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聖祥
近日,一張父親舉著“轉讓女兒救兒子”廣告牌的圖片引發社會關注。廣告牌中寫道,4歲的兒子患有白血病,家中無力負擔治療費用,如果有人願意出錢治療兒子,可以將同樣4歲的女兒送給對方。經查,孩子病情屬實,已在各眾籌平臺募集了9萬餘元,但其中近4萬元由於網友舉報無法提出。
針對這位父親的行為,有網友表示這是赤裸裸的重男輕女,也有網友表示這種籌款方式有炒作之嫌,更有網友質疑其壓根兒就是個騙局……猛一看新聞,可能很多人看法類似,觀感確實糟糕,甚至有點反感。免不了要為那被“賣”的女兒想一想,這可憐孩子的心理陰影面積,該有多大啊。
可批評歸批評,對一個處在困境中的人來說,基於一個簡單的目的或者偶然的想法,也許會做出一些衝動的舉止,而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在事先想的特周全。這家人未必真的重男輕女,無非被逼急了只能劍走偏鋒。試想一下,生病的如果是女兒,這位父親舉著的,會不會是“賣兒救女”的牌子呢?
孩子的母親解釋說,“賣女救子”只是為了引起社會關注,希望能籌到更多錢,並不是真要“轉讓”女兒。我願意相信這樣的說法。事實上,在“賣女救子”的圖片引發關注之後,他們在網上籌到的錢,的確在迅速增多。對此,你當然可以批評指責,但也不能否認,很多捐款者確實吃這一套。
想要在眾籌平臺籌到更多錢,不光是“比慘”就可以的,關鍵還要能夠講個“好故事”。否則,在海量的求助信息裡,別人可能根本發現不了你。這是無需諱言的眾籌現實。正如之前曾引發社會討論的那些求助故事,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賣點”。
因為故事講的好,去年的“一元購畫”公益活動特別火。但也因為效果太轟動,隨即遭遇了大量質疑。同樣一件事,尚且可能從感動,迅速變味為反感;不同的事,如何既有傳播效果,又不至於引發反感,在還沒有去做之前,真的很難判斷。
還記得兩年前“最心酸的兒童節禮物——偷來的一個雞腿”嗎?一點雜糧、一個雞腿還有兩本兒童讀物,一位80後媽媽,給生病的孩子,去超市裡偷了這些。這分明是一則偷盜新聞,最後卻演變成了絕對的正能量故事。短短兩個多小時,捐款額就超過了30萬元。
可類似貧困家庭還有很多啊,並非每個都有這樣的幸運。一個“好點子”只能用一次,後來者模仿,收穫的就不再是感動,而是反感了。想到這一層,不覺有點悲傷。彷彿這是窮人求關注的比賽,誰能勝出,除了偶然因素,主要在於“比慘”方式上的“創新”。
比如過去很熱的農民工討薪話題,先是跳樓秀,後來是討薪新聞發佈會,接著還有拜河神討薪,外界的“審怪疲勞”逼迫著他們不斷“創新”;後來還有“開胸驗肺”,甚至是“烙鐵燙癌”,各種各樣求關注的法子層出不窮……相比之下,在街頭舉一塊“賣女救子”的牌子,真算不了什麼。捱罵就捱罵吧,能籌到錢就好。只是因為網友憤而舉報,籌到的錢也無法提出,還有待平臺把關。
網絡慈善當然需要完善,不能一直停留在靠“講故事”要錢的階段;可在現狀改變之前,對“賣女救子”之類窮人求關注的無奈“創新”,只要並不害人,輿論不妨寬容以待。
閱讀更多 舒聖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