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观58速运VS蓝犀牛:互联网APP从业者的权益如何保证?

“与其把精力用在逼死对手,何不花更多精力谋求行业的繁荣,谋求让货运司机更有尊严的工作,市场需要共赢,零和思维可以休矣!”日前,货运O2O平台蓝犀牛CEO王粟发表声明,痛斥遭遇58同城旗下平台58速运的不当竞争。

在王粟这篇《我们为什么声援货运司机》提到了国内移动APP从业者众多,然而大多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大型的平台方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且指责58速运依靠手里庞大的资金,让司机“二选一”,已然扰乱市场秩序,王粟将为权益受到侵害的货运司机提供必要法律援助,维护他们正当的市场自由选择权,以及劳动保障和收入权,并要求58方面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立即停止针对蓝犀牛的非正当竞争。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粟的公开信以及此前发布的蓝犀牛官方微博迅速引发了行业广泛的关注,在蓝犀牛的声明中,指出蓝犀牛同城货运叫车平台客服陆续接到天津、深圳等全国多个城市的司机举报,58速运逼迫货运司机签署排他性协议,以单方面解约、扣留保证金、奖励举报等方式,胁迫司机禁用蓝犀牛货运叫车服务。

被忽视的1000万APP打工者

中国互联网从不缺少纷争,过去21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何尝不是一次纷争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后,58同城已然跻身行业一线,在各个O2O领域均有涉及,然而疯狂扩张背后,市场上出来很多不一样的声音。

前段时间开始的58旗下瓜子二手车和人人车大战还没落下帷幕,此番58速运又一次因为蓝犀牛的控诉进入了公众的舆论风口。这一次和蓝犀牛的大战俨然成为了互联网+创业公司和基层打工者反对互联网霸权的“宫斗剧”。

王粟说要“保障移动生活APP上1000万打工者”让我非常受触动,他让我第一次想到应该好好梳理和审视一下互联网+行业的打工者的生存状态了。那么,到目前为止,全国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生活APP真的有王粟说的这么多打工者吗?他们的生存状况究竟什么样?收入有保障吗?他们有没有像之前的农民工一样被APP运营方克扣工资?

带着疑问,我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基于APP的打工者人数(见下图),何止1000万!!!

侧观58速运VS蓝犀牛:互联网APP从业者的权益如何保证?

大家可以看到,我粗略统计的结果已经接近1100万人,真实的数字只怕会比这个更多,因为我这里只统计了互联网+货运司机、专车司机、洗车、家政、美甲、教育和医疗的打工者(含兼职)人数,这还不包括其它诸如“回家吃饭”等新兴移动生活APP的打工者。

APP打工者生存状态调查

那么,这些APP打工者的生存状态如何呢?

首先,王粟的对货运司机的感情和对他们艰辛生活的了解程度着实触动了我。他说,“货运叫车平台上工作的司机师傅,很多都是基层打工者,生活并不宽裕,他们有限的收入可能要养活妻女、父母,甚至还背负着车贷(很多人贷款买金杯小面赚钱养家)、房贷的压力。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司机师傅有更好的出路,又何至于冒着严寒酷暑在马路边、市场旁趴活儿赚钱?之所以叫蓝犀牛,也是想时刻提醒自己,要善待这些像牛一样踏实辛劳工作的城市基层打工者,踏踏实实的帮助货运司机赚钱,让他们与企业共同成长。”

从他的视角我也开始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这些人就像他说的绝大多数基层打工者,生活并不宽裕,可能还面临供养父母、妻女和房贷,比如家政、美甲、洗车、专车司机差不多都是如此。

其次,这些移动生活APP打工者正当的收入权益是很难有绝对的保障的,因为大都是APP平台说了算,最典型的案例可能就是专车司机了。此前专车刚刚兴起,司机月入万元是常态,但现在专业运营平台调整补贴及平台费政策以后,很多专车司机每月收入已不到3000元,能挣多少基本上是平台说了算,甚至很多司机目前因收入大幅降低已经发起维权,并且有很多司机已经表示不干专车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当初放弃了自己四五千元的工作,疯狂涌入专车市场,如今再去找工作无疑是增加了他们打工的机会成本。

再次,移动生活APP打工者以各种理由和借口解雇也时有发生,同时因为APP运营者资金断链倒闭而失去打工机会的也不在少数。比如e洗车倒闭就有数百名洗车工被失业。而王粟在文章中炮轰的美甲师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也是有案可查的,之前就曾有媒体报道过此事,甚至美甲师还和58到家对簿公堂,北京商报记者对此事还特别做了追踪报道。

一定程度上讲,货运司机、美甲师被单方面解雇、扣留保证金这样粗暴对待,是整个移动生活APP行业打工者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如果APP运营方从中作梗,他们的劳动收益权就很难得到真正的保障。

别让互联网霸权毁了“万众创业”

事实上,二选一的戏码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早期的ebay和淘宝的广告投放“二选一”,到这两年天猫和京东因为“二选一”频频爆发出来的争斗,以及笔者本身以自媒体的身份投稿也经常遇到平台方“你在我这边投稿就不能去其他地方投稿”的霸王规则。

可以说,在开放的互联网行业,无时不刻存在这种“封闭”之举。这种不合理的条款长期下去轻则影响平台上的不计其数的从业者,重则于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相违背。

马化腾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连接一切”,意思是通过腾讯的开放平台让360行的不同的人和企业通过腾讯的平台连接起来,共同实现价值的传递。在开放的互联网,每个个体都应该是自由的,互联网企业应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才对市场的双向选择,而不是动辄以“选我还是选他”。

前文提到全国基于移动生活类APP的打工者有将近1000万人之多(算上兼职用户),互联网巨头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这些平台的开放与否、公正与否,直接关系着中国互联网是否能够健康发展。

从互联网发端到如今“互联网+”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在互联网扶贫、创业、就业等方面,都在充分显示一个互联网大国崛起之后的“为民”、“惠民”理念。只有真正维护数千万APP打工者的收入权,才能让全民共促网络发展,共享网络发展成果。

笔者在此郑重呼吁,移动生活APP的运营主体应自觉维护行业的正常秩序,承担起企业应有的企业责任。同时在“互联网+”大潮下,监管行业更需要制定细化行业的法规,指导互联网创新不偏离正轨,营造良好的互联网创业、就业环境。

写在最后:互联网时代,开放战胜封闭是大势所趋,共赢战胜封闭是大势所趋,携手战胜封闭也是大势所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