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胡國勝
當下,“改革開放”成為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一個政治符號,既是中國發展的歷史記憶,又是當代中國發展的重要象徵,更是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引領。然則,“改革開放”概念並非直接生成,經過一系列的話語演變,最終形成“改革開放”這一具有重要影響的政治概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當下,“改革開放”成為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一個政治符號,既是中國發展的歷史記憶,又是當代中國發展的重要象徵,更是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引領。然則,“改革開放”概念並非直接生成,從“改革”“開放”到“改革開放”的提出,再到“改革開放”概念的形成和發展,其表述先後經歷了“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對外實行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改革、開放、搞活”“全面改革和對外開放”“開放、改革”“改革和開放”等話語演變,並最終形成“改革開放”這一具有重要影響的政治概念。
“改革開放”概念的提出
“文革”結束後,改革是一種必然。1978年10月,鄧小平在審改中國工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祝詞時指出:“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隨後,鄧小平在大會上提出:“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實際上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同年,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指出了改革的緊迫性,正式發出改革的呼聲。緊接著,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這意味著中國共產黨正式確立了改革的方針政策。
伴隨“改革”的是“開放”。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專門提到“要努力向外國學習”。此後,“開放”雖說都有實踐,但真正提出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學習的是“文革”之後。早在1977年9月29日,鄧小平就提出向外國學習,“不搞關門主義,不搞閉關自守”,這是“開放”的一種呼聲。1978年10月10日,鄧小平會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新聞代表團時正式提到“實行開放政策”這一概念。鄧小平後來指出,“中國的經濟開放政策,這是我提出來的”,這印證了鄧小平是對外開放政策的最早提出者。黨的十二大正式確立了“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改革”與“開放”概念並列一起最早提出是在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到“實行各項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鄧小平不僅是最早把“改革”和“開放”並列提起,也是最早提出“改革開放”這一完整表述的人。1984年2月9日,鄧小平視察廈門時指出:“改革開放後,僑務工作很重要。”這是黨的文獻中最早完整提出的“改革開放”表述。兩年後,1986年4月4日,鄧小平在會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主席團主席弗拉伊科維奇時再次提到“改革開放”。此時,“改革開放”表述已正式進入了大眾視野,引起高度關注。黨的十三大提出“改革開放”這一“基本點”標誌著“改革開放”概念的正式確立。
“改革開放”概念的形成
“改革開放”概念並非一蹴而就,在從“改革”“開放”到“改革開放”概念形成期間,其表述和稱謂發生了多次變化,經歷了長時間的話語演變。
“改革開放”概念最早表述是“實行各項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後來又演變為“對外實行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1982年9月1日,黨的十二大正式確立了“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進一步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使用的是“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表述,將前後換了一下。此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重要表述。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鄧小平開始將“改革”表述融入到“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概念裡面去,並一直不斷闡釋這一表述。鄧小平在1984年11月1日召開的中央軍委座談會上指出:“一個對外經濟開放,一個對內經濟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對內搞活也就是對內開放,實際上都叫開放政策。”實際上,對內經濟搞活就是對內經濟改革,即“對外經濟開放、對內經濟改革”,也可理解“對外開放、對內改革”。在黨的文件中,“改革開放”的表述也逐漸得以呈現。此後,“改革開放”概念又有了更多不同的表述,但共同點就是無論怎麼表述,都同時含有“改革”“開放”兩詞。如“堅持改革、堅持開放”“改革和開放”“改革開放”“改革、開放”“開放、改革”“全面改革和對外開放”“開放、改革、建設”“改革、開放、搞活”等。黨的十三大提出“堅持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的新發展”,標誌著“改革開放”概念的形成。“改革開放”概念表述的變化,彰顯出中國共產黨漸進式改革開放的發展方向和實現路徑。
“改革開放”概念的發展
自黨的十三大完整表述“改革開放”概念以後,中國共產黨一直使用“改革開放”這一表述,並一以貫之地將“改革開放”作為黨的總方針總政策。此後,“改革開放”被界定為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大政策”“歷史性決策”“一個偉大的試驗”“強國之路”,最鮮明的“特點”“特徵”等。1991年8月20日,鄧小平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隨後,又提出“實行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點”,“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發展命運的大政策,是一個偉大的試驗”。
中國共產黨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週年大會上又提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將改革開放的性質提升為“新的偉大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等,彰顯新時代“改革開放”概念的重要意義。
總之,“改革開放”概念的理論建構,表明了“改革開放”概念的發展完善,詮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地位,揭示了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和奮鬥軌跡,呈現出當代中國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改革開放”概念的影響
當下,“改革開放”概念已深入人心,一提到“一九七八”“十一屆三中全會”“小崗村”“包產到戶”“逃港”“特區”“南方談話”等,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革開放”。“萬元戶”“下海”“炒股”等成為中國人民改革開放最深刻的歷史記憶。“改革開放”概念除了這些重要影響外,它還成為引導當代中國發展的時下最主流意識形態。
“改革開放”概念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次黨代會報告中“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出現的頻次可見一斑。根據統計,十二大報告出現“改革”18次、“開放”4次、“改革開放”0次,此時“改革開放”概念還未形成;十三大報告出現“改革”145次、“開放”26次、“改革開放”29次;十四大報告出現“改革”68次、“開放”22次、“改革開放”56次;十五大報告出現“改革”66次、“開放”12次、“改革開放”28次;十六大報告出現“改革”75次、“開放”15次、“改革開放”14次;十七大報告出現“改革”68次、“開放”25次、“改革開放”34次;十八大報告出現“改革”67次、“開放”19次、“改革開放”19次;十九大報告出現“改革”61次、“開放”18次、“改革開放”9次。可見,“改革開放”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意義重大。雖說十九大報告出現頻次有所減少,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開放新格局”等新的話語體系,更加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來全面推動改革開放這一“偉大社會革命”。
“改革開放”是自我革命,也是自我解放,沒有休止符。無論如何,改革開放是一項常講常新的永恆話題,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接力幹下去。”總之,改革開放實踐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概念永無止境。
(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新媒體統籌丨戎明邁
新媒體校對丨華成民
來源丨《南方》雜誌2018年第25期
閱讀更多 南方雜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