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唐詩遠行 去看看黃鶴樓

跟著唐詩遠行 去看看黃鶴樓

黃鶴樓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矗立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整個建築高大威武,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漢族傳統文化的氣質和神韻,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稱。

崔顥是唐開元年間進士,只做過幾次小官。有一天,他來到黃鶴樓下,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被人稱為唐朝七律中的首篇。

唐代史料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三國時期的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失去其軍事價值。隨著江夏城的發展,該樓逐步演變成為觀賞樓。

跟著唐詩遠行 去看看黃鶴樓

黃鶴樓上望長江

關於黃鶴樓的傳說很多,一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一說費文偉登仙駕鶴於此。仙人跨鶴,本屬虛無,詩人卻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復返”,唯余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歲月不再、滄桑變化,寫出了那個時代登黃鶴樓的人們常有的心態,感情真摯。

傳說,多少年後,李白登上黃鶴樓時,被樓上樓下的美景引得詩興大發。正想題詩留念,忽然抬頭看見樓上崔顥的題詩,他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因此擱筆,沒有題詞寫詩,於是現在黃鶴樓旁就有了一座擱筆亭。

跟著唐詩遠行 去看看黃鶴樓

擱筆亭

由於歷代戰亂破壞,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10次,現在我們看到的黃鶴樓於1985年落成。

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已闢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附屬建築。

走進黃鶴樓,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畫上飛來一隻仙鶴,駝著一位吹長笛的老神仙。四周空間,陳列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影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複製品。

登上頂層,舉目四望:波濤滾滾的長江橫在黃鶴樓前,江面上輪船緩緩駛過,不時傳來嗚嗚的汽笛聲。長江大橋像一條巨龍橫亙江水之上,橋面上行駛的汽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長江對岸是龜山,山頂上的電視塔高聳入雲。

黃鶴樓駕鶴飛昇的傳說流傳千餘年,沒有人站出來說這是荒誕不經的迷信。

跟著唐詩遠行 去看看黃鶴樓

過去的黃鶴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