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钟

前段时间,新华社推出了一部创意微电影《我梦想 我奋斗 我奔向》,该短片以8分钟一镜到底的创意方式,带我们从1978年开始,穿越40年的光阴。

发布第一天,发布24小时内,全网传播量破亿!

这还了得?

今天,场库独家采访了这支短片的幕后团队,为你揭秘这部刷爆全网的短片背后的故事!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从左到右依次为技术指导Bucky 导演马轶群 副导演杨之轩)

前期准备隐藏“小心机”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部制作精良的8分钟短片,从前期准备到成片,前后共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但其中测试和拍摄只用了4天的时间,其余的精力则大量花费在了前期策划和拍摄筹备上。

“前期策划1个月,拍摄筹备半个月,后期近2个月。”导演马轶群说。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导演马轶群)

“这部片子的创意灵感,是想将改革开放40年中的代表性事件,在有限时长里呈现给观众,引领观众回顾过去的40年给大家日常生活带来的全方位的改善,所以如何有效的展示,是我们主要思考的问题,这需要精密的策划和筹备。”

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商定,最后团队决定用彩蛋的形式集中展现改革开放40周年对人民的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细心的朋友会在短片中发现很多有趣的小秘密,比如:

这辆车的车牌为“沪S·E1219”,这正好是当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营业的日子(Shanghai Stock Exchange,1219);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刘烨撕下墙上的日历,画面是香港会展中心,时间显示为1997年7月1日,正是香港回归的日子;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一闪而过的电子表,上面的时间为12月20日,这是澳门回归日期,紫荆花摆设与电子表相互呼应,表现了在外游子(香港 澳门)终于回归祖国的迫切心情。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就设置了40个彩蛋。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片子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看到彩蛋的时候更有代入感,能够深切的体会到改革开放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谈到设置彩蛋的初衷,马导如是说。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为了增强代入感和真实感,其实这些彩蛋道具,大部分真的都是那个年代的物品!

78年的中国邮政的邮包,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自行车,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长虹电视,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还有80年代的茅台……都是博物馆提供的!!!

奥运场次刘烨的衣服,火炬是当时北京的一个火炬手提供的;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还有一些是团队精心制作的,比如高考准考证,监考证,小岗村承包责任书等都是按照1:1还原当年老物件。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看到这里,v姐不禁感叹,真的可以说是非常用心了!

刘烨圈粉无数成“团宠”

“刘烨真的不愧是影帝啊!会演戏,还会讲戏,带戏,人特别好,也非常配合!”

谈到主角刘烨时,主创团队的工作人员都赞不绝口。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为了体现40年的变化,团队预设了很多场景,每个场景中都需要主角演绎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角色,有学生、农民、个体户、人民教师、父亲等等十几个角色。

因此,需要找一位演技出众并且正能量的演员来演绎这些角色。

同时,还需要1978年出生,亲自经历过40年以来中国的成长和进步。

而正好1978年出生的“影帝”刘烨,就成为了不二人员。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我们当时联系刘烨的时候,他立马就愉快地答应了,还特地从法国飞过来参加拍摄。”

合作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

进组以后,刘烨凭借精湛而成熟的演技,很快进入了角色。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同时,他对自我要求也特别高,每拍完一场,都会主动去看一下,有些镜头导演已经过了,但他觉得自己可以演绎得更好,还会要求重新拍摄。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这部戏里面对群众演员比较多,不是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同时两天的拍摄时间又很紧张,所以很多群演进入不了状态,这时,刘烨都会主动去跟群演讲戏,告诉他们如何尽快进入角色。

有些群演状态不好,但是一跟刘烨对戏,一下子就进入了。

因此,火华社长不但靠颜值圈粉无数,也凭借实力让全组人员折服,成了“团宠”。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虽然身为“影帝”,但刘烨一点明星的架子也没有,非常配合工作人员。

第二天拍摄时,影棚突然停电了1个多小时,全员都需要等待,刘烨没有发火,陪着大家一起等,还安慰工作人员不要着急。

可是他的档期只有两天,为了不耽误拍摄,来电后,现场各组为追赶时间展现了超强执行力,刘烨陪大家一起加班,连续拍摄了10个小时,最终在大家高效配合下,片子在预定的时间内拍摄完成。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其实,原本这部短片是没有语音的,但后期制作时,团队接到指令,需要为影片做后期配音和字幕。

于是,工作人员又联系到了正在杭州拍摄的刘烨,刘烨又是当场就答应配合,后来,为了保证质量,原本计划两个小时的配音时间,他主动增加到了五个小时,从下午4点一直配到快晚上8点。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的成片质量大家有目共睹,刘烨也因为这部短片广获好评。

或许,在这个流量小生吸金圈粉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敬业负责的老戏骨吧。

独家技术,超长轨道,意外打破世界记录

不得不提的是,这部短片之所以在众多同主题的短片中脱颖而出,凭借的就是它独特的全程一镜到底技术!

所谓的一镜到底,就是指拍摄中没有cut情况,运用一定技巧将作品一次性拍摄完成。

这就需要对镜头的起幅和落幅有精准设计和控制,可以很好的掩盖剪辑的痕迹。

这部短片的拍摄就是借助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的motion control设备Milo Long Arm。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这款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款Motion control 设备,拿过奥斯卡最佳创新设备奖,国内仅有两台。”

谈到拍摄技术,短片的Milo技术指导Bucky很兴奋。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Milo技术指导Bucky)

Milo Long Arm本身手臂可延展到6.8米,但为了涵盖14个场景,此次拍摄为Milo配备了14节3米长的轨道,共计42米。


“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Milo设计一个8分钟的长镜头,并且可以进行无限重复,并且每一次重复的轨迹都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在完成了前一个场景的拍摄后演员就有时间去更换衣服及造型。


之后进入到下一个场景Milo再重新运行一遍这个轨迹就可以实现演员在不同场景中以不同服装造型出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甚至增加了夜晚到白天的一个灯光效果的改变,比如影片开场刘烨挑灯夜读到下一场刘烨白天参加高考的一个时空的改变。”

要知道,之前世界上最长的拍摄轨道铺设也只有39米,这次的拍摄直接打破了世界纪录!

另外,这部短片一共设置了23个场景切口,这些切口从技术上来说都是每场戏直接的衔接口,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无缝转场的切口。

这几个切口仔细看的话都是静物,在Milo重复运动经过这些切口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所以这里比较适合做每个场景每场戏的转场,这样演员才有时间去更换服装和造型。

而在场景互动方面,团队使用较多的是动势互动,根据演员的动作、走位乃至眼神的一个运动,顺势转到下一个场景。

以下海和香港回归场景为例,演员下车以后动作的大方向指向的是下一个场景的起始位置。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此外,每个场景中的声音元素也是经过设计的,每个场景都有所谓的“主题曲”,这些被大家所熟知的旋律与场景的结合可以产生一种良好的联动,这种联动最终给观众带来的是我们所期待的,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新技术来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用到的MOCO叫Milo,是从英国引进的一款motion control设备,这款设备的亮点是它的智能性、稳定性、精准性,这三个是Milo相较于其他MOCO产品最大的优势。”

谈到Moco的价值和优势,短片的副导演杨之轩为我们做了解答。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副导演杨之轩)

Milo Long Arm有一套可拆装的手臂,最长可以伸到6.8米远,可以升到离地6米高,在能实现如此大范围调度的同时,Milo还可以保持非常高的稳定性,即使是装着探针镜头也不会感觉到镜头画面的抖动。

而为此次拍摄租用的安琴19.5-94mm镜头,是一颗很大很重的变焦镜头,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还是非常稳定的。

于此同时,在拍摄过程中,还能通过Milo的计算机来精准控制这款安琴镜头的变焦以及焦点,这是市面上普通的MOCO设备所不具备的。

Milo最大的特点是智能性,它可以将镜头的运动轨迹经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更高阶的拍摄。

例如《蚁人》中出现的“大小人效果”,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逆世界Upside Down》中的上下颠倒效果。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Milo的轨迹数据是可以跟3dmax 3dmaya等三维软件进行互通的,我们会在后续的作品中采用这些拍摄方式。但技术说到底还是要跟内容结合才可以,要发挥Milo的优势就需要有好的创意好的脚本来支持,比如HBO的《权利的游戏》系列,好莱坞的一些大电影都用到了Milo这款设备,98年的时候Milo还拿到了奥斯卡最佳运动控制设备奖。”

不难看出,Milo的投入和使用,对于影视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首先是创意方面,技术元素是驱动创意的最重要元素之一,Milo为国内同行打开了新的创意大门,同时,这项技术的特性可以让我们的创意更灵活,更丰满。

其次是人才建设方面。这个设备其实在国外的影视圈中已经算是标配了,很多我们熟悉的好莱坞大片都用到过,例如复联,星球大战,蚁人,王牌特工等等,他们对于这种设备的使用程度和频率远远大于国内同行。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对于国内来说,这个设备和技术不算是陌生,但是使用频率却很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设备数量的稀少,另一方面是相关专业人才的不足。以相关专业人才为例吧,作为一个好的操作员或者导演,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明晰的三维空间概念,良好的创意思维和丰富的机械、电子知识积累等等。我们会依托现有资源,借助我们的平台,开办技术人员培训与养成项目,希望通过推广这项技术,为国内的影视行业提供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新华网的工作人员表示,也会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在创意短视频领域的运用,进一步延伸这项技术在创意短视频领域的功能,打破技术壁垒,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创意与实践的沃土。

导演任鹏远说过:“(一部好的影片)第一就是要把内容做好,第二就是要找专业的人。”

这部短片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不仅是靠好的内容和创意,也是依托了最新的技术和这支专业的团队。

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也欢迎对高水准一镜到底以及其他创新拍摄手法感兴趣的朋友,到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参观研讨。

无意间破世界纪录?!独家揭秘这部刷爆全网大片背后的故事

(具体地址是:北京西二环天宁一号文化科技创新园35号楼)

虽然影视行业迎来了寒冬,但我们相信,只要电影爱好者热情不灭,就一定能迎来新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