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奉獻20年、紮根大山“仰望星空”的天文科技工作者姚進生

人物簡介:姚進生,男,1952年5月生,現為紫金山天文臺退休副研究員。

事蹟簡介:說起姚進生這個名字,可能在淮安及周邊城市熱愛天文的青少年不一定熟悉,但是一說到紫金山天文臺盱眙鐵山寺觀測站的科學家姚工,大家目知眼見,因為很多人聽過他的課,並在他的指導下進行過觀測。

敬業奉獻20年、紮根大山“仰望星空”的天文科技工作者姚進生

他是紫金山天文臺一名退休人員,現為鐵山寺天文科技館副館長。19年來,除了從事太陽系天體、小行星的觀測、研究以外,還經常對青少年、天文愛好者進行天文科普宣傳與教育、天文知識講座,為促進天文科普事業發展做出了的貢獻。他的先進事蹟曾在《淮安黨建時空》、《中國科學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新華網、鳳凰網、新浪網、騰訊網等全國知名報紙、網站共700多次採訪報道了他的有關科研成果、科普報告和感人事蹟。

建基地紮根大山裡

1998年,姚進生來到盱眙,主要負責1.2米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觀測基地的選址建站工作。當時他不畏艱辛,徒步勘測了以南京為中心的蘇皖兩省周邊數十個山頭。在鐵山寺期間他一心撲在選址建站工作上,白天除了忙於記錄各種氣象數據和協調道路、水電、通訊的相關事宜,還要自己在山頭埋鍋煮飯,夜裡又要進行天文選址觀測和計算。

使他煩心也是最痛心的是兒子生病住院期間無暇顧及,期間只能抽空趕到醫院和主治醫生討論一下治療方案。在盱眙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地很快解決了通往山頭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工作。兩年多的時間,700多個日日夜夜中,他和項目組同事晨去昏來,堅守在跑馬山頂小屋裡共獲得15980個價值很高的天文、氣象觀測數據,為研究近地天體,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敬業奉獻20年、紮根大山“仰望星空”的天文科技工作者姚進生

結果分析表明:天文可觀測夜在200天左右,夜天光(CCD測光)V星等為20.78等,B星等為21.38等,視寧度好於1角秒,滿足1.2米望遠鏡選址建站條件,鐵山寺是較理想的天體力學實測基地。通過了中國科學院專家組評審,最終確定盱眙縣鐵山寺跑馬山作為1.2米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觀測站。

2001年11月24日,盱眙天文觀測站正式開始建設,他作為建站主要負責人,期間什麼事都要過問,規劃、申報、審批、設計、審核、招標、建設等等。幾年來他堅守在工地,每年在鐵山寺超過300天工作日,從開工建設到交付使用,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大公無私、廉潔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是他做人的本色,從不拿承包商的錢物和剋扣農民工的工資,經過幾年時間,把一個‘鳥不生蛋’的山頭,建成了一座具有獨特風格和理念的現代化天文觀測基地。

敬業奉獻20年、紮根大山“仰望星空”的天文科技工作者姚進生

搞觀測仰頭九天外

2006年,我國口徑最大的施密特型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在盱眙天文觀測站安裝調試完畢,同時投入天文觀測。該望遠鏡配備了國內性能最好的4K×4K 漂移掃描CCD探測器,主要用於搜索發現可能威脅地球的近地小行星,保衛地球安全,開展其它太陽系天體的實測研究。姚進生主要負責望遠鏡的觀測計劃安排和天文觀測以及站內的後勤安保接待工作,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事事起模範帶頭作用,工作從不落後。每年春節,他基本上都在觀測站值班和觀測,讓同事們回家過一個和睦幸福的團圓年。到2012年5月他和同事們共觀測小行星637854次,觀測小行星136833顆,獲得臨時編號的小行星367顆、永久編號小行星962顆,國際排名第七。

敬業奉獻20年、紮根大山“仰望星空”的天文科技工作者姚進生

為了保持這片淨土——最美星空,他積極參與公益活動,2011年6月5日是第40個世界環境日,也是全民義務植樹30週年,還是“國際森林年”,他帶著全家一起參與了《揚子晚報》在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舉辦的“我為明天種顆樹“的公益活動,他對於自然與環境有種別樣情懷在心中。在遙望星空、搜索、尋找、發現新的小行星的時候,我們常常懷著願望,希望我們的地球家園越來越美好,更希望綠色環保意識不斷傳承下去,永遠保持這塊美麗星空。

播知識愛在人世間

除此之外,姚進生還肩負著周邊地區的天文科普教育。19年來共接待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專家學者近萬人次,全國各地(香港、臺灣、廣東、青海等)大中小學生約10萬人次,帶他們不是參觀亞洲最大、世界第五的施密特型望遠鏡,就是用科普園40公分米達望遠鏡觀星攬月,同時由淺入深詳細介紹近地天體望遠鏡的結構、觀測方法、觀測目標以及如何尋找小行星,並詳細介紹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天體的設防方法和手段。接待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傳授天文科普知識,凡是聽過他講解的無論是大人、小孩,還是專家、學者、老百姓,無不為他點贊:講的好、講的到位、講的有聲有色、通俗易懂。他抓住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參觀群體像講故事一樣敘述,把近地天體觀測樓的外型和設計理念與當地的火山岩石結合起來講述,使學生和參觀人員感悟到觀測樓就好似剛剛降落在跑馬山頂的宇宙飛行器或探測器,同時也瞭解了當地的地質構造。

敬業奉獻20年、紮根大山“仰望星空”的天文科技工作者姚進生

姚進生把科普講座當作課堂,極其生動地從太陽系講到銀河系直至河外星系,從系內行星講到系外行星和類地宜居行星以及星系的起源和演化;穿插介紹中外最新的天文科研動態和天文進展;以及到目前還未解決的疑難問題或者用目前的理論還無法解釋的天文觀測現象一一列舉出來;告訴學生們這些問題有待他們攻克,激發他們努力向上刻苦勤奮學習。每年還不定期舉辦各種類型不同天像觀測的夏、冬令營活動,同時給參加活動的學生們結合觀測天像作相應的天文科普報告,多年來共作科普報告近100場。

敬業奉獻20年、紮根大山“仰望星空”的天文科技工作者姚進生

姚進生於2012年5月退休,地方聘他到江蘇淮安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任教,主要負責天文觀測和天文科普教育。截止2016年底,共組織特殊天像觀測8次,參加的學生和天文愛好者達1000人次;淮安市及周邊縣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天文科普講座活動等15場,人數2000多人。2017年初,他又被聘為鐵山寺天文科技館副館長一職,負責科技館的日常管理與運營,為科技館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姚進生雖然退休,但他心繫天文知識的傳播,誓把天文科學普及全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