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楊凝式

(873-954年),字景度,號虛白,陝西華陰人,居洛陽。

生於唐懿宗鹹通十四年,卒於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享年八十二歲。唐昭宗時進士,官秘書郎,後歷仕後梁、唐、晉、漢、週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稱“楊少師”。楊凝式在書法歷史上歷來被視為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

傳世作品主要有《座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踐》、《神仙起居法》、《夏熱帖》,這幾件都是墨跡。楊凝式的傳世作品,雖然字體、佈局、章法有很多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便是不拘一格、性情所至。

觀其作品,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似乎都在不經意間自然而然地發生,他對作品空間的秩序美感有著極強的領悟,並對作品的書寫有著積極的投入。作品雖然較少,但其酣暢淋漓的氣息一直深深地影響著筆者的書法審美,在臨習楊凝式書法作品的過程中,常常感嘆於其天真爛漫的書寫狀態和不拘一格的章法佈局,情不自禁為之所動,故臨習時用功尤勤。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韭花帖》

對於《韭花帖》的“瀟散有致”,前人早有論述。楊凝式師‘‘歐、顏,但此帖似乎不為唐人所限,而有魏、晉之相。李瑞清就說過:“此書筆筆斂鋒入紙,《蘭亭》法也。”《韭花帖》體勢緊結,仏一‘多欹側’;雖字字分離,但氣息相通。從具體字例來看,

有的字重心偏上,如第一行的“興”;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有的偏下,如第二行的“簡”;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有的偏左,如第一行的“輞”;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有的偏右,如第二行的“翰”。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每個字外在感覺平穩,實則內含律動,故而形成一種動勢。全篇又以“寢”、“秋”、“實”等字的疏密呼應來構成蕩氣迴腸之感,讓人回味無窮。看《韭花帖》的疏朗,不禁聯想到鍾繇的《賀捷表》,這顯然不同於唐人的書風,這是楊凝式個性的張揚還是對先人的繼承?不得而知,也許是楊凝式自身對審美有著特別的感悟吧。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盧鴻草堂十志圖踐》

行書寫成這般茂密的,在楊凝式之前並不多見。可以看出,這是一篇隨性之作,為了寫成這段題踐,之前並沒有過多地考慮謀篇佈局,這樣反而有一種輕鬆之態,隨手拈來,於無意中寫有意,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讓人感覺不突兀,因為氣息流暢,隨心而動。

其實這一點對於一件書法作品的形成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如作品中字形的大小反差、參差錯落,在整篇作品中都顯得相當自然。“覽”、“書”、“家”、“盧”、“然”、“鴻”、“制”、“引”、“嵩”、“開”、“諫”、“議”等,寫得很大,而“中”、“君”、“山”、“大”、“不”、“比”“也”、“七月十八日”等,寫得很小。再如,字的粗細、重心等方面的變化處理,使整幅作品達到一種“無意於佳乃佳”的境界。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神仙起居法》

神仙起居法》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直下直落,有痛快淋滴之感。草書中時時夾雜些行書,後人稱其為“雨夾雪”,米稱其“天真縱逸”、“類魯公《爭難帖》”,《神仙起居法》具有與《爭座位帖》相似的纖厚實賊條,而且用筆兼具流轉酣暢之勢。

此帖與《韭花帖》的瀟散、《盧鴻草針志圖跋》的茂密都有不同,用筆速度相對快捷了許多,行距分明,前四行行線較直,從第五行起有波動之感;字形拉長,如第四行“行”字有一縱千里之痛快;線條流動,字勢連接,偶見扭轉,如第二行“處”、第六行“成”、最後一行“師”等。楊守敬《學書邇言》稱:“脫胎懷素,雖極縱橫,而不傷雅道。”

觀此書,其狂不及《自敘帖》,淡雅不如《小草千字文》,但似乎兩者兼而有之,這樣一種錯覺可能就是楊凝式具有的會“造勢”的本領,也就是說,作品的氣勢貫通並非一定要點畫的牽絲連帶才能實現,這種本領其實我們在《韭花帖》與《盧鴻草堂十志圖踐》已經有所體會。

包世臣還提出楊凝式草書具有八分遺意:法會“洛陽草書通分勢”他這樣評價是因為楊;書線條凝練。而《神仙起居法》用筆的嚴實與、乾:、絞鋒,與《平復帖》倒有幾分相似。中唐以來張旭、顏真卿的“屋漏痕”“錐畫沙”等對線條的實踐與認識,影響著楊凝式的審美,他能從顏氏學得氣度應不是難事。


一口氣讀懂楊凝式(臨帖要抓特點!)


《夏熱帖》

夏熱帖》已經殘破,無法辨析原來面目,但從殘存的字跡來看,仍然能夠感覺到顏真卿對他的影響。不過在顏字的基礎上加了些折筆,如“夏”、“履”、“蜜”、“水”、“致”、“席”等字。楊凝式在使轉中加入頓筆,增加了線條的力量感,也彰顯了自己的個性書風。

另外還有一明顯特徵就是前半段比較理性,後半段則多率意,筆勢飛動,渾然一體。帖中不僅字形寬、長、扁、方各具姿態,而且厚重而又靈動、左右欹側、縱橫跌宕、上下呼應等等審美法則都運用得爐火純青,看似狂縱、不拘一格,實則都在情理之中。

是楊凝式不同於別人的地方,也是他獨有的書法面貌,這與他佯狂的個性應該是有一定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