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土家族老人將紅糖熬成藝術品


1月8日,重慶市雲陽縣人和街道民權村5社,一家鄉村土法熬糖作坊內熱氣騰騰,隨著工匠師傅們陣陣手忙腳亂的熬製,塊塊“趕年紅糖”順利出鍋,香飄四溢、年韻悠悠。 以甘蔗壓榨汁為原料,土鍋土灶熬製紅糖是大巴山地區土家族人一種綿延上千年的文化習俗,寓意“團圓的日子,火紅的生活”,所生產出來的紅糖醇香味美、溫補生津,具有代代相傳的口碑和特性。這家土法熬糖作坊,其歷史沿革已有200餘年。饒國君攝

1-2、這是村民們在挑選甘蔗,送往加工點壓榨汁液。三峽谷地和巴山溝壑的沼澤地、溪河邊盛產優質甘蔗,豐富的原材料孕育出了“土法熬糖”。

3這是壓榨的原汁液通過升溫、過濾、去沫、提純等環節,為加工出上品紅糖提取原料。

4-8、這是熬糖師傅在滾燙的作坊裡不停地翻烘生產紅糖。目前,掌握這項傳統工藝的人員基本都是村裡五十至七十歲的老人。

4-8、這是熬糖師傅在滾燙的作坊裡不停地翻烘生產紅糖。目前,掌握這項傳統工藝的人員基本都是村裡五十至七十歲的老人。

4-8、這是熬糖師傅在滾燙的作坊裡不停地翻烘生產紅糖。目前,掌握這項傳統工藝的人員基本都是村裡五十至七十歲的老人。

4-8、這是熬糖師傅在滾燙的作坊裡不停地翻烘生產紅糖。目前,掌握這項傳統工藝的人員基本都是村裡五十至七十歲的老人。

4-8、這是熬糖師傅在滾燙的作坊裡不停地翻烘生產紅糖。目前,掌握這項傳統工藝的人員基本都是村裡五十至七十歲的老人。

9-14、這是熬製好的紅糖起鍋後,按照不同的市場需求和顧客喜好,分裝成不同的規格、形狀和大小,冷卻後便打包上市。

9-14、這是熬製好的紅糖起鍋後,按照不同的市場需求和顧客喜好,分裝成不同的規格、形狀和大小,冷卻後便打包上市。

9-14、這是熬製好的紅糖起鍋後,按照不同的市場需求和顧客喜好,分裝成不同的規格、形狀和大小,冷卻後便打包上市。

9-14、這是熬製好的紅糖起鍋後,按照不同的市場需求和顧客喜好,分裝成不同的規格、形狀和大小,冷卻後便打包上市。

9-14、這是熬製好的紅糖起鍋後,按照不同的市場需求和顧客喜好,分裝成不同的規格、形狀和大小,冷卻後便打包上市。

9-14、這是熬製好的紅糖起鍋後,按照不同的市場需求和顧客喜好,分裝成不同的規格、形狀和大小,冷卻後便打包上市。

15、這是具有喜慶特色土陶罐裝紅糖,據說這種紅糖過去還屬於土家姑娘出嫁必帶的孃家“定型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