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企業應對經濟困局的十大策略之持續創新

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為了應對未來經濟環境的急劇變化,特別是不確定因素的增加,我們企業就需要加大對創新的投入。

未來三年,企業應對經濟困局的十大策略之持續創新

關於創新,我有三個方面的建議分享給大家的:

一、精益化的研發

未來三年,希望我們的企業更加的聚焦,同時通過更多的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和創新模式,來適應市場新的需求,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提出一個概念:精益化的研發。

我們很多企業在以前更多的是模仿,尤其在產品研發上,看到其他企業生產的產品銷量很好,然後就拿來模仿和改良,最後再將其推入市場。

因為以前的市場空間很大,而且不斷的膨脹和發展,所以企業模仿來的產品同樣可以取得很好的業績。

但是伴隨著我們整個經濟環境慢慢進入到一個過剩的狀況,在經濟新常態的環境裡面,我們會發現原來的產品創新能力已經遠不能適應今天消費者的變化。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從新來梳理,需要有很好的精益產品創新的思路,如何做產品的創新。關於產品創新,它的內容是一門大課。後面,我會在公眾號蔡元頻道,系統化的講解關於產品創新的知識。

二、加大對員工和人才的培養

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企業在兩個方面是不能缺少投入的,一個就是前面提到的對新產品和新服務的研發,第二個就是企業對人才的投入。

越是在困局面前,企業越需要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加大對人才的賦能。人是一切企業經營的核心,沒有人才我們的想法只是空空的理念而已。

在以前,企業發展的順風順水的時候,我們很多的企業會把對員工的培訓和人才的投入當成一種福利來對待。在未來三年,企業要把對員工和人才的投入當做系統化的工程來對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與競爭對手的競爭過程中贏得不敗之地。

企業的產品和模式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但是唯獨我們對人才的培養是別人學不來的。因為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就像海底撈的員工和服務我們學不會一樣。

企業對人才的投入是一個持久的過程,經過多年才會沉澱下企業的人才機制和氛圍文化,這些是別人很難一下子學會的,所以它可以產生持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三、商業模式的創新

很多企業在傳統領域裡面一直採用的是差價的思維策略,而且不太重視品牌建設。今天很多的企業家朋友都在學習商業模式創新。

那未來三年商業模式創新是我們很多中小微企業必須面臨的一個重要的難題。因為我們傳統的商業模式或者成本結構,已經不能適應今天時代的變化。

今天是一個平臺化的時代,每個企業都想做平臺。同時今天也是一個圈層的經濟,我們需要社群關係,需要大數據,需要人工智能的思維來重新構建整個商業生態體系。因此商業模式的構建就顯得非常重要,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是我們未來三年每一家企業必須經歷的過程。

在這裡,我們需要一個重要的思維,那就是資本助力。因此我們要學習金融,要有資本的投入,讓我們的企業即賺錢又值錢 。

持續的創新是我們企業發展始終最核心的問題,就像我們國家的五大發展理念,第一個理念就是創新,所以只有持續的創新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