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魯莽破壞斯大林羅斯福的規劃,導致烏克蘭被吞併兩大陣營形

題記;歷史的價值就在於能夠給今人帶來借鑑價值,但可惜,身處在強勢地位的人往往會忽略歷史的價值。杜魯門就是強勢地位的人,正是因為他的魯莽,才導致斯大林吞併烏克蘭,捆綁東歐,世界分裂為兩大陣營。甚至今天的克里米亞問題,也僅僅是當年杜魯門魯莽行為的翻版而已。

“二戰”的正義與否其實是要看說誰,許多非洲國家將德國看作是反抗英國殖民的盟友,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和英國其實都是一丘之貉。在亞洲,中國反抗日本的侵略無疑是正義的,但美國、英國則與此不同,也都是一場為了爭奪利益的的戰爭。

隨著蘇聯實力的恢復對德國開始反攻,英美為免蘇聯過多地獲得利益,開始真心實意地對德作戰之後,德國的失敗就僅僅是時間問題了。為此,在戰爭進行的同時,美、英、蘇三國也坐下來開始商討戰後世界的格局以及對戰後利益地瓜分。

杜魯門魯莽破壞斯大林羅斯福的規劃,導致烏克蘭被吞併兩大陣營形

兩大經濟組織: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對此非常高興,因為這意味著,世界強國對美國經濟霸權的確認。因為,美國當時控制著世界2/3的黃金儲備,其GDP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第一了。為此,在1944年的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佈雷頓森林的會議上,堅持要以黃金和美元為共同基礎,以確保美國在未來的經濟霸主地位和世界信貸者的角色。

以上就是後世熟知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對於美國的戰略目的,蘇聯和英國看得非常清楚。為此,蘇聯代表拒絕在最後文件上簽字。丘吉爾也憤怒地指出:美國想獨自吞併戰後的成果。

丘吉爾不想束手就擒,在利益面前敵人和朋友是可以變化的。經過二戰,英國實力已被大大地衰弱,喪失了獨立發表反對聲明的勇氣,為此,他決定去找斯大林聯合一下,讓美國人不要這麼咄咄逼人。

讓丘吉爾憤怒的,不僅僅是上面說的經濟霸權,還有殖民地問題。當時,美國在經濟、軍事實力上雖然已經非常強大,其威懾力已經非常強。但在外交方面,美國卻有先天的不足,為此,美國想通過外交上的作為,讓世人更明白美國才是世界老大、英國已經衰落,這樣,才能更強大自己、削弱英國的勢力與實力。

比如殖民地內的許多人就不會像後世的人看清楚,美國已經是老大,英國已經衰落。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在二戰中是先兩邊得利,之後,看準時機再行出手。當然,後世我們都知道,美國也對英國、蘇聯都進行了援助,但是,那些事情都是秘密情況下所為,對於時人來說,許多並不知曉。那麼,英國在世人眼中,仍然還是那麼強大。這就是軟實力——思維上的第一。它與經濟、軍事、文化上的第一還要落後一步。

為此,二戰後,羅斯福政府一直在敦促英國政府和丘吉爾,結束對印度等殖民地的統治,這樣,美國勢力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進入。美國世界第一的地位眼看著就要成型了,獲取更大經濟利益的好時代即將來臨了,她怎麼可能讓英國再緩過勁兒來呢?

丘吉爾的最大敵人是蘇聯,但是,對付蘇聯,在丘吉爾頭腦中,那是英國的“偉大事業”。消滅蘇聯的偉大是應該由英國率領的,未來的天下仍然是“日不落”的天下。為此,丘吉爾準備拿蘇聯最看重的“波蘭問題”作為交換條件,與蘇聯一起遏制美國勢力,至少要延緩美國勢力上升,英國勢力衰落的速度。

縱觀歷史,波蘭一直是“敵國進入蘇聯的走廊地帶,是關係到蘇聯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在這次秘密的會晤上,丘吉爾和斯大林不但明確了波蘭成立親蘇聯政府的議題,同時,也確定了雙方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範圍:羅馬尼亞的90%,匈牙利的75%、保加利亞歸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杜魯門魯莽破壞斯大林羅斯福的規劃,導致烏克蘭被吞併兩大陣營形

英國做出妥協後,蘇聯自然要投桃報李。蘇聯同意希臘的90%歸英國管轄、南斯拉夫也被一分為二。

羅斯福看著英國和蘇聯的作為,並沒有表現出多大抗拒。在他看來,英國和蘇聯之間的本質敵對使他們之間根本不可能形成統一的強悍的同盟,其實只要稍微運作就可以激活他們之間,隱藏在表面之後的強烈敵意。

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斯大林三人,舉行了對二戰後的世界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雅爾塔會議。

《雅爾塔協定》中的主要內容是:

波蘭,應該建立廣泛的、不受他國控制的臨時政府。

南斯拉夫,共產黨和保皇黨應建立聯合政府。

中國,中國的外蒙古、庫頁島、大連、旅順等主權被嚴重侵犯。

4月12日,美國曆史上唯一蟬聯四屆的總統羅斯福去世,隨之登上總統之位的是杜魯門,那個時期的杜魯門可謂無知者無畏,在面對蘇聯的問題上尤其表現得強硬。對蘇聯要求的在波蘭建立親蘇政府的問題上不肯做出一點讓步。杜魯門面對國際關係時的手腕是強硬的,是“蠻橫的語調”和“極其愚蠢”的,處處向蘇聯和英國表現出“誰是真正的主宰者”的傲慢。

杜魯門強調:蘇聯違反了《雅爾塔協定》關於波蘭問題的規定。

正是因為,美國和英國在波蘭問題上的妥協,蘇聯才同意英國在非洲、意大利、希臘建立親英政府。

有付出就要有回報!斯大林勃然大怒!

杜魯門魯莽破壞斯大林羅斯福的規劃,導致烏克蘭被吞併兩大陣營形

面對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劍拔弩張,保守的企業律師戴維斯適時地提醒了杜魯門:如果蘇聯認為美國和英國在聯合對付他,那麼蘇聯將會不遺餘力地繼續戰鬥下去。在斯大林看來,德國就是英美催動而來的,如今他們要赤膊上陣了。美國的強硬政策只會激怒蘇聯,導致其做出更激烈的反應,與認定的敵人戰鬥到底。

杜魯門一聽,這才意識到自己把問題搞錯了方向,對德日的戰爭還沒有徹底勝利難道就和蘇聯這個意志力強大的國家發生更致命的戰爭嗎?

要知道,美國將在未來擁有最大的利益,難道就為了眼前的這些而拋棄未來的利益嗎?很顯然,擁有了巨大的未來利益的美國,將在與蘇聯的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與其能夠通過競爭勝利,何必要通過勝負難料的戰爭呢?畢竟現在最危險的敵人是德國和日本。

杜魯門決定對蘇聯暫時妥協。

然而,妥協沒有多久,隨著二戰勝利後,美蘇短暫的蜜月期後,雙方再次在東歐諸如波蘭、烏克蘭等地發生衝突。杜魯門破壞了英美蘇三方的暗中勾當,覺得可以憑藉自身實力,擠垮蘇聯。然而,蘇聯當時的領導人是斯大林。在國家統治力、戰爭意志上,杜魯門顯然太嫩了。

斯大林見美國在波蘭、烏克蘭等地挑動各種遊行示威,乃至暗中政變意圖掀翻蘇聯勢力後,他再次大怒,迅速出擊吞併了整個烏克蘭。杜魯門輕視蘇聯勢力的魯莽行為,終至包括波蘭在內的東歐國家徹底導向蘇聯,烏克蘭也被蘇聯吞併。

歷史在21世紀再次上演,小布什、奧巴馬等人的輕視和魯莽,使烏克蘭再次進入萬劫不復中。具體詳見請見下期解說。

杜魯門魯莽破壞斯大林羅斯福的規劃,導致烏克蘭被吞併兩大陣營形杜魯門

相關文章:

美國崛起系列一:內附 同是新興帝國,美國為何支持老帝國英法與德日為敵;美中關係200年:因實力不夠,美國才未吞併我方領土;從美國112年對外戰爭史看,我們不會再有“黃金十年發展”等文鏈接

美國崛起系列二 內附 美國古巴和好?被霸佔110年的關塔那摩1日不還就不可能的;以大欺小的典範,美國欺負鄰居百年簡史;美國大象耳朵裡跑進了一隻螞蟻,想打打不著,急死他了;小布什說上帝呀收了他吧,反美不倒翁即將耗倒第11位敵人奧巴馬;美國人很後悔:為穿西裝打領帶竟把卡斯特羅逼上了反美路等文鏈接

美國崛起系列三 內附 美國靠法國獨立,卻在拿破崙背後狠扎一刀!趁你虛要你命;香港迴歸18年來,美國勢力的滲透;美國用193年打造了無法比拼的廣闊後方,怎麼辦;美國大象耳朵裡跑進了一隻螞蟻,想打打不著,急死他了等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