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oda Stream打敗可口可樂的案例,看商業模式創新!

以Soda Stream打敗可口可樂為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商業模式的創新,實戰亮點的突破操作。

從Soda Stream打敗可口可樂的案例,看商業模式創新!

可口可樂是美國夢的代表,中國很多飲料大亨都希望能打敗可口可樂。過去好幾年都湧現了許多可樂企業,比如:非常可樂、紛煌可樂等。但最終總體來說沒有一個做得很成功的。然而,在可口可樂本土美國,有一家以色列公司

從Soda Stream打敗可口可樂的案例,看商業模式創新!

把可口可樂打得很難受。

這家企業這樣做:弄來一臺機器,旁邊有個水瓶,還有蘇打粉。當需要做汽水的時候,按一個按鈕,蘇打粉就會和水發生化學反應變成汽水。每個人喝汽水的口味都不一樣,有的喜歡檸檬味,有的喜歡草莓味。這臺機器裡還有濃縮液,能夠根據你的需求個性化定製,調成不同的味道。這家公司做得很成功,後來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

這企業一上市就搶了可口可樂不少份額,可口可樂已經開始關注它了。後來這家企業還做了一個廣告,在一面牆上放了許多瓶瓶罐罐,而在另一面則放著它一臺機器。廣告詞寫著:一個家庭5年時間,需要消耗1萬多個瓶瓶罐罐。如果是個環保人士,看著這則廣告就會想要買臺機器取代瓶子,而不是消耗那麼多瓶瓶罐罐汙染環境。

後來可口可樂開始研究這則廣告,試圖找些疏漏。最終可口可樂的人發現,廣告上把可口可樂的商標露了出來,這就構成了侵權,屬於不正當競爭。於是可口可樂就起訴這家企業,結果這家企業竟然還股票大漲。

這是因為小企業原本是在小範圍出名,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公司一起訴,就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後來大家試用了產品,覺得還不錯,就更加出名了。可口可樂只好不起訴了,改成私下收購,然而這家企業不接受收購。這個消息一經傳出,企業的名氣更大了,股票又是大漲。

這個飲料企業相對於可口可樂創新的商業模式,成功在哪裡?

1、中國各種飲料(如:涼茶)都做得不錯,但是唯獨可樂做不起來。這是因為中國做的可樂在與可口可樂競爭時,使用的都是一樣的商業模式。

一樣的商業模式,意味著接觸的都是同樣的利益相關方。當你還是小企業,用大公司最熟悉、最擅長的套路來競爭是很難贏的。

2、以色列公司Soda Stream用的是與可口可樂不一樣的商業模式。當它賣了它的機器後,它還能夠持續賣蘇打粉、濃縮液等耗材。

當它的商業模式不一樣,意味著接觸的利益相關方都與可口可樂不同。原先可口可樂在電視上、渠道上所積累的優勢,面對這家小企業,優勢也就不存在了。

因為可口可樂的優勢是基於自己的商業模式所形成的。當兩者商業模式不一樣時,優勢就無效化了。這也是通過商業模式設計可以達到的效果。

3、這種商業模式在可樂這個行業,稱得上創新,但是放寬到整個商業範圍,這種技術在咖啡行業比比皆是。這就是種跨界打擊,把其它行業做得非常好的方式應用到本行業。

所以,在研究商業模式時,不妨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借鑑其它行業,多嘗試跨界,將競爭對手優勢無效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