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大臣張九齡,做起數項改革改善民生,面對奸臣挖苦也面不改色

唐朝是詩歌的國度,尤其進入開元盛世以後詩人輩出,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張九齡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脫穎而出的。張九齡出身官宦世家,少時聰慧能文,被後人稱為“嶺南第一人”。除了在文學詩歌方面的成就,張九齡還是一個頗有遠見、膽識的政治家。唐中宗景龍初年,張九齡考中進士,出任秘書省校書郎、右拾遺、左拾遺等官職。這期間張九齡上書直言,請求唐玄宗重視地方官員的選拔,糾正重內輕外的風氣;尤其強調“不拘一格降人才”,選取賢能的人做官。但張九齡多次上書都石沉大海,心裡不由得沮喪消沉,於是選擇出京回家鄉做事。

開元大臣張九齡,做起數項改革改善民生,面對奸臣挖苦也面不改色

不久,張九齡再返回長安,得到宰相張說的賞識,張說常在外人面前誇讚他的文才享譽古今,無人可出其右。隨之,張九齡在張說的舉薦下前去擔任朝中的中書舍人一職。但好景不長,張說在維護權勢的鬥爭中落敗,被唐玄宗罷免宰相之職,張九齡也跟著受牽連被調往外地為官。開元十九年(731),張九齡受召入京擔任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其才學和風度受到唐玄宗的讚賞。兩年後,唐玄宗詔令張九齡出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之職)。

開元大臣張九齡,做起數項改革改善民生,面對奸臣挖苦也面不改色

張九齡一上任,就針對繁榮昌盛的社會表象下隱伏的種種社會危機,提出以“王道”代替“霸道”的從政之道,主要內容有:保民育人,反對窮兵黷武;省刑罰,薄徭役,扶持農桑生產;革新吏治,從民間選取德才兼備的人出來做官。唐玄宗對張九齡提出的施政綱領很是贊同,並全力支持他實施,唐朝的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社會矛盾也得以緩解。

開元大臣張九齡,做起數項改革改善民生,面對奸臣挖苦也面不改色

但是這樣的“蜜月”期並不長,唐玄宗發現張九齡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開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聽說朔方節度使牛仙客治軍有方,很受軍士們擁戴,就想讓其出任尚書一職。唐玄宗在朝堂上還沒把話說完,張九齡就站出來反對:“不行!大唐自開國以來只有擔任過宰相的人才有資格充任尚書;牛仙客出身低微,讓他充任尚書只會讓國家蒙羞!”唐玄宗眉頭一皺,說:“給他封爵總可以吧?”張九齡寸步不讓,說道:“也不行!爵位只能封賞給有功之臣,牛仙客只是盡守職責,並沒有什麼功勞,只要賞賜他綾羅綢緞就可以了!”

開元大臣張九齡,做起數項改革改善民生,面對奸臣挖苦也面不改色

唐玄宗啞口無言。這時受了牛仙客好處的李林甫站出來挖苦張九齡:“牛仙客就是做尚書、宰相的一塊好料,張九齡書呆子一個,怎能懂得這些。”唐玄宗聽了忍俊不禁,眾朝臣也跟著鬨笑,這才化解了朝堂內令人窒息的氣氛。第二天早朝,唐玄宗又提封牛仙客做尚書的事,張九齡仍舊一臉正色地反對。唐玄宗惱羞成怒,指著張九齡喝道:“難道事事都要由你做主!”張九齡言道:“陛下不曉得我愚昧無知,才讓我坐上宰相的位子,有不妥當之事,我不敢不說。”唐玄宗狠狠地說:“你不就是認為牛仙客出身低微,你說說你的門第有多高貴!”

開元大臣張九齡,做起數項改革改善民生,面對奸臣挖苦也面不改色

張九齡回答:“我不過是嶺南的卑賤小民,不像牛仙客出生在中原大地。可是我為官九年,為朝廷效力,而牛仙客卻大字不識一個,提拔他如何讓天下人心服!”唐玄宗聽不進張九齡的肺腑之言,給牛仙客封了爵位,同時賜食邑300戶。即使張九齡在朝堂上與唐玄宗過不去,唐玄宗事後也不計較,因為他深知張九齡的為人。但此後爆發的太子之爭,卻觸痛了唐玄宗的神經,張九齡與唐玄宗的距離也漸行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