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十二月七日,节气大雪。

冬季里的第三个节气,仲冬时节由此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义: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天气愈加寒冷,比起小雪,此时降雪的可能更大了些。

盛雪可待。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一候鹖鴠不鸣:大雪之日鹖鴠不鸣,鹖鴠是寒号虫,求旦之鸟。大雪时节因感阴至极而不鸣。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二候虎始交:后五日虎始交,阴气到达极致便有微阳生,老虎感知到微弱的阳气,开始交配了。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三候荔挺出:之后荔挺出,荔挺外观似蒲而小,大约应是笤帚苗。也有说是兰草的一种。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人说天地大寒,才有落地盈尺不可止的好雪。每一年的冬天,总是在期待一场好雪中度过。

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如今更愿意化为“好雪”,在这大寒的天气里,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相遇。

白羽,是雪的名字。

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雪赋》里,这样写到:

“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雪降于世,纯洁净白,梦幻轻灵,却也极易被践踏,污浊为泥。但即便如此,我仍爱它“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的静美。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若是一场大雪飘落,便总是少不了一群人的热闹。

堆雪人,打雪仗,是从小至大都玩不腻的游戏。也是从古到今,都放不下的乐趣。

南宋的一本《武林旧事》,记载下苏杭千年前的大雪盛景:

“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将雪做成艺术品来玩赏,是从前的王室贵戚最钟爱的冬日轶事。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比起雪中玩乐,平民百姓的大雪之夜,是要辛苦一些的。大雪时节白昼更短,夜晚就变得漫长起来。

所以,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妇女们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纺织、刺绣,为清减的冬季补贴家用,往往要工作至深夜不眠。

劳累的身体需要食物的慰藉,于是伴随着“夜作”而生的“夜宵”生活便开始活跃起来。那时人们称为“夜做饭”。

宋朝的夜宵最为热闹,为了慰藉这些夜作之人,各种小吃摊也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是兴隆。这是古时少有的自由时代。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自古诗人歌咏天地。为雪之盛景也没少着墨。

至今看到大雪,便总是第一个想起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

杭州的大雪三日不绝,西湖中已是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这上下一白的绝色里,他看见“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一人,一舟,一炉火就这样不期然偶遇了两个志趣相投的远方“痴客”。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快雪时晴帖

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是乾隆的最爱。如今已是千万人的心头之好了吧。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快雪时晴,应是愉悦至极。

人世间的良辰美景,一定要与知己共赏才算痛快。


大雪节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