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檔”之爭!汽車上到底是“擋”位還是“檔”位?

在閱讀汽車類的資訊時,我們時常會讀到諸如“擋位”、“換擋”、“自動擋”這些詞語,但是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有的文章中使用的是提手旁的“擋”,而有的文章中使用的則是木字旁的“檔”。那麼問題來了,“擋”和“檔”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汽車術語呢?

“擋”“檔”之爭!汽車上到底是“擋”位還是“檔”位?


首先來看提手旁的“擋”。在《新華字典》中,“擋”字讀“dǎng”時的釋義一共有4種,其中一種是“指排擋,機械上用來調節速度、控制前進後退的裝置”,後面給出的例詞是“掛擋”和“換擋”。而在《國語辭典》中,“排擋”的解釋是“汽車、拖拉機車等用來改換馬力的裝置,通常用於改變行車速度或倒車”,給出的例句是“這種車型的排擋系統相當好。”看到這裡,基本上可以確定在汽車術語中,應該使用的是提手旁的“擋”。


“擋”“檔”之爭!汽車上到底是“擋”位還是“檔”位?


自動擋汽車換擋桿

說完了“擋”,我們再來說說“檔”,“檔”字也是與汽車擋位相關的術語中最易與“擋”混用的一個字。同樣,我們還是在《新華字典》中查找“檔”字,在《新華字典》中,“檔”字只有一種讀音,讀作“dàng”,其實單從讀音來講,就可以確定“檔”字不是汽車術語中使用的字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說“自動擋”時說的是“zi dong dǎng”,而非“zi dong dàng”。而在釋義中,“檔”字的4種釋義中也沒有1種符合機械學上的釋義。不過“檔”字的第4個釋義,也就是“(商品、產品的)等級:檔次、高檔”,可能是很多人誤用“檔”為“擋”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手動擋上面的數字次序很容易讓人覺得“檔位”就是表示“擋位”高低的詞,但事實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擋”“檔”之爭!汽車上到底是“擋”位還是“檔”位?


手動變速箱內的齒輪

咬文嚼字了一番,可能很多人還是對“擋”和“檔”的使用存在異議,那好,現在我們不扣字眼兒了,我們從擋位產生的源頭——變速器開始說起。1889年,法國人標緻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變速器,它結構非常簡單,僅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純機械的方式選擇不同傳動速比的齒輪,以小齒輪咬合大齒輪,從而改變傳動比和扭矩,而改變傳動速比的撥杆就是最早的換擋桿。


“擋”“檔”之爭!汽車上到底是“擋”位還是“檔”位?


手動擋汽車換擋桿上面標有擋位示意圖

在齒輪式變速箱內,通常有多組用來調節發動機輸出轉速的齒輪,這些齒輪的齒輪比各不相同,當這些齒輪以不同組合咬合時,發動機就會輸出不同的轉速,從而使得發動機輸出功率的範圍得以細分,以適應不同的路況,而這裡的齒輪比就可以理解為“擋位”,我們換擋實質上是在通過換擋桿的撥動來使撥叉改變擋位齒輪的咬合來改變傳動比和扭矩的。所以我們換的是“擋”,而非“檔”。


“擋”“檔”之爭!汽車上到底是“擋”位還是“檔”位?


換擋原理示意圖

一般乘用車的手動變速器擋位通常在4—6個,擋位數字越小,速比越大,車速越低;反之,擋位數字越大,速比越小,車速也就越高。不同的變速器設計有不同的擋位數量,理論上,擋位數量越多,車輛輸出功率劃分也越細,對不同路況的適應性也越強,也越節油,不過擋位數越多也就意味著變速器的設計製造也越複雜。因此,大多數乘用車的擋位多為4—6個,最高不超過8個。


“擋”“檔”之爭!汽車上到底是“擋”位還是“檔”位?


市面上的一部分車型還設有換擋撥片,可增加駕駛樂趣

其實區分“擋”和“檔”也很簡單,只要記住“換擋要用手,是手不是木”,區分“擋”和“檔”就非常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