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駱賓王造反,僅3個月就被武則天擺平了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婦孺皆知的《詠鵝》出自於7歲的駱賓王,我們小時候學唐詩,都會學的一篇古詩,朗朗上口。駱賓王與盧照鄰、王勃、楊炯四人被稱為“初唐四傑”,他才學出眾,尤其擅長寫詩,而這樣一位文化人最後居然造反,但卻被武則天3個月就剿滅了。

“神童”駱賓王造反,僅3個月就被武則天擺平了

公元683年,駱賓王還在老家的臨海縣當一名小官,也就是很普通的縣官。在這一年的冬天,唐高宗李治駕崩,遺詔是立太子李顯為帝。而當時的武則天已經在唐高宗時期,把持了朝政十幾年,這種皇權在手的感覺讓武則天很是享受,她怎麼就這樣放棄手中的權利。於是就決定廢長立幼,目的就是繼續自己獨攬大權。

“神童”駱賓王造反,僅3個月就被武則天擺平了

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大權,便排除異己,謀殺唐氏功勳,並設立間諜機構,當時每個人都以告密自衛,整個帝國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駱賓王目睹了武則天的各種罪行,心中是憤怒不已,於是便聯合當時手握兵權的徐敬業起義伐武,打出“擁戴李顯,匡扶唐室”的主張。出師都要寫檄文,駱賓王就起草寫出了著名的《討武氏檄》,可謂義正言辭,氣勢恢宏。武則天看了這篇檄文,也不禁發出感嘆:“宰相安得失此人?”武則天也不禁被駱賓王的才華所折服。

“神童”駱賓王造反,僅3個月就被武則天擺平了

起義的“叛軍”在初始階段,勢頭不錯,所向披靡,最後因為徐敬業沒有抓住有利的戰機,被武則天派兵剿滅了。這場歷時3個月的起義,最終在揚州城下宣告失敗。徐敬業被殺,而駱賓王的去向卻不為人知,時至今日還存在著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