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振大集團董事長——孫愛勤

從世博會中國館線路電纜到地鐵一號線的分支電纜;從地產的高樓大廈配電電纜到千家萬戶電氣裝潢;從服務航空航天基地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振大電器的母線槽或者橋架會不經意間出現在我們眼前。二十年來,振大電器艱苦創業,不懈努力,帶著對光榮與夢想的追求,書寫著屬於這個行業可圈可點的奮鬥史。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上海振大電器成套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大集團)創建於90年代後期,短短二十年,就從單一母線槽、橋架等電氣產品“製造商”成為擁有智能製造核心技術以及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成為行業內脫穎而出的高新技術企業。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2018年12月8日,振大電器將在上海舉行一場新產品發佈會,屆時將有近百位行業專家、學者及生產銷售企業出席發佈會。“我們打算服務每一個母線槽生產廠商,如果有需要他們可以直接使用我們的設備,我們將最先進的技術分享出去,做到資源與技術共享,同時降低兄弟企業的研發成本,大家一起抱團,助推行業邁上新的發展高地。”

近日,記者一行走訪振大電器,並面對面採訪企業領軍人物——孫愛勤。

勤奮努力服務至上 瞄準一個行業就幹了

90年代,母線槽行業信息並不是很公開透明,客戶有需求並不能馬上找到供應商,孫愛勤一開始做的就是從廠家進貨,再銷售給客戶,很多的時候還要幫客戶尋找貨源,把做好服務放在第一位。

除了業務出色外,孫愛勤願意花更多時間去學習,短短時間,他就對母線槽產品從設計、生產到熟悉,甚至懂得解決母線槽基本技術上的問題,完全成為一個技術型銷售員,為後來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振大集團——泰興生產基地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振大集團——江蘇中遠電器有限公司

“產品質量必須有保證,寧可不賺錢,也不能賣給客戶不好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為了保證質量,另一方面發現傳統產品在材料、結構上有一定改良空間,這讓產品擁有了較大的競爭空間,因此,憑著在行業內積累的經驗,孫愛勤打算自己做研發。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振大集團——江蘇興化愛勤橋架母線設備製造廠

起步技術研發,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加上業界良好的口碑,振大集團迅速邁上發展的快車道。隨後,振大集團也通過了IS09001質量體系認證證書、ISO14001環境管理認證證書、“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等等,這些規範的行業認證,無疑為振大集團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2004年,振大集團研發中心正式成立,以電力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微處理技術為基礎,構建業界領先的智能電氣技術、軟件開發、產品製造和服務平臺,致力於將電氣控制科技與應用工程技術完美結合,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智能電氣控制一體化解決方案。

從“製造”升級到“智造” 開啟科研探索之路

振大集團確定研發戰略後,在確保自身製造能力突出的同時,全面強化研發投入,包括技術改進、設備提升等等,先後開發製造高低壓母線槽、高低壓開關櫃、橋架等輸配變系列產品。

據孫愛勤介紹,在傳統產品中就有節能橋架和節能低阻抗母線槽。節能橋架在結構上增加基本的強度,節約材料和減少電損耗,取得了國家節能認證。

而節能低阻抗母線槽,在外殼上主要採用散熱片結構,起到增加結構強度快速散熱的作用,並且能夠降低電阻,減少電損耗,在銅導體上節約用銅10%。

“最重要的是,絕緣方面我們是採用自主研發的樹脂硫化技術,絕緣溫度可以達到150度,防護等級達到IP67,這樣能夠保證母線槽在運營中得到最可靠的穩定性。”孫愛勤說。

由於母線槽安裝規模龐大,現場走向複雜,排查故障和維修非常耗費人力而且不容易發現故障點;有些設備由於缺乏長期深入的監測維護,無法評估母線槽狀態,每年因為母線槽故障引發的重大事故層出不窮,給生產和運營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為了研發一套切實有效的系統來對母線安全進行準確的監測管理,提高事故預警能力,振大集團專門成立了即意(上海)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研發、生產“基於雲平臺的智能監控運營系統”。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即意智能雲母線溫升實時監測系統——對大型樓宇、商場、車間等大功率供電場所,對配電系統的運行實施監控,保障用電安全。

據介紹,該系統是一款服務於各種智能儀表的服務體系平臺,其利用目前先進的LoRa無線通信技術完成底層網絡的部署,通過大設備匯聚技術將每個工業現場儀表的實際使用情況彙總到雲平臺,並進一步在雲平臺利用併發式數據庫將數據彙總、分析,同步在顯示器,平板電腦,手機等多終端展現併發送預警或報警信息。

該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此項技術解決了運營過程中的事故前的預防,杜絕安全隱患與次生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孫愛勤說。

據悉,振大安裝的一個項目涉及各型號母線共計六千多米共2600多段。該項目於2016年3月投入使用,迄今為止排查母線槽隱患故障6起,母線槽事故率為0。大大降低了生產線的用電故障率,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及用電安全。

振大集團:從“製造”到“智造”打造母線槽智能升級版

加大投入智能製造,助力工業4.0發展

據瞭解,振大集團每年投入研發費用近千萬,超過高新企業規定的營收基數4%。多年的付出,也讓振大集團獲得上海市“明星企業”、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國家CCC認證質量信得過產品”企業、“全國高科信用建設示範企業”、“中國行業創新發展優秀企業”、“全國質量誠信AAA級品牌企業”、“閔行區小巨人培育企業”、“閔行區級研發機構”等榮譽稱號。

在孫愛勤看來,儘管智能化無人工廠是當下市場需求的主流方向,要達到這個水平必須結合電子電氣的智能化和數據信息的融合。

孫愛勤表示,公司對於智能製造上的研發是永無止境的,後期還將開發針對製造型企業的自動化設備和機器人流水線,按照工業4.0標準和趨勢為企業強化後勁。“這也是我們的系統平臺一個整合與升級,這塊將是公司後期加大投入的方向。”

振大集團與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公司的使命就是為人類社會電源電能安全舒適便捷的使用提供最佳的保障系統方案。

從市場要利潤到從技術、從服務要利潤的轉變

從國內範圍來看,各電氣設備廠商的份額增長和利潤增長並不均衡,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多的份額,各母線槽廠商幾乎都採取了低價策略,而這種價格戰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母線廠商的合同額擴大但盈利慘淡。

當下,“價格戰”是市場激烈競爭環境下的必然產物,但是,孫愛勤堅持不打價格戰,堅持以技術以服務以口碑感動客戶。

孫愛勤認為,母線廠商拓展市場的思路需要從“以向市場要利潤”到“向技術、向服務要利潤”轉變。僅僅價格優勢無法滿足客戶的升級需求,母線廠商綜合的服務能力才是取勝之道。

責任擔當 做母線槽、電纜橋架行業排頭兵

目前,振大集團生產基地設在泰州,公司擁有先進的柔性生產線3條,儲能點焊機、數控母線加工機、數控塔衝等20多臺大型設備,其生產規模、製造水平和綜合能力在國內外已具有相當競爭力,是國內規模較大的輸送配電設備生產廠家之一。創業之初,為了支持家鄉建設,帶動家鄉經濟發展,孫愛勤決定將工廠設在泰州,在回報家鄉的同時,帶動了當地製造業的發展。

20年來,振大集團已從剛開始的4人發展到現在600多名員工,市場從國內發展到現在出口到國外十幾個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迪拜、阿爾及尼亞等。孫愛勤一直視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我也希望最終企業能夠走向上市,和員工一起分享這種成功。”

在創業中講述創業故事,在發展中給員工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傳統產品中注入科技內涵,作為一個蘇商,孫愛勤明顯具備了蘇商“專注專一、穩紮穩打、堅守實業、履行責任”等一系列特徵,讓企業在堅守中創新,在追求新的目標中穩步發展。(李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