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習一字,可致鴻儒(8)——風

說到風,大家會想到什麼?

是讓人聞之色變的颱風?

是喚醒世間萬物的春風?

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翩翩世公子?

是青春的記憶中那個如風一樣的少年?

還是如無意穿堂風的她,偏偏引起你心中的山洪?

還是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

···········

風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

它在不同的語句裡面,往往不是同一樣東西

但是具體到字,又可以很形象

所以我們今天來介紹一下這個“風”字

篆書

日習一字,可致鴻儒(8)——風

隸書

日習一字,可致鴻儒(8)——風

草書

日習一字,可致鴻儒(8)——風

楷書

日習一字,可致鴻儒(8)——風

行書

日習一字,可致鴻儒(8)——風

接下來送上分析

日習一字,可致鴻儒(8)——風

我們從宏觀到微觀,先看藍色輔助線

大家在寫風字兩邊的筆畫的時候

注意一定要向內收

想象一下少女的身材

不夠形象的話看一下這個符號

​“)(”

還有看下面的水平線

大家要注意左邊、中間和右邊的落點分別在哪裡

接下來看一下中間黃色的圓圈

這表明了風字中間的部分和上面橫畫的距離是比較寬的,表明了一種虛實的關係

最後的紅色的輔助線

表明毛筆的行進方向

大家看第一筆,它不是我們平時所寫的一撇

而是在寫到下面的時候有一個向下行筆然後再往回收的動作

在寫橫斜鉤的時候,橫一定要斜

到寫鉤之前毛筆有一個向上走的動作

然後再按下去,再行筆

接下來是行書

日習一字,可致鴻儒(8)——風

以王羲之《蘭亭序》為例

行書比較講究筆勢,講究“筆斷意連”

大家看風字第一筆最後是向上鉤的

跟第二筆橫的起筆是正好可以連在一起的

所以大家在寫行書的時候千萬不要刻意

而是先要理解筆畫之間的聯繫

裡面部分毛筆的行進方法也給大家標出來了

這個類似於“人”字的部分其實是一筆寫成的

毛筆行走到下面之後收筆

在收筆的過程中再順勢向右點出,一氣呵成

今天要講的字就是這個

大舊子希望大家可以練好這個很酷的字

腹有詩書氣自華

或許在你寫書法的時候

你也是別人眼中的翩翩世公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