是自身獨立才是王道,如同社會的立身之本。

母嬰回憶錄-母嬰生活分享記錄短視頻APP

新版本已推出,記錄家長對孩子的愛!

App Store及應用寶等搜索母嬰回憶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