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沒有可能是混蛋?

錘子手機的創始人羅永浩,出道時的身份是“單口相聲演員”。那會兒他在新東方教英語,因為講課詼諧幽默、天馬行空,一些片段被好事學生扒出來,做成“老羅語錄”發到網上,一時風傳。

在其中一個片段中,老羅講到孔融的“父母於子女無恩論”。他問學生:有沒有可能你發現自己的父母是混蛋?

大家都很吃驚,沉默著不知說什麼好。老羅笑道:(你們)腦子又亂了,一步一步理啊…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混蛋?

幾秒鐘的沉默後,大家恍然大悟,笑成一片。

老羅講的其實是正態分佈規律。人群中總有一小部分人很混蛋,一小部分人很優秀,另外的大多數呢?有混蛋的方面,也有優秀的地方,對吧。

父母有沒有可能是混蛋?

正態分佈曲線

那我們的父母作為人群的一個子集,當然也符合正態分佈規律,當然也有混蛋。

這個邏輯事實給當時的我造成了不小的思想衝擊,但衝擊過後,一切歸於平靜。這個段子更像一個孤例,貌似有道理,但還不足以改變什麼。

英雄所見略同

直到我看到《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我才發現,作者蘇珊•福沃德對父母的看法,和老羅的“父母當然有可能是混蛋”遙相呼應,英雄所見略同。

但他們兩位形成這個共同看法的過程卻不太一樣。老羅是從邏輯上得出這個推論的,而蘇珊則是從自己20多年的心理診治實戰經驗中,觀察並總結出這個結論的。

可能是接觸了太多家庭情感案例,蘇珊對家庭問題的看法整體上比較灰暗,更多地把著眼點放在了人性中不那麼光明的一面。在她眼中,父母經常是這麼個形象:自私、不負責任、永不認錯、永不道歉。

蘇珊稱這些父母為“有毒的父母”,對他們基本上是放棄治療的態度。相反,她寄希望於這些父母的孩子們,也就是她的讀者們。蘇珊希望讀者能意識到父母的問題,主動跟父母協商解決矛盾;如果協商沒有結果,要劃好分界線,維護好自己的個人完整性。

有毒的父母

蘇珊總結出7種不同類型的有毒父母:

  • 神聖的父母
  • 不稱職的父母
  • 操控型父母
  • 酗酒型父母
  • 言語虐待型父母
  • 身體虐待型父母
  • 性虐待型父母

身體虐待型和性虐待型父母不必解釋了,他們對孩子的傷害特別大,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著直接的不良影響,甚至會讓孩子產生輕生的念頭。我們來看看前5種類型。

神聖的父母:這類父母非常嚴苛,孩子一旦犯了稍大一點兒的過錯,會被他們揪著說一輩子。孩子在這樣的面前,會像教徒見到神父一樣,滿腦子都是懺悔,永遠不曾想到,事情可能也沒有那麼大不了的。

不稱職的父母:這類父母讓孩子承擔本不該他們承受的責任和壓力,缺少對真心孩子的關愛。或者,因為各種原因,他們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讓孩子不得不自生自滅式的成長。

操控型父母:這類父母將自己的意願全天候無死角地施加在孩子的身上,不給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健康空間,孩子長大後多半不能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操控型父母是有毒父母中的比例很大。

父母有沒有可能是混蛋?

酗酒型父母:其實可以放寬一點,叫做“不良嗜好型父母”。他們酗酒、打牌、賭博,甚至吸毒,是不稱職父母的加強版,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雙重惡劣影響。

言語虐待型父母:這類父母是有毒父母中最多的。他們同樣全天候無死角地對孩子做言語上的怠慢、攻擊、羞辱。言語虐待型父母根本不知道,在孩子的孩子眼中,父母就是法官和裁判。父母說你好,你就是好的;父母說你壞,你就是壞的。孩子在父母的負面評價中成長,只會走向一條路:自暴自棄。

原生家庭的原罪

在蘇珊看來,父母之所以有毒,根源在於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毒素如同家庭基因一樣,在代際間不斷傳遞。只有從讀者們自己這一環入手,才能把家族中代代相傳的毒素斬斷,為自己的子女帶去一個理想的原生家庭氛圍,讓他們健康成長。

我們中國人常講,社會是個大醬缸。社會由家庭組成,那家庭這個小社會何嘗不是一個小醬缸呢?在我看來,清理家庭小醬缸,是蘇珊這幾十年來心理診治工作的一個核心目標。

我有一個朋友,我給她推薦過幾次《原生家庭》,她都不怎麼接話茬。最後一次,她才說了原因,其實她只是特別不喜歡“原生家庭”這個詞兒而已。我沒問為什麼,但我猜,可能是原生這個詞兒讓她想到了“原罪”。

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還真的好像找到那麼一點聯繫。你想啊,如果我們生長在一個有毒的家庭中,不幸沾染上了一些毒素,那等我們長大成人,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時,會不會建立起一個混合了夫妻雙方原生家庭毒素的一個新的小醬缸?這個時候,我們的孩子可能還沒有出生,他們的未來就已經投下了某種陰影,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就已經是染了毒的,帶著一絲原罪的色彩,阻礙他們成長為一位心理完全健康的成人。

怎樣破除代代相傳的家庭毒素

首先,我們得認清楚家庭現狀:自己的原生家庭是怎麼樣的?現在的小家庭是怎麼樣的?有沒有毒素?嚴重程度如何?父母在我們心目中,雖然有各種缺點,但都是愛我們的。他們帶給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還一直陪著我們成長,但父母並不是一塵不染的白蓮花。如同蘇珊作為心理診療師體會的那樣,大多數家庭中的父母,也是自私的。

父母對你的肉體無私,但對你的精神,很可能帶著許多自私的成分

另外,不要試圖徹底改變父母,指望他們自己去清除毒素。為什麼呢?我們假設本書讀者的年齡在20-3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讀者的父母,應該已經完整地在他們各自的原生家庭中成長起來,受到了毒素的侵擾;然後他們又在自己的小家庭中,也就是讀者的原生家庭中,繼承並形成了新的毒素,影響到讀者們的整個成長過程。所以父母的很多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了,改變起來很難。我們只有從自己入手,清理自身小家庭中的毒素,才能避免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們,從而打破不好的家庭循環。

在極端情況下,需要有意識地跟父母做一些切割,減少他們直接把毒素傳遞到孫輩的可能。

如果你覺得我這種看法有點極端,是因為你沒有見到更極端的。老羅在前面那個“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段子中,還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真的發現父母是混蛋,你會怎樣辦?

老羅自己的答案是:我會無情地修理他們,就像修理其他混蛋那樣。

順便提一下,“父母與子女無恩論”,這個孔融的觀點,本身就夠極端的了。

好,你跟父母做了必要的切割,跟孩子呢?他可能已經好幾歲了,可能已經快成人了。很簡單,對於你已經做錯的事情,跟他們道歉,向他們認錯,請他們原諒。然後,大家一起開啟嶄新的生活。順便推薦一下,如果你需要跟孩子道歉,可以先看一看《別找替罪羊》這本書。

小結一下吧。

家庭是個極其微妙的地方,不需要神話它,更不要浪漫化它。正視它存在的問題,逐個解決掉。如此,踏踏實實地生活,尊重彼此,感受溫馨,才能共享天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