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大家好,这里是大嘴道历史。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祭孔大典

9月28日,在山东曲阜孔庙进行的祭孔大典,参加祭孔的人数超过2万人。同一天,在北京、浙江衢州、长沙、重庆、福州、柳州、贵阳、哈尔滨、乌鲁木齐,以及台湾等地的孔庙里,祭孔典礼同时进行。祭孔人数十几万人。

也是在这一天,在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以及欧洲、美洲等国家的孔庙里,祭孔典礼也在隆重举行,祭孔人数无法计算。

据统计,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孔庙已经超过3000座,每年的孔子诞辰日,也就是9月28日,形式各样的祭孔典礼,在世界各地的3000多座孔庙中同时举行。这一天成为全世界追思孔子,祭奠先师的节日。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文宣王建庙

祭孔,始于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并且每年祭祀,这是祭孔的开始。

随着孔子思想影响力的提升,祭孔的规模和级别不断扩大。从春秋时代的诸侯祭,上升到汉代的国祭,最后发展到明清时代的国之大典。

2000多年间祭孔的仪式发生了什么演变?皇帝祭孔又是怎样的盛况呢?孔府里的档案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康熙六年(1667年)。孔子66代嫡孙,衍圣公孔兴燮因病去世,时年32岁。他的长子11岁的孔毓圻袭封衍圣公。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康熙

按照惯例,新袭封的衍圣公要先进京觐见皇上。孔毓圻在中南海的瀛台拜见了13岁的康熙皇帝。《阙里志》记载,孔毓圻虽然小小年纪,但是礼度如成人,答对自如,非常称康熙的心意,康熙很喜欢这个同龄的少年。

第二年,康熙到北京孔庙祭祀孔子点名要孔毓圻陪同祭祀。上朝完毕,康熙拉着孔毓圻,一起在御道上行走,让文武百官艳羡不已。

康熙不仅喜欢孔毓圻,还喜欢儒家的经典著作。在他17岁那年,他下谕礼部,为他举办专门讲习四书五经的经筵,开始了对儒家经典系统的研究。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经筵的学习,即使在三藩战争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他仍然命令每日进讲如常。

康熙深知在马上得天下的满洲贵族,不可能再在马上治理天下。不钻研传统的儒家思想,就不能有效的治理以汉人为国基的天下。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北京孔庙

在众多孔庙中,只有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是国庙。曲阜孔庙,由中央政府委派衍圣公来管理,并由国家出资维修。北京孔庙,也由朝廷命官来管理。祭祀人员是皇帝本人或政府主要官员。每年的仲春和仲秋上旬丁日,也就是农历二月、八月上旬的丁日,皇帝率文武百官亲临北京孔庙,进行盛大的祭孔大典。同时全国各地的孔庙也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孔仪式。

为了表达对先师孔子的崇敬,历代皇帝除了在京城祭拜孔子外,还要到孔子的诞生地曲阜孔庙祭祀孔子。

历史上曾有11位皇帝到曲阜祭孔。康熙就是其中的一位。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康熙祭孔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11月17日,康熙皇帝巡幸江南归来,带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到达曲阜,进行了全国瞩目的祭孔大典。

11月17日,康熙銮驾浩浩荡荡到达曲阜。衍圣公孔毓圻,率领孔、颜、曾、孟、仲五氏后裔,以及曲阜官绅到县界接驾。康熙把行宫帐篷扎在曲阜城南,在行宫坐定以后,太常寺官员向皇帝汇报:“拟定的祭孔仪式将沿用明代的两跪六叩头,不用乐舞。”

康熙皇帝不允许,说:“尊祀先师,应该行三跪九叩大礼,必须有乐舞!”三跪九叩礼是清朝时期最高的礼仪。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康熙祭孔

11月18日清晨5时,康熙穿龙袍补服,乘舆到孔庙,到奎文阁下辇。在东宿斋稍事休息,即在赞引官、对引官的引导下,步入大成门,由甬道中走向大成殿。

清朝统一全国以后,第一次最引人瞩目的祭孔大礼,正式开始了。

在大成殿外陪祭的官员、衍圣公孔毓圻及孔、颜、曾、孟、仲五氏后裔,早已按照各自的位置站立恭候,礼生、乐舞生也都面向大成殿各就各位。康熙进入大成殿,在赞引官的引领下,在拜褥前站立。

据孔尚任编写的《阙里志》记载,对于此次康熙到曲阜孔庙祭孔的礼仪程序,清廷的九卿、詹事、科道、太常寺官员,曾进行过多次会议讨论,最后决定,按照曲阜孔庙的释奠大礼致祭。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祭品

曲阜孔庙的释奠大礼,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六道仪序。祭品是太牢,即牛、猪、羊三牲,以及装盛在登、鉶、簠、簋、笾、豆中的羹、饭粮、菜、鱼、肉等27种。

祭孔乐章真正形成于隋代,当时的太常寺官员,依据汉族传统鼓乐,创制了一个庞大的宫廷雅乐系列,其中就包括了祭祀先师孔子的乐章。祭孔乐章的歌词部分,继承了周代以来传统雅颂歌诗的表现形式。每个乐章,由五对四言诗词组成,歌颂孔子的丰功伟绩,抒发缅怀追思之情。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奏乐

在隋代祭孔乐章的基础上,后来历代都有改进,到明代制定了一套全国通用的孔庙乐章,定名为大成乐章。

乐用金、石、丝、竹、匏、革、土、木八音乐器。奠定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等仪序,及六章六周的基本音乐架构格式。

康熙曲阜孔庙祭祀所用的是明代晚期的祭孔乐章。这套祭孔乐章与现在的祭孔乐章,在音乐和歌词方面已有很大的不同。

祭孔大典,令康熙皇帝都隆重对待,意义有多大

孔子像

当天,康熙移驾兖州,轰动一时的康熙曲阜祭孔圆满结束。

感谢观看,这里是大嘴道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