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作明朝“包青天”,鐵面無私,屢次得罪權貴還總能沒事

“包青天”是北宋時期的官員包拯,因為不畏權貴、廉潔公正,被百姓們奉為“青天”。在明朝也有一位名為顧佐的官員剛直不屈,鐵面無私,被人比作北宋的包拯,而且他也跟包拯一樣,雖然屢屢得罪權貴,遭人彈劾報復,卻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他被稱作明朝“包青天”,鐵面無私,屢次得罪權貴還總能沒事

顧佐是河南太康人,建文二年考中進士,授予莊浪知縣的職位,顧佐雖然是書生出身,卻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在莊浪縣任職時,有一年端午節,莊浪守將邀請顧佐參加軍中校尉的集會慶祝,將士們看顧佐是文士,有心刁難,邀他參與弓射比試,顧佐拿起弓箭,一發中的,眾人皆拜服。

永樂初年,顧佐被召回京都升任御史,後來成祖朱棣有心遷都北京,在北京設立六部,挑選有才能的御史到北京任職,顧佐被選上,得到重用,多次奉命到地方公幹,曾到慶遠招撫蠻人,到四川總督木材的開採運輸,還曾隨成祖北征,巡視邊關,擔任過江西按察副使,最後升任應天府尹,成為京都南京的最高行政長官。

他被稱作明朝“包青天”,鐵面無私,屢次得罪權貴還總能沒事

顧佐不管是任職御史,還是擔任應天府尹,都廉潔奉公,很有威望,在職期間革除弊政,澄清吏治,但因此也很是得罪了一些權貴,被他們視作眼中釘,永樂後期,權貴階層聯合起來對他進行排擠,顧佐最終離開京都,改任貴州按察使,仁宗朱高熾即位後,顧佐被召回任通政使。

宣德初年,受三朝元老楊士奇、楊榮等人的推薦,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奉命考察所有御史是否稱職,剛上任即上奏廢黜了嚴日豈、楊居正等二十人,還有八人被降職,三人被罷免,然後又推舉進士鄧榮、國子生程富、在京候選的知縣孔文英、教官方瑞等四十餘人,都得到皇上同意,並賜予敕書,令他糾察罷黜不法官員,一時朝綱肅然。

他被稱作明朝“包青天”,鐵面無私,屢次得罪權貴還總能沒事

宣宗朱瞻基對顧佐非常信任,曾有人上告顧佐判案不公,導致冤案,宣宗說:“這一定是犯了重罪的人教他這麼幹的”,命法司會審,果然是千戶臧清,殺死三個無罪的人,應被處死,便派人誣陷顧佐,便親自下旨,將臧清押到市場肢解。類似這種對顧佐彈劾報復的事情層出不窮,但一來有皇上的信任,二來有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等人的保舉和維護,所以顧佐每次都能洗刷冤屈,化險為夷。

他被稱作明朝“包青天”,鐵面無私,屢次得罪權貴還總能沒事

正統年間,顧佐上書請求退休,得到准許並獲賜敕書以獎勵安慰,還得到戶部免除了賦稅徭役。正統十一年,顧佐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日前,在太康縣出土了一座明代古墓,後來證實墓主正是有明朝“包青天”之稱的顧佐之孫顧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