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基本面助力 稀土板塊再顯強勢

告別此前持續回調,上週五稀土板塊出現了久違的上漲。截至收盤,板塊整體漲幅達到4.17%。即便在上週五的盤面大漲中,亦堪稱一大亮點,再度吸引起投資者注意。

分析人士表示,去年以來板塊持續回落,個股估值普遍有所調整。隨著供需關係趨緊的格局再現,行業基本面改善的預期有望逐漸強化,在消息面助力下後市板塊仍有表現可能。

消息面利好

在上週五兩市的大幅回升中,稀土板塊整體表現同樣不俗,截至收盤,板塊大漲4.17%,成為盤面中的眾多“看點”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整體而言,由於需求旺盛,稀土行業供給總體緊縮的局面此前就已有所顯現。在這一大前提之下,稀土相關概念表現的機會本身就值得跟蹤。而由於稀土需求端難有超預期增長,影響稀土價格的變量更多地集中在供給端。

消息面上,1月4日,工信部等12部門發佈《關於持續加強稀土行業秩序整頓的通知》,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提升行業發展質量。《通知》聚焦稀土資源開採、總量控制計劃、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流通等重點環節,加強對壓覆稀土資源回收項目、生產計劃執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原料使用、進出口管理等重點問題監管和查處力度,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將督查貫穿於依法整頓全過程,切實落實集團管控責任和地方監管責任,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督查機制、暢通舉報渠道、加大處罰力度四個方面確保相關工作落實到位。

西南證券表示,本次《通知》有以下四大新特點。首先,分工更加明確,對稀有金屬部際協調機制成員單位、省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稀土集團的工作職責均作了進一步細化;其次,督查更加有效,在要求地方定期開展自查基礎上,首次建立多部門聯合督查機制,每年開展一次專項督查,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問責;其次,內容更加全面,不僅涵蓋了礦山開採、冶煉分離、資源綜合利用和貿易流通等全產業鏈環節,還補充了壓覆礦、代加工、獨居石、進口礦等內容;最後,手段更加豐富,包括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加強對私挖盜採、違規新建等情況的監控,將稀土金屬納入稀土專用發票監管,實行全產業鏈專票管理等。

基本面仍待改善

截至上週五收盤,Wind概念板塊中,稀土指數中的5只成分股全數實現上漲。在97個Wind概念板塊中漲幅位列第四,表現已屬強勁。

從基本面上看,一方面,儘管政策環境利好相當給力,但是不抵外部環境造成的壓力。2018年的稀土市場行情額外低迷或稱之冷靜,甚至連震盪幅度都很小。據業內專家透露,過去每年“黑稀土”的供應量可達4萬噸至6萬噸,而2018年度全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是12萬噸。可見,若缺少常態化的督查機制,這一行業將始終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

另一方面,分析人士指出,在面臨製造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大背景下,關鍵戰略材料將成為新階段的重中之重,其中新型顯示材料、稀土磁性材料、航空航天裝備材料等成為“十三五”重點突破對象,產業化、國產化正在提速,由於漲價預期支撐疊加政策利好,市場中稀土相關品種將再度迎來可配置時間。

短期而言,百川資訊最新報告認為,隨著春節臨近及中下旬物流運輸受限等影響,近兩週下游市場或將開始進行春節庫存補貨,稀土市場或將回暖,對近期價格有所支撐。截至1月4日,主流品種鐠釹氧化物報價為31.5萬元/噸至31.8萬元/噸,金屬鐠釹在40.2萬元/噸至40.5萬元/噸。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