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賬?|商業實踐問答

如何幫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賬?|商業實踐問答

如何幫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賬?|商業實踐問答

導語

當高管有離職創業的想法時,作為董事長,需要引導高管算好人生的根本大賬。什麼是人生的大賬?那就是:既要追求事業的成功,也要實現生命的成長,如此,才能收穫真正的成功,度過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

問:

我們公司的一位高管萌生自己創業的想法已有很長時間,合夥人、資金流等等的條件幾乎都已具備,卻始終沒有邁出辭職的最後一步。讓他心生糾結和懷有顧慮的是:放不下多年以來董事長那如父親一般的看護與關懷。面對這樣的高管,我該怎麼辦?

答:

人這一生,要去算一筆人生大賬,但絕大多數的人,卻很容易去算小賬。什麼叫人生的小賬?就是眼前擺著A、B、C三條路,算算哪條路對我來說個人價值最大,比如物質收益最多、影響力最廣,就決定走哪一條。通常我們都是基於這樣的標準來抉擇人生道路的。

然而,走這樣的路卻不能讓我們成為一個值得他人尊重、信任與託付的人,也無法保證我們的子孫可以繼承這份物質的收益與影響力。我們唯一能夠傳承給子女的,是以自己生命所體驗到的聖賢教誨,而只有走一條利益到許多人的路,我們才能獲得這樣一份有意義的生命體驗。

對每家企業而言,今天這個時代都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在這樣一個如此關鍵的時期,對於高管而言,既然你的董事長對你那麼好,那麼你至少應當助他完成重大的3.0戰略升級,讓你們的企業也走上一條可以利益人心的道路,實現基業長青的發展。如果你真的把董事長看作父親,你一定能聽到他心底的渴望,他渴望有一個人能在大家猶豫、徘徊甚至撤退的時候,站出來獨當一面。

我們要果斷擔負起責任!相比去做一件讓自己受益的事,在擔當的過程中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人們尊重、信任和託付的人,這樣的機會才不能錯過。我們既可以事業有成,也可以展現生命的光輝,這才叫算好了人生的大賬,如此,才能度過富有意義的人生。

如何幫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賬?|商業實踐問答

問:

看到身邊的人,為了名利拼命去幹一些事情,忍不住勸說他們放下名利,但又覺得自己不該打擊他們的渴望和能量。要如何更深一步地看待名與利?

答:

與其說更深一步地看待名利,不如說更完整地領會聖賢思想。在《與黃誠甫書》中,陽明先生講:“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立志道德的人,其實並不否認功名;追求功名的人,也不一定要否認富貴。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不能簡單用名利這樣的概念,去評判身邊的人和事。今天我們建設3.0戰略,將企業做大、做強、做精、做久,也會讓許多人收穫一份名利,但這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名和利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我們既不能貪求,也無需拒絕。

所以,當你身邊的人有機會,願意全力以赴地投入熱情去做一件事時,不要打擊他,不要潑冷水,我們要去支持他,並且特別重要的是,把聖賢的教誨奉獻給他,把我們學習聖賢文化後的生命實踐分享給他,告訴他還可以做的更好、更有價值、更值得讚歎。

陽明先生一生立德、立功、立言,那是一份別人難以比擬的名利,但因為他立足利益民眾,所以這份名利不僅沒有帶來不好的影響,反而讓更多人見證了聖賢的偉大。所以,我們應當關注的重點,不是名利,而是能否走在正確的路上,真正利益更多的人。

如何才能確保自己並且引導別人走在正確的路上?根本還是明心、淨心,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真正地去愛身邊的人。心對了,事上就不會跑偏。

如何幫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賬?|商業實踐問答

問:

作為醫療器械生產商,我們企業主要生產用於治療老年人健康問題的光療理療設備,在市場上已經流通了30年。其價值毋庸置疑,但其市場佔有率和消費者認可度仍然不高。面對市場阻力和同行競爭,該如何突破發展瓶頸,獲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答:

首先我們要反問自己,是否一廂情願地將自己產品的價值放大了。從用戶角度來講,理療儀器包括聲光電熱磁,用戶的選擇範圍不僅限於光療或者其中任何一種理療方式。

老人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痛點在哪裡?我們是否聽得到老人心中無聲的呼喚?真為老人的健康著想,除了一個理療儀器,我們還能為老人帶來什麼?這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事實上,我們會放大自己的價值。就像我們在陳述自己的觀點時,如果被別人打斷,我們就想讓對方停下來,聽我們把話講完,這就是把自己價值放大三倍的表現,這份心理偏見其實是對我們最大的障礙。

一個產品在行業中能存在30年,一定有它特定的價值,這叫真理的力量。而今天,我們需要展現的是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包括傾聽周圍人兼客戶的聲音。周圍人不僅僅是客戶,更是我們親近的人,他們的話尚且不能進入我們心中,其它人的話我們怎麼可能聽的進去?聽不進他人的話,如何能去利他?這份小我堵在心中,我們就很難利益到他人。

從我們自己來看,家裡老人整體上或許都很健康,但年歲大了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面對別人經常推薦的諸多產品,基本上我們很少用,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找到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如果真有這樣一個產品,能對症解決老年人的問題,我們何樂而不為?我們需要這個產品,但我們不知道誰值得我們信任。不在於這件東西買回家中,我們花了多少錢,而在於它是否能解決問題,或者它與實際呈現的最終效果是否一致。將這項設備搬回去,如果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不僅佔地方,擺放都是個問題,僅僅由於這個,顧客都可能再產生不同的想法和說法。

產品在市場上已經走過30年,未來想要走的更遠,需要展現的是人格的力量。唯有展現人格的力量,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展現人格的力量,要求我們講肺腑之言,要恭敬地尊敬客戶和消費者,傾聽他們的聲音。聽得到客戶與消費者的聲音,以肺腑之言直接抵達他們,讓客戶知道我們做的究竟是什麼。

保健品、保健器材,之所以在過去多年普遍遇到一些瓶頸,就是由於在過去的若干年間,大家共同形成了這樣一個氛圍,就是消費者不知道可以信任誰。越是信任缺失的地方,也是3.0機會最多的地方。所以今天,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真的能站出來,以人格的力量脫穎而出。

所謂人格的力量,就是要將小我放下,以一顆空靈、謙卑、至誠、質樸、恭敬的心,面對消費者和周邊的人。與此同時,建設我們的心靈品質。心靈品質不斷提升的時候,就能聽到大家的聲音,聽懂身邊人、客戶、消費者的話外音。話外音就叫是無聲的呼喚,這才是真正的突破瓶頸。

如何幫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賬?|商業實踐問答

問:

我們的互聯網產品,用戶增長速度非常緩慢,用戶反饋也很不理想,活躍程度非常之低。在這樣一個瓶頸之下,應如何做到無我利他,把客戶裝在心裡?

答:

如果我們想把客戶裝在心裡,首先要願意把客戶裝在心裡,其次要能夠把客戶裝在心裡。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才算真正地把客戶裝在心裡。

第一方面,願意把客戶裝在心裡。我們需要通過明心的功夫來明白人生的價值和戰略是什麼,如何才能度過美好的人生,如何把企業變成一個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平臺。真正明心後,我們才願意把客戶裝在心裡。否則,我們惦記的只是客戶的錢口袋,並非客戶本人。

第二方面,能夠把客戶裝在心裡。我們確實願意把客戶裝在心裡,可是,如果沒有足夠寬廣的心胸,我們怎麼能把別人裝在心裡呢?

有一位演員曾經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他說:“我可以扮演很多很偉大的人物,他們的言談舉止大體上我都能做到惟妙惟肖。可是,我總也演不出他們的眼神。”別人問他:“這些偉大的人物心中都裝著數千萬乃至數億的人民,請問你心裡裝著多少人?”他說:“我心裡只裝著我們一家三口再加上導演,總共四個人。”

心中裝著四個人和心裡裝著無數人的眼神,怎麼會一樣呢?

所以,我們要淨化自己的心靈,要做反省。反省意味著我們可以把心中的瓶子蓋打開,把瓶中苦水倒出去。此時,聖賢的雨露才可能進來,我們對於他人、對於客戶的愛和承諾才會更真實而誠懇。對他人的胸懷和仁愛等都是需要建設的,唯有建設自己,才能真正地把客戶裝在心裡。

當我們願意把客戶裝在心裡,並能夠把客戶裝在心裡的時候,再來規劃戰略方案,自然而然就是3.0方案。如果,我們沒有做明心和淨心的功夫來建設自己的心靈,此時做出來的3.0方案,難免形似而神非,沒有力量。因為這個方案沒有和我們內心生命的源泉鏈接起來,所以它僅僅是一張紙。

換一句話講,自己心中沒有力量,那麼,做出的3.0戰略方案僅僅是一張紙而已。所以,歸根到底就是要建設自己。

如何幫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賬?|商業實踐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