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萬人排隊退押金:ofo的“理想”只值199塊?


1200萬人排隊退押金:ofo的“理想”只值199塊?


作者 | 墨多先生

來源 | 墨多先生(ID:mrmoduo)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

12月19日,戴威發表了一封全員信:勇敢活下去,為欠的每一分錢負責!

然而,這段慷慨激昂地言辭,彷彿並沒有換來外界的慈悲與寬容。

截止到昨晚,ofo迎來了近期來日均流量的頂峰——近1200萬人登陸,在線等待退押金。

甚至有的人頂著寒風,穿越了大半個北京城,在ofo總部樓下排隊四五個小時索要退款。

對於一個年輕的創業者來說,錢沒了,可以再賺,項目沒了,可以再換。然而,如果信任一旦崩塌,無論你說什麼、做什麼,結果都是錯的。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3年燒了上百億,投放2000多萬輛單車。在媒體看來,這場來自於資本的博弈,除了留下了一片廢墟和欠款,其餘根本不值得一談。

與此同時,資本也是無情的,如果你不肯向勢力低頭,就必須要尊重殘酷的故事結尾。

可以想象,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這是怎樣的一個“艱難時刻”。

而站在用戶的角度,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或許只是生活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至於支持還是詆譭,完全靠的是你我之間的“緣分”。

於是我在想,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無論99塊還是199塊,都不至於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那為何還會導致“千萬人同時排隊退款”的境地?

換個角度說,如果199塊足夠挽留一家公司的命運,一般人會在什麼條件下選擇繼續支持?

在我看來,或許很多人寧願把這點錢拿來打賞乞丐,也不願意把錢捐給一家企業。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覺得199塊至少能讓一個乞丐吃上幾頓飽飯,但對於一家企業而言,這點錢不過杯水車薪,這麼做無異於把錢送進了“資本家”的口袋。

以上心理,其實也反映了施助者的2種視角:

1)施助者與受助者存在某種地位落差;

2)施助者希望明確自己的幫助有意義。

用一句話概括,大多數願意提供幫助的人,都是覺得自己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可遺憾的是,在戴威以往的公關處理中,不僅沒讓用戶產生任何參與感,反倒還犯下了兩個比較明顯的錯誤:

首先,戴威的每一次發言,都不自主地站在了“上帝視角”。

正如前面所說,一個人之所以願意幫助另一個人,是因為他能感受到自己正在扮演一種積極的形象。

要做到這點,首先你要讓自己處在一個比較低的姿態。比如很少有人會借錢給一個比自己富有的朋友,但卻會為一個不如自己的陌生人慷慨解囊。

之前有類刷屏的文章《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其中列舉了胡瑋煒、戴威、黃崢等年輕創業者的財富逆襲故事,於是很多人想當然把他們抬到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

再加上媒體的大肆鼓吹,人們會不自覺地把企業行為等同於個人標籤,並且不斷地抬高他對你的預期。換句話說,你賺的錢輕而易舉,而我賺的可都是辛苦錢。

所以,當ofo資金斷鏈的傳聞一出,雖然戴威站出來說“ofo不會倒閉”,但反而“落井下石”的人更多了。因為你樹立的是“救世主”的形象,而作為一個普通用戶,這跟我有毛關係?

相反,如果用戶想要幫助你,前提一定是激活了自己的積極心理,比如你要讓他們覺得,正是因為這199塊的幫助,你才能活下去。

可惜,ofo的退款頁面上從來沒有體現過這點,而顯示的只有:前面有XXXXXXXX位正在排隊...

其次,相比“硬抗”,也許更好的方式是坦誠。

有人說,共享單車,不過是在城市裡建造一座座墳場。

在這一點上,我始終認為ofo的初衷是好的,畢竟它給人們3公里內的出行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換句話說,ofo破產是資本爭奪的必然,也只有極少數人能在類似的戰爭中倖免。

也許,ofo最終無法避免死亡,但我仍認為它可以用更好的姿態結束。比如,用坦誠換回曾經用戶多一點點的耐心和支持。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之所以有的用戶失去耐心,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因為真相早已發生,而ofo卻不自覺地選擇了“隱瞞”。

比如過去幾個月,ofo的押金退還從一開始改為3~5個工作日,再後來延長至15個工作日,直到如今,已有1200多萬人排隊。

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不是現金,而是來自用戶的信任,而影響信任的要素有兩點:一是預期,二是交付。

信任之所以會崩塌,要麼是因為對方給你的預期太高,要麼是因為你交付的質量太低。

這就好比一個人問你借錢,說好3天還,結果一個周還沒動靜。這時候你對他的信任就會大打折扣。

反之,如果對方確實沒有能力償還,但他卻提前一天告訴了你實情,那麼信任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所以,想在危機中維持信任,有時候不能只靠一味地追求交付,還需要學會有勇氣坦誠。

談到這裡,這讓我想到另外一個話題:資本寒冬,到底誰能判決一家公司的理想?

答案顯而易見——用戶。

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過去的幾年,太多人鼓吹資本的好處,而直到大浪退去,很多人才清醒地認識到,原來經營了多年,不過拼的是大家對你的“信任”。

“讓世界沒有陌生的角落”——這是ofo官網上的slogan,也是戴威在全員信中寫下的最後一句話。

然而遺憾的是,如今的戴威一定會對這個世界感到無比的陌生。

因為他或許從未想到,自己的理想在1200萬人面前,竟然還不值199塊。

反之,理想究竟值多少錢?想必這點沒人能說清楚。

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就是每個人的理想在別人眼裡都有價格,因為我們都是在用實際行動為ta投票。

比如ofo,我選擇保留退款的權力,因為一個人的理想,在我眼中可能遠不止199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