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興元帥”對“虎王”:德美重型坦克最後的對決

(文章末尾附有筆者對史料的分析,請耐心看完。)

1945年4月,美軍第3裝甲師已經攻入德國境內,4月1日,這個從諾曼底灘頭一路殺出的裝甲師已經打下了德軍裝甲兵的訓練基地之一——帕德博恩,向德國縱深的德紹挺進。

車組與武器

4月7日,這個師的韋爾伯恩特遣隊非常幸運地接受了一輛新式坦克——T26E4“超級潘興”。這種重型坦克的名字源自美國唯一一個元帥(也譯作特級元帥)約翰·約瑟夫·潘興。潘興坦克是美軍為了對付虎式坦克研製的,而超級潘興是為了剋制虎王坦克而生,它的主炮換成了T15E1長身管90毫米坦克炮,炮彈速度高達1173.48米/秒,能在1000米的距離擊穿30度傾角的215毫米裝甲。另外,它的履帶很寬,能敏捷地通過崎嶇的地形。

操縱這輛坦克的是第3裝甲師第33坦克團第1連的馬特里亞車組,車長約瑟夫·馬特里亞上士已經在西歐打了9個月的仗,他不喜歡炮塔裡狹窄的空間,喜歡在作戰時打開艙蓋——雖然比較危險,但是對周圍態勢的觀察能力也增強了。炮長約翰·歐文下士只有19歲,是1944年從坦克學校畢業的新兵,不過在軍校期間,他恰好參加了潘興坦克的培訓,具有一定的經驗。

“潘興元帥”對“虎王”:德美重型坦克最後的對決

潘興坦克

4月14日,韋爾伯恩特遣隊渡過薩勒河,朝著德國內陸進發,當他們到達德紹附近的時候,上級命令馬特里亞車組去對付騷擾美軍車隊的德軍散兵遊勇,巨大的超級潘興出現之後,幾發榴彈和白磷彈打的對方四散而逃。

4月21日,第3裝甲師從4個方向圍攻德紹,其中霍根特遣隊從西面進攻,博爾斯特遣隊和奧爾特遣隊從西南方向進攻,韋爾伯恩特遣隊特遣隊從南面進攻,根據偵查,防守德紹的是德國國防軍戰鬥工兵學校的學員和一些黨衛軍部隊。

韋爾伯恩特遣隊的進攻路線被堅固的反坦克路障擋住了,無論是美軍的坦克兵,還是第36裝甲步兵團的機械化步兵都沒有破障工具,他們只好用炮彈轟開障礙,這費了不少功夫,美軍步兵展開扇形戰鬥隊形,小心地搜索城鎮街道。

“潘興元帥”對“虎王”:德美重型坦克最後的對決

手持方向盤的是韋爾伯恩特遣隊的指揮官韋爾伯恩

不期而遇

美軍坦克突破了路障之後,馬特里亞的T26E4部署在十字路口附近的隱蔽地點,美軍預計這股德國守軍應該都是步兵,所以裝填了一發榴彈。不久後,卻傳來了與美軍坦克截然不同的轟鳴聲——德國坦克!馬特里亞看到幾百米外赫然是德軍的一輛虎王坦克。

馬特里亞這個經驗豐富的老手見到是虎王,命令車組保持隱蔽,放近一些再打。沒想到 虎王搶先發現了,虎王在大約550米首先開火,萬幸的是,對方可能也太心急了,首發沒有命中。炮長約翰·歐文立即反應過來,迅速把炮膛裡的榴彈打了出去,榴彈從虎王車體上彈開,在空中爆炸。

“潘興元帥”對“虎王”:德美重型坦克最後的對決

虎王坦克

幸運……?

歐文向他的裝填手吼道:“裝填穿甲彈!”還沒等開火,潘興坦克劇烈震動了一下——又被什麼擊中了,但是直到戰鬥結束,美軍也不知道是被德軍坦克、反坦克炮還是火箭筒打中了,但是不可能是被虎王打中的,否則的話,潘興坦克此時應該被擊穿了。

歐文仔細觀察著戰場形勢,虎王還在前進,不過,德軍車組可能沒有發現前方是一片碎石地,所以這輛德軍坦克隨著地形的起伏磕磕碰碰地行進,不經意間居然把炮塔側面暴露了出來。虎王的正面裝甲高達180毫米,可側面只有80毫米。潘興果斷抓住擊毀,瞄準了虎王炮塔側面打出了穿甲彈。巨大的爆炸甚至炸開了目標的炮塔,殺死了德軍裝甲兵。這次對決只有20秒,短暫而緊張的交戰之後,美軍的超級潘興坦克獲得了勝利。

“潘興元帥”對“虎王”:德美重型坦克最後的對決

馬特里亞車組的合影,最右是車長的免冠照

次日上午,這輛潘興部署在德紹中心地區,協助美軍步兵擊退了德軍的一次反擊。這次戰鬥中,美軍又遇到了一輛虎式坦克。德軍的炮彈甚至從潘興的履帶之間穿過!還有一輛黑豹坦克試圖從馬特里亞車組的後方迂迴,不過被美軍提前發現了這輛坦克,潘興坦克開動,變換了陣地,反而來到了黑豹的側面,潘興一炮打壞了黑豹的驅動輪和左側懸掛,第二發打穿了黑豹薄弱了側面裝甲(45毫米),引燃了它的燃油和彈藥。很快,黑豹坦克燃起了熊熊大火,這個巨大的火堆堵住了通行的道路,後來才被美軍拖走。但是幾秒鐘內,又冒出一輛德軍坦克,歐文正要開火,對方去走下坦克投降了,原來他們的彈藥已經打光了。

德紹之戰持續到4月24日才結束,這是潘興坦克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戰。

“潘興元帥”對“虎王”:德美重型坦克最後的對決

二戰末期,美軍紛紛和德軍丟棄的虎王坦克合影

戰鬥分析

美軍第3裝甲師在戰鬥結束後對這次戰鬥大加宣傳,超級潘興坦克能擊毀德軍最強量產坦克虎王顯然是令人振奮的戰功。

不過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二戰史料被公開,很多歷史研究者和網友對德軍坦克型號發起了質疑——很難在德軍方面的史料裡找到這輛虎王的損失記錄。加上二戰美軍確實不太分得清戰場上的坦克型號,所以有人提出這輛虎王可能其實是與虎王外形有些類似的黑豹坦克,或者是一輛掛上了履帶作為額外防禦的四號坦克。

筆者也查閱了二戰德軍所有重型裝甲營的戰鬥記錄,如下:

黨衛軍第101-103營,1945年4月的時候,沒有一個營在德紹附近。

國防軍實際組建的501-509營裡,只有第507重裝甲營靠近德紹,但是據這個營的老兵回憶,他們在4月中旬以前已經損失了全部重型坦克,此時已經奉命調離這個地區,應該不是這個營。

正因為這一點,很多人懷疑美軍潘興坦克擊毀的坦克到底是不是虎王。

不過筆者找到了另外一支部隊的資料——德軍“克勞塞維茨”裝甲師的戰鬥記錄。這個師是1945年4月初組建的,以《戰爭論》的作者命名,一度被認為只裝備了一些三號和四號坦克,但是現代的考證表明,這個師也裝備了一些黑豹坦克,另外還有一些虎式(也可能是虎王)——德方二戰後期的資料對虎式/虎王的寫法含糊不清。

“克勞塞維茨”裝甲師在4月21日前後在德紹附近作戰,並且損失了至少1輛虎式/虎王。不過這個師在德國投降前一個月匆匆組建,沒有留下詳細的史料,是否真的能對的上,只能等二戰軍事檔案的進一步公開,或者等待專家的考證了。

親愛的讀者如有看法,歡迎寫出您的評論。

閱讀更多軍事內容,請關注 近衛步兵師

更多坦克戰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