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投資的角度說——自給自足的美國養老體系

從金融投資的角度說——自給自足的美國養老體系

自給自足說養老:

《財經郎閒平》130114——“鵝立雞群”的中國儲蓄率——郎鹹平說:

美國才是真正的儲蓄大國,美國人把錢不是放在銀行裡 他們通過退休金來存錢,美國政府鼓勵老百姓儲蓄,怎麼鼓勵,三種方法:

第一,每年要交這個社會稅。

第二個,叫做401k這個項目。(公司配套養老保險金制度)

第三個是1974年的時候推動的,叫做個人退休金賬戶(IRAR)。

都是要到退休之後才能夠拿出來。這筆錢百分之八十幾都投入了美國股市,如果美國的股票市場能夠保證如此高回報率的話(投資複合增長率7%),使得美國人透過可以通過股票市場的上漲而上漲,除了,美國的上市公司發股利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 美國政府的執政目標是什麼,就是通過股票市場的不斷上漲(美國上市公司的價值在增加導致的),讓老百姓(大部分工薪階層,富人有自己的更多樣的理財方式)財富增加,讓老百姓退休金增加,讓老百姓退有所終,退有所養,所以美國人在銀行的存款只有4%5%,但是美國是一個儲蓄大國。(工作、退休金即儲蓄、股市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應該說美國股市的年回報率(上漲加股利)並沒有很高,投資收入稅還有點重,而且很大部分都是機構投資者幫助投資,美國退休金制度中有一部分也是現收現付的,美國這個退休金制度並沒有那麼好。(美國人醫療支出是非常之高的)

很多國家的養老保險基金都投資在美國金融市場。

現收現付養老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最主要的就是看養老金投資的年回報率。

養老最大的花銷就是醫療保險,這是一個無底洞,去掉這個,一個人從工作開始交的養老金,年回報率高一點(投資複合增長率),自己養老還是可以的。

不過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大部分家庭都需要靠自己的收入來過生活、養老,當然我們的一部分收入交給政府,讓政府來提供公共福利以及通過收入分配來支持一小部分收入並不是很高的家庭或者個人的相對不是很低的福利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