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紀實:陳其美的才能,在“賣報”這件事上,大放異彩……

蔣介石的一生196、民國紀實:陳其美的才能,在“賣報”這件事上,大放異彩…

民國紀實:陳其美的才能,在“賣報”這件事上,大放異彩……

開始的時候,陳其美為改變這個國家而努力。

後來,他的努力得到了認可:百姓認可了他;官府認可了他;陳其美成了官府的香餑餑…

陳其美本可以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做一個好人,做一個為國家富強努力的人,做一個受官府、百姓歡迎的人…

陳其美沒有走這條路:陳其美和官府發生了分歧;在“是否舉行富國強兵演說”這件事上,陳其美和官府的意見不一樣(見上集);按中華傳統,意見不一樣的人,就是和自己作對的人;官府認為陳其美和自己作對…官府不在喜歡陳其美;報紙上只刊載兩種文章:讚美和抨擊…;報紙上刊載的描寫事實的文章,也會被歸納為“讚美某人”;官府認為陳其美是反面典型,官府不準報紙讚美陳其美;官府不準報紙刊載描寫陳其美生平的文章;…報紙上只剩下抨擊陳其美的文章…;陳其美重新變成人們眼中的“壞人”…

以客觀事實的角度描寫陳其美,把陳其美寫成“不好不壞”的人,會被扣上“和官府作對”的帽子。

人們不得不把陳其美寫成“卑鄙無恥之徒”“惡貫滿盈的青幫頭子”“從小壞到大的人”…

陳其美又變回人們眼中的“壞人”。

最初,陳其美是壞人。

最初,陳其美一直為這樣的事努力:建設一個人人平等的國家;建設一個混混、官員都能得到平等對待的國家(見《蔣介石的一生156》);建設一個富強的國家…

由於機緣巧合,陳其美成了大英雄(見《蔣介石的一生145》):

陳其美成了官員們追捧的香餑餑,陳其美成了上海百姓眼中“有良知的混混”…

這個時候,陳其美依舊為一件事努力:建設一個人人平等的國家,建設一個富強的國家…

不久後,陳其美判斷官府舉辦的走形式演講不能使國家富強。

有這種認識的陳其美,開始走自己的路(見上集)。

陳其美的做法觸犯了官府的利益。

官府重新把陳其美定義為“壞人”。

陳其美又成了壞人。

陳其美大多時候是一個青幫大佬、混混、壞人,陳其美大多時候被官員厭惡…

在陳其美的人生中,被稱為“有理想”的時刻,太少了…

無論外界評價如何,陳其美始終堅信心中的信念:創建一個人人平等的國家…

陳其美的行動,和他的內心保持一致。

陳其美很少出席官府的活動:仍有官員和陳其美交好;仍有官員邀請陳其美做演講…

陳其美把精力傾注到街頭演講上。

陳其美在街頭做了以下事情:展示西方技術;把報紙上的熱門文章講給賣菜大媽聽;揭露社會上的不平等…

陳其美的努力有了小小回報:在他的宣傳下,“科學”“民主”這樣的觀念深入賣菜大媽的心;聽陳其美演講的人越來越多;邀請陳其美演講的人越來越多…

人們聽演講時,會扔給陳其美幾個銅板。

人們請陳其美演講時,會給他一大筆錢。

陳其美靠演講賺了很多錢。

陳其美在街頭演講賺的錢,比他在官府演講時賺的還多…

陳其美演講不只是為了賺錢。

陳其美演講,是為了他的夢想:創建一個人人平等的國家…

陳其美想讓更多人聽到他的演講。

陳其美想把他的想法傳遞給更多人。

為實現這樣的目標,陳其美不斷嘗試:培養幫派成員,使幫派成員成為新的演講人;把演講稿寫成文章,把文章投給報社;賣報紙,把含有自己演講稿的報紙,賣到上海灘每一個角落…

陳其美的才能,在“賣報”這件事上,大放異彩…

陳其美是個崇尚平等的人。

陳其美眼中的平等,和士大夫眼中的不一樣。

士大夫也崇尚平等。

士大夫眼中的平等,是“同級平等”“同僚平等”“讀書人平等”“秀才平等”…在士大夫眼中,農民、工人、商人…他們是比自己低賤的人;在士大夫眼中,地痞流氓不是人;在士大夫眼中,沉淪在紅燈區的人,是“社會敗類”;在士大夫眼中,“社會敗類”不是人…

在士大夫心目中,上級比自己尊貴,在士大夫心目中,皇帝不是尋常人:這幾乎是社會的常識…

在士大夫眼裡,皇帝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士大夫眼裡,洋人不是人:在他們眼中,洋人是“洋鬼子”…

士大夫的思想,是社會主流思想:1909年前後,這種思想遍佈整個上海灘…

報社的人,大多持和士大夫相同的想法:開辦報社的人…很多是讀書人…他們對目不識丁的農民工人商人有偏見…他們對混混的偏見更大…

報社的人只向和自己平等的人賣報紙:其它讀書人,秀才,衙役,級別低的官員…其它出版行業的人…

陳其美亦是崇尚平等的人。

陳其美崇尚的平等,和士大夫崇尚的不一樣。

在陳其美眼中,地痞、流氓、要飯的、無家可歸的人、孤兒、拉二胡賣藝的父女…他們是和自己平等的人;在陳其美眼中,清朝高官和da清皇帝…也是和自己平等的人:陳其美的這種想法,在當時,屬於“大逆不道”…

陳其美進入報界時,上海報界遭遇瓶頸:報紙只出現在士大夫常逛的場所;報紙的銷售範圍有限,報紙的銷量也有限…

陳其美進入報界後,上海報界突破了瓶頸:上海報紙開始出現在社會各個角落…

陳其美會在以下地方賣報紙:街頭、巷尾、紅燈區、戲院、酒樓、租界、幫派集會場所…碼頭、菜市場、衙門門口…

陳其美僱傭了大量流氓,陳其美僱傭了大量孤兒…這些流氓和孤兒,把報紙賣到了上海灘的每一個角落…

那些世人眼中“最骯髒”“最令人不齒”的地方,也有賣報的…

賣報的時候,陳其美運用了他獨特的哲學:胡辣湯哲學(參見《蔣介石的一生170》)。

賣報的時候,陳其美運用了他喝胡辣湯時領悟到的方法:見縫穿針無孔不入…

“維新志士的家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長為對國對家有用的人;維新志士的家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海外學到真本領,能在未來過上富裕生活…

請看下集《蔣介石的一生197、上海灘紀實:現實很殘酷,報業從業人員很強悍》”

民國紀實:陳其美的才能,在“賣報”這件事上,大放異彩……

人有人志,國有國魂。紀錄為中國富強努力的人,紀錄近代以來的中國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