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引恨,司馬懿奸笑,蜀軍北伐中第一次大捷卻不能乘勝追擊!

三國時候曾有人言: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得一人可得天下。其排名第一的臥龍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未出隆中已三分天下,在後來征戰中諸葛亮的表現更是搶眼,頻頻為劉備獻奇計,為蜀漢的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說諸葛亮在當時的三國是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但這麼厲害的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像傳言中說的那樣取得天下呢?又是什麼原因讓諸葛亮飲恨,司馬懿奸笑,蜀漢大軍雖然大勝卻不得不班師回朝呢?

諸葛亮引恨,司馬懿奸笑,蜀軍北伐中第一次大捷卻不能乘勝追擊!

這還要從蜀國的內部原因說起,劉備雖用手段佔領了漢中,但漢中的居民卻早被曹操趕到了關中,所以劉備是隻拿到了地並沒有得到蜀中的勞動力。雖然說佔領土地在當時的戰爭中很重要,但是因為三國連年的混戰,人口卻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的標準。

人口稀少更是直接導致了漢中糧食的欠收,諸葛亮北伐的補給多數需要從成都遠調,其北伐的艱難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雖然諸葛亮最後採取了軍墾屯糧的辦法改善了這一問題,但蜀國的氣數實在是盡了,諸葛亮將星隕落五丈原後,蜀國也沒幾年就滅亡了。

諸葛亮引恨,司馬懿奸笑,蜀軍北伐中第一次大捷卻不能乘勝追擊!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這個現象最為明顯。二次北伐時諸葛亮曾大破魏軍,這也是蜀漢北伐中少的幾次較大的勝利,可就是因為糧食的原因,諸葛亮不得不放棄乘勝追擊的機會,最後飲恨班師回朝。

諸葛亮引恨,司馬懿奸笑,蜀軍北伐中第一次大捷卻不能乘勝追擊!

蜀漢當時人口只有400萬左右,但部隊卻有20萬眾以上,而且這些士兵又都是職業兵,只參與戰鬥,不參與生產,所以蜀國的糧食產量根本就不夠支持諸葛亮的連年北伐。隨著北伐次數的增多,蜀國的許多青壯年勞動力戰死沙場,再加上原來在蜀國耕種的老弱婦孺更加年邁虛弱,蜀國的國力是一年不如一年。

諸葛亮引恨,司馬懿奸笑,蜀軍北伐中第一次大捷卻不能乘勝追擊!

諸葛亮的死對頭司馬懿就曾看準蜀漢這點,在北伐戰爭中他曾數次在蜀軍的糧草方面做文章,經常搞得蜀軍是狼狽不堪。蜀軍甚至在大勝的情況下,也是因為缺少糧草的原因,而沒法對魏軍乘勝追擊。司馬懿就是看準諸葛亮沒有糧草,所以耍盡陰招,雖然說諸葛亮大智近妖,可他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幾次痛失勝利的良機。

可嘆一代風流人物諸葛亮最後悲憤而死,反而讓司馬懿這個奸詐的小人奪取了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