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犀牛創始人透露如何補救“同城貨運”之坑

【億邦動力網訊】7月18日消息,日前,藍犀牛創始人王粟在億邦瘋人會上透露:“真正的同城貨運市場發展有很多的垂類,未來我們會開發一套軟件,讓用戶可以改變整個的從營銷到配送、庫存、末端,我們還要把後端做出來,嵌進去。”

王粟提到:“整個的同城貨運市場的情況,第一點,除了幹線,往後就是物流外賣。中間一段同城貨運市場,主要就是一些大的貨車滿足,一線二線三線800萬輛,北京出租車活躍量600多萬輛,這個比貨運頻次高很多。第二點,80%司機是個體戶,20%司機是公司車輛。第三點,93.5%的車輛是空池,這個是我們看到的背景數字。”

為此,王粟補充道,同城貨運市場需要滿足服務的需求。不僅是用戶的,還有司機的需求。一是海量的優質貨運車輛;二是增值服務。司機的訴求,第一點,一定是喜歡大單子;第二穩定單子;第三及時回款;第四需要約束。藍犀牛把每一年6月7號作為司機節,後續會把每一個月7號做成月裡面的司機日,用來做很大範圍的抽獎,激勵司機活躍。

據瞭解,王粟在2013年率先將同城貨運與互聯網結合,創辦藍犀牛並獲得來自百度、富達等資本的B輪投資。目前,藍犀牛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同城貨運平臺。

藍犀牛創始人透露如何補救“同城貨運”之坑

王粟:

大家下午好。我跟各位一樣也是在探索,創業快三年了,很大一個感觸,每一次創新都是意味著公司需要變化,每一次變化是企業內部要有變化,包括我們看到2014年初、2015年,體驗過很多的服務。看了很久,我也是體驗過閃送、雲鳥以及58,經常看他們的一些事情。

其實行業當中有很多做得好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談到創新的時候,我們要先講什麼呢?我們可以看到2016年初,整個資本市場開始進入寒冬,這對於一個三年的企業,意味著整個模型、規模以及單量要重新被挑戰。我覺得其實我們在座所有人聊物流,聊同城,核心原因是真正的電商是否還在發展?什麼方式更高效?

1995年,如果說沒有很多海歸開始在國內創業,發展電子商務,經過這15年發展,快遞也不可能起來。小件快遞也是優化很多方式去創新,菜鳥整個也是搞起來了,也參與了快遞行業的改造。

所以,我想前面的幾個點先分享一下,我看待整個同城的背景。2016年初、2016年底以及2017年,更多需要的是協同。那麼,不僅僅是我們跟對手,我們是上游下游,我們跟客戶,我們跟司機,都需要協同。

2014年的時候有很大一個坑,剛剛開始起來,一個是用戶,一個是司機,誰保證這個增長點呢?我們先包斷100個司機,希望他可以提供很多定單。這種方式下,很難滿足定單到1萬單或者10萬單,還有服務供給。所有的司機錢已經掙夠了,那個時候在想,到底這個市場應該眾包嗎?還是其他的?我們想眾包好一點。

我們合作一批客戶,做很多很主流的。比如說,當時有很多企業做早餐外賣,百度早餐、餓了麼早餐,做了三個月死掉了。他們摸索外賣業務發展,2015年底,百度騎士、美團騎士都是採取了保底加提成,還是蠻不錯的。

所以,有互聯網方式,所有人都想創新。但是,真正創新的價值是什麼?我也是在摸索,我們在做同城會議市場這個業務,下一步就是左和右做很大的延伸。

同城貨運,新與舊的相處邊界,這個命題很大。新與舊是什麼?邊界是什麼?什麼是相處?好像真的切到了什麼呢?就是看到了新是什麼?當下就是新與舊,當下就在於相處的整個的一個邊界。

整個的同城貨運市場,我們定義一下。第一點,除了幹線,往後就是物流外賣,百度騎士。中間一段同城貨運市場,主要就是一些大的貨車滿足,就是一線二線三線800萬輛,北京出租車活躍量600多萬輛,這個比貨運頻次高很多。第二點,80%司機是個體戶,20%司機是公司車輛。第三點,93.5%的車輛是空池,這個是我們看到的背景數字。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偶發性比較高,因為行使在20%到30%定單佔很大一部分。這些車輛,每天接到1.5單到2單,線下司機的現狀,好在什麼地方呢?今年我們發現大量的司機已經轉到線上,用戶行為已經改變,我們希望會越來越好。這是看到同城貨運市場並沒有高效利用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運營資源還沒有一個公司可以找到很好的方法去壟斷它。第三點,整個行使狀態,不單單因為大量的空池,今天整個城市佈局的貨物流程可以看到,倉、配還有用戶終端都沒有高效優化。

舉一個例子,我們有很多女孩子喜歡逛街,今天的商業業態,越來越集中到網店。街邊店買衣服就是越來越少,隨著定單流、系統流,有一些共性。舉一個例子看一下,在機場、在火車站,有一些相似之處。裡面的品牌很多是在一起,還有化妝品。

真正的同城貨運市場發展有很多的垂類,我們是其中一個垂類。有一種垂類不單單是把醫藥行業打通,而是把整個的KA配送打通,把從倉到系統,到配送,到整個末端打通。所以,行使狀態是什麼呢?未來有很多的垂類來去滿足我們的同城會議市場,而不是我們看到的單單把車搬到線上,把用戶搬到線上,他們提供方案太簡單。這個是訴求。

為什麼要去講訴求?我們如果要給行業提供價值,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我們帶來一個價值沒有滿足用戶期望值,所有人一起談一個夢想,沒有談現實。我們發現整個同城的僱主,可以簡單分為幾大種類:第一種是搬家;第二種是比較的零散批發市場,貿易公司整車直送;第三種,物流員行業比較突出的,同城小貸,提送貨;第四種,就是合作制物流,每天的時間,每天的收貨點比較穩定。

四種形態需要構成我們反思什麼點沒有被滿足。比如說,高效發貨隨時隨叫,省心,是需要做合同制物流很多價格的變化。比如說,安全、過程方便、不反覆詢問貨主目的地,物流公司,很多都是需要什麼呢?線上做一個很好的虛擬概念,這樣就省掉了很多的時間。

後面就是增值。司機的訴求,整個司機行業在北京20萬輛,一線二線三線800萬輛,那麼,這個裡面80%司機是由個體戶完成的,他們的生活狀態更多的時候是有單就接,基本不挑活兒,這個不太現實的。因為在整個同城貨運市場來看這一點不太可能,他們的挑活率還是很高。

第二點,我們在追蹤整個司機留存這個行業遇到跟滴滴一樣的問題,到底我和58還有很多的同行,我們的定單是在幫助行業還是在摧毀行業?滴滴跟優步在幫助整個司機掙到錢還滿足行業還是在摧毀行業?

我們的行業跟滴滴行業,發展都是非常非常地快,都是定期跟蹤司機整個狀態,生意是兼職還是全職?他們說單子太少了,便宜。我們告訴他,你以前太黑了,你太小了。核心是什麼?我們沒有找到一個真正的一個價格槓桿來滿足行業的生態。當然,我們從長遠來看,這個過程必不可少的。摸索當中,明年、後年會越來越好,形成司機池的聲音。這個生態搭建起來了,不可以滿足司機留存,不可能保證服務質量,保證不了服務質量,就不可能保證這個價值。

所以,司機的訴求,第一點,一定是喜歡大單子;第二穩定單子;第三及時回款;第四需要約束。需要給他很多很多的約束,甚至我們在想,今天所有的北京這麼多司機適合所有的群體嗎?上面是我們用戶肖像,這些司機是我們的肖像嗎?是我們目標群體嗎?到底用哪一個方式聯合所有的車廠,什麼方式去聯合所有的定單背後分成體系,用來驅動新的司機肖像?真正從一些跑慣同城貨運市場,跑慣要價的人中踢掉隊伍,下半年我們會去試。如何讓我們滿足司機供給?改造一幫人,不如換一撥新的人。

這是我們的客戶分享,整個PPT不藏私。幫助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為什麼分兩大類?跟58一樣的,主打就是趨勢,後來也是打貿易公司,下半年還有拓展。再往下打就是補貼券,呼啦啦搞了100元券也是很猛。

批發客戶,我們平臺很多外國用,他們拉的貨跟你們很像,追蹤過他們,拉什麼貨?本地消費滿足不了他。這些行業背後都是產生的B2B發展。而且,批發市場這些行業的調貨很多,這一類的訴求其實不單單是這樣,會有一些什麼呢?就是四種需求不一樣的地方。

為什麼幹藍犀牛這個事情?2012年的時候,我們幾個人從易道出來,要幹一點什麼生意呢?我們考慮有很多的方向,賣鋼琴或者搞音樂培訓?當時創業的時候,第一年摸索了很多方式,找不到很好的解決方式。到2013年初,我們發現什麼呢?商場開店、上門教客、把鋼琴跟培訓一起賣、把老師從眾包方式引導做轉化,也是很好的事情。

整個北京,最早就是在天貓、京東,亞馬遜是排第一位的。後來賣很多的數碼鋼琴,不好運。因為在線上賣完以後,需要運到全國裡面去,數碼鋼琴我們利潤就是500塊,我們不掙錢。我們送一個琴,室內就是要200塊。那個時候發現,我們幾個人從早上送到晚上,還要搬上樓,還要把琴裝好。是不是像我們一樣的客戶很多呢?有很多阿里朋友,轉型做電商也是有很多。他發現整個的城市裡面貨運,包括送貨都是需要找老王老李送貨,重點客戶還是要送一包煙。真正司機在哪裡?司機全部是在批發市場,在貿易公司。他們的高價格要求來自於什麼?需要從濰坊趕過來,服務這一單沒有時間等待第二單。

所以,我們就覺得整個同城貨運市場,不知道什麼方式改變它,但是應該有機會。

我們把它定義為三個環,一是海量的優質貨運車輛;二是增值服務,我們是在2013年10月份成立的,2014年上線。現在是覆蓋了北上廣深等12個城市,累計用過車的75萬左右。

整個產品的模式很簡單,今天我們整個產品業態的方式,可以想象到什麼呢?下半年馬上就是會變,我們下半年整個的方向是會往上下游做很多延展。物流行業裡面出現兩大種方向創新。所以,都是嘗試,到底下半年哪一種方式優化產品模型,做更多的用戶價值。

當下的像我們一樣的互聯網公司很大的問題是什麼?供給端管控,任何服務的要求來自於對供給側管控的質量,如果你對後端供給側管控不可以很牢固,我們談不上任何的服務質量。那麼右端,我們價值是什麼?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方式確實是在一年一天一月的變化,我們一個AP下單以後,最快4秒有司機響應。75%定單都是4秒到6秒被司機搶掉了。很大一部分單子都是10分鐘以內開過來了。第三塊兒,運費比整個的用戶比之前便宜30%左右,這個是可以看到的。而且,我會定期下市場,去批發市場跟用戶溝通,很多用戶讓老司機去用了,來一趟,拉一趟活兒。這個方式改變整個行業價值了,這個是好的地方,但是也是有不好的地方,需要調研的地方。

這個是我們產品頁面,這個裡面有一個搬家,我們APP可以下下來,左邊是貨運,右面是搬家,為什麼要加搬家,是因為這樣的。我們在整個的用戶分析過程當中發現,很多用戶就是小白領,學生,需要很簡單地去搬家,這樣可以滿足他。整個同城貨運市場有很大核心頑疾,搬運,很多細節沒有辦法進行標準化定價,一定會有扯皮。所以,我們整個在當時嘗試的時候是什麼呢?就是把小型搬家做成一個標準化產品,這個服務不錯,大家可以用一下。不是像兄弟搬家一樣的服務,就是需要你一個很小的包裹可以幫下的情況下,把這個東西打包好,上樓加10塊錢,沒有任何的議價的問題。所以,這一塊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這是推送頁面,司機搶單頁面,評價頁面。

這一頁如何把握司機的可能性,才有可能把握城配命運。

我們需要什麼呢?到公司來,需要的是考試,需要的是交押金,才可以接單,接單以後,可以做什麼呢?整個定單的更總,會不會投訴你?這種方式是前面第一步,後面沒有分成,我們找到願意跟公司一起走的,願意託著平臺多拿多跑的司機,變成我們的金牌司機,保證整個司機分成,達到一些真正的核心驅動司機群體。金牌司機佔到司機的22%。最後一個,我們需要定期培訓。下半年也是會嘗試,用這個方式去聯合。

左面這個圖可以看到,這個是金牌司機,整個的金牌司機需要有一個很詳細的考核體系,他每一週需要活躍多少次,有什麼服務的要求?都會有12345列下來,可以滿足整個司機的服務體驗。為什麼搞這個呢?談到運營裡面就是用戶運營,司機也是用戶。一定可以通過用戶運營,媒體運營,滿足司機的黏性。我們真正靠他的目的,不是讓他看我們APP。我們需要未來把他跟我們的藍犀牛APP真正的捆綁在一起,所有的司機裝一個搖搖好了,不是裝一個藍犀牛的APP,這個是未來做的事情。還會做什麼呢?我們通過它的方式,讓它跟司機互動。我們需要一個人當我們代言人,把它包裹成一個靈活的人。這個人靈活到了什麼呢?培訓的時候說,看一次搖搖吧。洛伊,我們就把這個事情做的越來越深。

司機節,這個點不錯的。我們想到一個點,把每一年6月7號就是司機節,我們今年辦的很失敗,第一次幹。後續就是把每一個月7號做成月裡面的司機日,用來做很大範圍的抽獎,激勵司機活躍。這種運營方式的玩兒法,都是以前試過不錯的點,對於司機的煥活都是很不錯的方式。

這個是金牌司機。讓司機可以服務好,都是想很多的辦法,找到一幫跟藍犀牛一起走的司機,把這個做好的問題。

我覺得第四塊講的是什麼呢?就是服務滿足性的問題。同城會議市場,你們想拉一個貨,想送一個貨,快遞大一點的,是需要叫一輛這個,按照很便宜的價格把貨運走,這個裡面有很多經銷商,物流公司需要這個服務。但是,這樣的服務是冰山一角。是分四個場景,第一個搬家;第二整車;第三是物流公司做的這個方式;第四,同城貨運物流。不管哪一種方式做,都是需要一個司機池子,因為四種方式都是面臨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服務質量。這種服務質量會想一些辦法搞盡掉,這種方式拆分掉什麼呢?

司機需要一個數量。真正的平臺就我們買東西一樣的,不管什麼平臺,SKU不夠就是不可以。所以,我們認為整個的服務的電商就是一個商品上面的延續,需要大量海量司機。我們可以減少整個司機的一個費用的成本。第三點,就是活躍度,司機打開APP,是需要保持一個高密度活躍滿足用戶的體驗。所以,三種方式,我們不單單會通過我們的開發和運營,我們通過技術去改變這個行業很多的核心點,不單單是營銷和跟蹤用戶留存,還需要跟蹤整個的貨到底每天哪一撥人運,從哪裡到哪裡,有沒有可能基於大數據,定單流程,網上切到網站。

我們開發一套軟件,這個軟件讓用戶可以改變整個的從營銷到配送,到庫存,到末端,我們把後端做出來,嵌進去。物流行業裡面有幾個不錯的。OTMS,都是通過物流末端軟件支持,形成定單的一個海量分佈。這一塊是什麼呢?最終在上游去切,去切除倉庫,什麼車型好?可以喊來11種車型。很多種車型,我們通過整個的數據分析,未來定義出來,如何讓倉庫位置合理?用什麼倉合理?不用分倉了。我們需要把整個司機分佈好一些,讓所有的司機的位置,整個車型標準化,不要浪費。第三塊,基於整個服務做12345細節事情,讓司機服務質量上去。

還有就是運力平衡體系,有一個定單平臺,可以讓實時可以報警,知道哪一個區域,把整個後臺分成很多很多的空格,我們國內很多價格計算按點算,香港是按塊算。我們如何跟蹤運力滿足,跟蹤按塊背後定單增長,用來報警,告訴這個區域車不夠了,告訴這個區域用戶度越來越活躍了。這個是背後面供需滿足系統。

這個是後臺,這個是第一層頁面,第二層,就是流向一個動態的分佈,這個區域怎麼樣,這個司機怎麼樣,這個會有一些分析。所以,我覺得引到另外一個問題,很多人會問,你覺得整個的同城貨運市場未來有很大空間發展嗎?但是,很多點需要考驗。行業PK什麼樣子?比如說技術,運營,這兩個地方都是很關鍵。

因為真正講不完的坑就是創業坑,坑很多。講到同城貨運市場,講到坑,跟創業密不可分。裡面就是把事情分12345。其實我覺得就是兩點,總結兩個坑。第一個坑,我們認為今天當下所有的APP都是遇到了整個服務一個瓶頸,今天的同城貨運市場吸引邊界,通過APP可以滿足。但是,今天我們認為還沒有任何一個APP真正可以把同城貨運市場可以弄的很高。

對當當的故事。我們暫且定義為噹噹。所以,我覺得什麼呢?同城貨運市場品類有很多的機會,有很多可以共性的事情。甚至幫助任何的餐廳提供了,可以配材料,可以家裡面有一些材料都是沒有問題。整個協同背後,整個行業到底有沒有摸得很透?有沒有末端的共同協定?我們都是在買書。2011年的時候,有一個公司叫做快書包,很好,很快把書運過來,把東西運過來。還有很多年前的時候,還有大的B2C,圖書,音響起家。今天真正的線上圖書總量75%了,甚至85%以上,很大的量。決定了渠道的東西可以壟斷上游,可以壟斷下游。所以,他去找了所有的印刷廠,還有後端人去聊。我去建一個圖書全國的網站,你其他的散戶可以讓我形成邊角的配送就可以。講兩個例子原因是什麼呢?下一個同城貨運市場遠不是我們看到的這些環這樣的簡單。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