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点击音频听傅老师解读)

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所谓的志趣,一般不太会想到这样的观念,但它非常重要。

为什么?

我们以前谈到天生具备的聪明,那是先天的,你具有某种特定的能力,或对某一方面特别感到兴趣。

后面说你按照聪明去培养成专长,当然是后天的能力的一个建构了。所以在这里,志趣——志向与兴趣:兴趣,比较偏向先天的;志向,比较偏向后天的。不管怎么样,这两个合在一起,就是你很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现在很流行一句话,叫做“不忘初心”,志趣就是你的初心,你最初的心志是什么?

我在提到我自己的座右铭的时候,说我30岁开始希望做到“任真”,这个“任”是“让”的意思,让我自己活得真诚,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跟我的志趣有关。

所以我们对于志趣有这种初步认识之后,接着就要分析一下,到底志趣是怎么样建构的?

但在这个之前,我们先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哪些人他坚持了他的志趣,而让你印象深刻呢?

简单说来就是,人的“心”有三个潜能:有知、有情、有意。

“知”方面追求真理,我们印象最明显就是科学家。

你看很多科学家一辈子在做实验、在做研究,一辈子,代表什么?他从小有那个志趣,然后可以乐此不疲,往而不返。很明显的,他的志趣在那边。

那你说求美方面呢?艺术家。有很多艺术家在绘画、在音乐、在雕刻、建筑方面,他们的表现就是持续一生的兴趣,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审美方面提升我们的品位。

另外,在善方面,这社会上也有很多人一生在行善,甚至行善不欲人知,为什么?因为他有内在的志趣和他个人的某种信仰。

谈到信仰就有宗教家,宗教家同样是为了帮助别人的。

我们介绍过加缪的一本书,就是《黑死病》,或翻译作《瘟疫》,里面提到奥兰城发生瘟疫,结果有两个人平常不来往:一个是医生,代表科学家;一个是牧师,代表宗教家。

这个时候就要同时来帮助所有的病患,因为病患在身体与心灵方面都需要帮助。

所以像这就说明什么?这就说明志趣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在人的知、情、意,甚至有的时候情跟意还可以结合起来,一起来这个对社会做出某种贡献,而最后所成就的是自我的人生,这些都跟志趣有关。

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所以我们再进一步来详细说明一下,到底志趣是怎么回事?

有关志趣,我们可以分四点来说:

第一,内心震撼;

第二,全力以赴;

第三,自为目的;

第四,界定意义。

第一,内心震撼。

我们在某个情况下听别人说一件事或读了某一本书、某些报道,忽然感觉到自己受到震撼,也就是获得某种启发,就是简单的一句话:“有为者亦若是”——我这一生如果不要虚度、不要浪费的话,也应该像他一样去做这个事。

所以这个社会代代相传,真正传下来的往往是一些志趣,让这些人可以不断地去朝他的目标奋斗,最后有所成就,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整个社会。所以内心震撼是一个关键,一旦发现了这就是我应该去做的,应该朝这个目标奋斗。这是第一点,内心震撼。

第二,全力以赴。

你光震撼没有用,你要能够付诸行动。“全力以赴”有两个特色:就是无怨无悔加上自得其乐。

无怨无悔,人活在世界上,当然都有惰性,总需要有多点休息,多点享受,但是你的志趣会催你往前走,没有抱怨,也没有后悔,同时在里面还得到乐趣。

那这种全力以赴,只有有经验的人,他在追求的过程,他才会觉得确实值得。

第三,自为目的。

就是这个志趣本身就是目的。

也许你在实现志趣的过程里面,获得了很多所谓的附带的收获,像财富、名声、地位、权力可能随之而来。

但是你知道那个不是你的目的。

比如说一个人他从政,他不是为了后面的各种名利权位,而是为了他本来就有服务人群的志向,那是他的志趣,他一生乐此不疲。

所以你可以看到它自为目的的话,就是它不会作为你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绝不是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就值得追求。

至于说这个目的能不能达成,它后面附带的效果、副产品有多少,根本不去考虑。

第四,界定意义。

就是你有这个志趣之后,你朝它去发展,就会让自己人生得到安顿。什么叫做意义呢?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生命?我要如何选择过这一生?我要过这一生,这样过的话,这一生才能够被我理解,这叫做意义。

前面讲到目的,这边讲到意义,我们都知道这显然是身心灵、到“灵”的层次,也就是很多人所熟悉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

但是再进一步,马斯洛最后所提的是什么?自我超越。

所以,你只有达到这样的一种情况的话,你才能说我守住了我的志趣。

所以志趣虽然要对自己负责,但是同时也会有很大的社会上的效应。

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我这边简单说一下,我最近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的时候,得到一个年轻朋友很好的启发。

这个朋友很年轻,可以说是忘年之交。

他读过我大部分的著作,听过大部分的碟,他最近就跟我说了,他说:我觉得老师有三个层次的转变。

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我就不揣冒昧,跟大家多介绍几句。

我30岁的时候在美国念书,遇到一位教授,他的父母是传教士,在中国上海传过教,我跟他讨论到人性的问题。

当时我真的跟大家一样,相信朱熹说的人性本善,跟他一讨论之后,他的问题很简单:人性如果本善,人为什么会做坏事?

这问题不是不能回答,但是你回答的时候要让外国人了解,你不能把宋朝、明朝的学者那一套再搬出来,那一套别人没办法接受的。

所以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这一生如果不把儒家的人性论说清楚,誓不为人。

这等于是我发现了我的志趣,认为我这一生就要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的。

要不然这一生只做一个教书匠,介绍许多别人的思想,照着讲,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人可以做到的,甚至做得比我更好。所以这是第一个转变,我决定要回到自己的中国哲学,把儒家研究透彻,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第二个转变是我回到台湾教书。

在40岁前后发现,我在台湾的学术界跟很多人有不同意见。

我比较喜欢做独立思考,所以很多时候跟别人很难过得和谐,我也从来不应酬,所以在学术界觉得没有什么样的发展的机会。

我就向社会去做演讲,把我学到的心得,主要是国学方面的,向社会大众喜欢求知的人,跟他们介绍,获得了广泛而深刻的回响。

所以这是我第二个转变,在40岁前后,学术界里面我继续教书,但是我把重点转向把自己研究的心得说清楚,让社会大众也可以得到真正的理解。

第三个阶段等于到我55岁左右,发现在台湾这个气氛太特别了,对于学术不是很健康,我的学术研究在这里发展,再发展也有它的瓶颈,我就到大陆跟大家介绍国学,一直到现在。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至少表面上学孔子学到一些了。

孔子50岁研究《易经》,我50岁也专心研究《易经》。

孔子55岁周游列国,我也是在那一年到中国各地介绍国学。

所以这个年轻的朋友实在是很了解我,他就简单分析这三个转变。

但是底下真正的理由是什么?

是我的志趣。

我就觉得我在这一方面如果继续努力的话,心安理得,生命安顿。

所以我对照我们前面讲的四点,配合一下。

第一,内心震撼,好像忽然之间被人家唤醒了我内心里面真正的志趣,就是我的初心。

第二,全力以赴,从在美国念书到后来教书,跟大众演讲,介绍国学,全力以赴,一方面无怨无悔,同时也自得其乐。

第三,就是自为目的,它本身就是目的。虽然我从这个过程里面获得了一些名声、地位、财富这些,权力是完全谈不上的,在学术界也不考虑这些;但是那些都不是我的目的,我从来不把介绍国学当作手段。所以我介绍国学的时候,我常常讲,我每一次上台都是第一次上台。

最后,界定意义,我自己觉得生命得到安顿了。

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所以最后结论的时候,我举两个人做例子,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王阳明,我还是要重复说一次他的话,他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他临终的时候,学生问他有什么遗言?

他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不需要有什么遗言了。

他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志趣过他一生,把儒家思想了解到一个程度并加以实践,提出一些对世人有益的智慧。

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维特根斯坦,1889年-1951年)

另外一位是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后来患了癌症,活了62岁。

前面的王阳明太辛苦了,只活了57岁。

维特根斯坦过世的时候,请朋友转告其他的朋友说:“我有一个美好的生命。”这就是他的遗言。

他所谓的有一个美好的生命,就是他这一生都符合他的志趣去发展。所以,我们讲到志趣的时候,就是要能够首先了解自己:兴趣在哪里?志向怎么定?这两个配合得好,叫做志趣,然后一生可以发展下去。

所以当你考虑到人生价值观的时候,也不能忽略这一点。

傅老师新书品味人生十二讲(台版中文繁体)已上架先生书房

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傅佩荣易经入门课正在招募第二批学员,点击了解招生啦!|第二批易经入门免费课程开放邀请中

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