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年過四十才步入仕途,康熙帝也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

歷史上年過四十才步入仕途,康熙帝也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

早年間因於成龍參加鄉試時,當時二十二歲的他,因痛恨省城太原考場考官公然行賄受賄,徇私舞弊,而在考卷上痛陳時弊,直抒胸臆。結果可想而知,正榜無名,勉強考取了個副榜貢生。其實就是個備取生,不算中舉,不過可以直接參加會試。但是在會試之後,于成龍以父親年老需要照顧為藉口,辭去做官的機會,回到來堡村。

歷史上年過四十才步入仕途,康熙帝也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

後來的于成龍繼續致力於應舉,為此于成龍還到太原崇善寺開辦的學校學習了4年。可是事不遂人願,在順治八年(1651年)的鄉試中,于成龍還是落榜了,而這時的于成龍已經35歲了。

歷史上年過四十才步入仕途,康熙帝也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

之後的幾年于成龍家裡的一事挨著一事,家裡老三剛出生,老大和老二又要上學,父親年老多病,目前也已是暮年。生活開銷很大,全家的擔子都落在了他的肩上。整日忙於餬口,也無暇再參加科舉考試了。

歷史上年過四十才步入仕途,康熙帝也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

在老父親病逝以後,已是44歲的于成龍不顧家人的反對,懷著“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負,接受了朝廷的委任,去遙遠的廣西羅城為縣令。當時的羅城內只有六家居民,茅屋數間,就連縣衙也只是三間破茅草房,而他也只能寄居在當地的關帝廟裡。也以他堅強的意志,扶病理事,邁開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歷史上年過四十才步入仕途,康熙帝也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

在上任之後,于成龍為官清廉,一心只為百姓,政績卓越。由於政績突出,還兩次獲得“卓異”的稱號。官職也做到了湖廣下江陸道道員,駐地湖北新州(今新洲縣)。儘管官職越做越高,生活環境也比以往好很多,但于成龍仍保持著清廉的艱苦生活作風。

歷史上年過四十才步入仕途,康熙帝也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農曆四月十八日,于成龍終於走到了人生的最後關頭,終年六十八歲。去世時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別無餘物。為官當地百姓得知消息後男女老幼,商販僧侶皆痛哭流涕。康熙帝也破例親為其撰寫碑文,這是對他廉潔刻苦一生的表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