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破世界紀錄?!獨家揭祕這部刷爆全網大片背後的故事

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鐘

前段時間,新華社推出了一部創意微電影《我夢想 我奮鬥 我奔向》,該短片以8分鐘一鏡到底的創意方式,帶我們從1978年開始,穿越40年的光陰。

發佈第一天,發佈24小時內,全網傳播量破億!

這還了得?

今天,場庫獨家採訪了這支短片的幕後團隊,為你揭秘這部刷爆全網的短片背後的故事!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從左到右依次為技術指導Bucky 導演馬軼群 副導演楊之軒)

前期準備隱藏“小心機”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這部製作精良的8分鐘短片,從前期準備到成片,前後共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但其中測試和拍攝只用了4天的時間,其餘的精力則大量花費在了前期策劃和拍攝籌備上。

“前期策劃1個月,拍攝籌備半個月,後期近2個月。”導演馬軼群說。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導演馬軼群)

“這部片子的創意靈感,是想將改革開放40年中的代表性事件,在有限時長裡呈現給觀眾,引領觀眾回顧過去的40年給大家日常生活帶來的全方位的改善,所以如何有效的展示,是我們主要思考的問題,這需要精密的策劃和籌備。”

經過了反覆的討論和商定,最後團隊決定用彩蛋的形式集中展現改革開放40週年對人民的生活產生的積極影響。

細心的朋友會在短片中發現很多有趣的小秘密,比如:

這輛車的車牌為“滬S·E1219”,這正好是當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營業的日子(Shanghai Stock Exchange,1219);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劉燁撕下牆上的日曆,畫面是香港會展中心,時間顯示為1997年7月1日,正是香港迴歸的日子;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一閃而過的電子錶,上面的時間為12月20日,這是澳門迴歸日期,紫荊花擺設與電子錶相互呼應,表現了在外遊子(香港 澳門)終於迴歸祖國的迫切心情。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就設置了40個彩蛋。一方面是為了增加片子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看到彩蛋的時候更有代入感,能夠深切的體會到改革開放其實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談到設置彩蛋的初衷,馬導如是說。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為了增強代入感和真實感,其實這些彩蛋道具,大部分真的都是那個年代的物品!

78年的中國郵政的郵包,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自行車,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長虹電視,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還有80年代的茅臺……都是博物館提供的!!!

奧運場次劉燁的衣服,火炬是當時北京的一個火炬手提供的;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還有一些是團隊精心製作的,比如高考准考證,監考證,小崗村承包責任書等都是按照1:1還原當年老物件。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看到這裡,v姐不禁感嘆,真的可以說是非常用心了!

劉燁圈粉無數成“團寵”

“劉燁真的不愧是影帝啊!會演戲,還會講戲,帶戲,人特別好,也非常配合!”

談到主角劉燁時,主創團隊的工作人員都讚不絕口。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為了體現40年的變化,團隊預設了很多場景,每個場景中都需要主角演繹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角色,有學生、農民、個體戶、人民教師、父親等等十幾個角色。

因此,需要找一位演技出眾並且正能量的演員來演繹這些角色。

同時,還需要1978年出生,親自經歷過40年以來中國的成長和進步。

而正好1978年出生的“影帝”劉燁,就成為了不二人員。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我們當時聯繫劉燁的時候,他立馬就愉快地答應了,還特地從法國飛過來參加拍攝。”

合作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

進組以後,劉燁憑藉精湛而成熟的演技,很快進入了角色。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同時,他對自我要求也特別高,每拍完一場,都會主動去看一下,有些鏡頭導演已經過了,但他覺得自己可以演繹得更好,還會要求重新拍攝。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這部戲裡面對群眾演員比較多,不是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同時兩天的拍攝時間又很緊張,所以很多群演進入不了狀態,這時,劉燁都會主動去跟群演講戲,告訴他們如何儘快進入角色。

有些群演狀態不好,但是一跟劉燁對戲,一下子就進入了。

因此,火華社長不但靠顏值圈粉無數,也憑藉實力讓全組人員折服,成了“團寵”。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雖然身為“影帝”,但劉燁一點明星的架子也沒有,非常配合工作人員。

第二天拍攝時,影棚突然停電了1個多小時,全員都需要等待,劉燁沒有發火,陪著大家一起等,還安慰工作人員不要著急。

可是他的檔期只有兩天,為了不耽誤拍攝,來電後,現場各組為追趕時間展現了超強執行力,劉燁陪大家一起加班,連續拍攝了10個小時,最終在大家高效配合下,片子在預定的時間內拍攝完成。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其實,原本這部短片是沒有語音的,但後期製作時,團隊接到指令,需要為影片做後期配音和字幕。

於是,工作人員又聯繫到了正在杭州拍攝的劉燁,劉燁又是當場就答應配合,後來,為了保證質量,原本計劃兩個小時的配音時間,他主動增加到了五個小時,從下午4點一直配到快晚上8點。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的成片質量大家有目共睹,劉燁也因為這部短片廣獲好評。

或許,在這個流量小生吸金圈粉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這樣敬業負責的老戲骨吧。

獨家技術,超長軌道,意外打破世界記錄

不得不提的是,這部短片之所以在眾多同主題的短片中脫穎而出,憑藉的就是它獨特的全程一鏡到底技術!

所謂的一鏡到底,就是指拍攝中沒有cut情況,運用一定技巧將作品一次性拍攝完成。

這就需要對鏡頭的起幅和落幅有精準設計和控制,可以很好的掩蓋剪輯的痕跡。

這部短片的拍攝就是藉助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場的motion control設備Milo Long Arm。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這款設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一款Motion control 設備,拿過奧斯卡最佳創新設備獎,國內僅有兩臺。”

談到拍攝技術,短片的Milo技術指導Bucky很興奮。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Milo技術指導Bucky)

Milo Long Arm本身手臂可延展到6.8米,但為了涵蓋14個場景,此次拍攝為Milo配備了14節3米長的軌道,共計42米。


“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Milo設計一個8分鐘的長鏡頭,並且可以進行無限重複,並且每一次重複的軌跡都是一模一樣的,因此在完成了前一個場景的拍攝後演員就有時間去更換衣服及造型。


之後進入到下一個場景Milo再重新運行一遍這個軌跡就可以實現演員在不同場景中以不同服裝造型出現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們甚至增加了夜晚到白天的一個燈光效果的改變,比如影片開場劉燁挑燈夜讀到下一場劉燁白天參加高考的一個時空的改變。”

要知道,之前世界上最長的拍攝軌道鋪設也只有39米,這次的拍攝直接打破了世界紀錄!

另外,這部短片一共設置了23個場景切口,這些切口從技術上來說都是每場戲直接的銜接口,也就是之前提到的無縫轉場的切口。

這幾個切口仔細看的話都是靜物,在Milo重複運動經過這些切口的時候都是一樣的,所以這裡比較適合做每個場景每場戲的轉場,這樣演員才有時間去更換服裝和造型。

而在場景互動方面,團隊使用較多的是動勢互動,根據演員的動作、走位乃至眼神的一個運動,順勢轉到下一個場景。

以下海和香港迴歸場景為例,演員下車以後動作的大方向指向的是下一個場景的起始位置。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此外,每個場景中的聲音元素也是經過設計的,每個場景都有所謂的“主題曲”,這些被大家所熟知的旋律與場景的結合可以產生一種良好的聯動,這種聯動最終給觀眾帶來的是我們所期待的,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

新技術來臨,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我們用到的MOCO叫Milo,是從英國引進的一款motion control設備,這款設備的亮點是它的智能性、穩定性、精準性,這三個是Milo相較於其他MOCO產品最大的優勢。”

談到Moco的價值和優勢,短片的副導演楊之軒為我們做了解答。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副導演楊之軒)

Milo Long Arm有一套可拆裝的手臂,最長可以伸到6.8米遠,可以升到離地6米高,在能實現如此大範圍調度的同時,Milo還可以保持非常高的穩定性,即使是裝著探針鏡頭也不會感覺到鏡頭畫面的抖動。

而為此次拍攝租用的安琴19.5-94mm鏡頭,是一顆很大很重的變焦鏡頭,但是最終呈現出來的畫面還是非常穩定的。

於此同時,在拍攝過程中,還能通過Milo的計算機來精準控制這款安琴鏡頭的變焦以及焦點,這是市面上普通的MOCO設備所不具備的。

Milo最大的特點是智能性,它可以將鏡頭的運動軌跡經過計算機進行數據化處理,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一些更高階的拍攝。

例如《蟻人》中出現的“大小人效果”,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逆世界Upside Down》中的上下顛倒效果。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Milo的軌跡數據是可以跟3dmax 3dmaya等三維軟件進行互通的,我們會在後續的作品中採用這些拍攝方式。但技術說到底還是要跟內容結合才可以,要發揮Milo的優勢就需要有好的創意好的腳本來支持,比如HBO的《權利的遊戲》系列,好萊塢的一些大電影都用到了Milo這款設備,98年的時候Milo還拿到了奧斯卡最佳運動控制設備獎。”

不難看出,Milo的投入和使用,對於影視工作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首先是創意方面,技術元素是驅動創意的最重要元素之一,Milo為國內同行打開了新的創意大門,同時,這項技術的特性可以讓我們的創意更靈活,更豐滿。

其次是人才建設方面。這個設備其實在國外的影視圈中已經算是標配了,很多我們熟悉的好萊塢大片都用到過,例如復聯,星球大戰,蟻人,王牌特工等等,他們對於這種設備的使用程度和頻率遠遠大於國內同行。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對於國內來說,這個設備和技術不算是陌生,但是使用頻率卻很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設備數量的稀少,另一方面是相關專業人才的不足。以相關專業人才為例吧,作為一個好的操作員或者導演,需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明晰的三維空間概念,良好的創意思維和豐富的機械、電子知識積累等等。我們會依託現有資源,藉助我們的平臺,開辦技術人員培訓與養成項目,希望通過推廣這項技術,為國內的影視行業提供一批高素質的從業人員,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新華網的工作人員表示,也會大力推廣這項技術在創意短視頻領域的運用,進一步延伸這項技術在創意短視頻領域的功能,打破技術壁壘,為廣大從業人員提供創意與實踐的沃土。

導演任鵬遠說過:“(一部好的影片)第一就是要把內容做好,第二就是要找專業的人。”

這部短片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不僅是靠好的內容和創意,也是依託了最新的技術和這支專業的團隊。

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場也歡迎對高水準一鏡到底以及其他創新拍攝手法感興趣的朋友,到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場參觀研討。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具體地址是:北京西二環天寧一號文化科技創新園35號樓)

雖然影視行業迎來了寒冬,但我們相信,只要電影愛好者熱情不滅,就一定能迎來新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